买油烟机的小伙子(旧货市场买的抽油烟机)

买油烟机的小伙子(旧货市场买的抽油烟机)

首页家电维修油烟机更新时间:2022-03-09 17:38:46

5年前,彝族青年杨尼格第一次乘车离开凉山,到省会成都去“见世面”。当客车行驶上京昆高速雅西段(雅西高速)时,他惊呆了!虽说盘山公路也很壮观,但雅西高速更为震撼!大桥建得很高,隧道里还能画两个“圈”。杨尼格用手机搜了搜,“哦,这叫‘双螺旋’,只有家门口这条雅西高速才有呢!”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随着高速的开通,不仅拉近了凉山彝族自治州与省会成都的距离,更带动了一个州的经济,加速了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畅通了物流大通道。

随着高速的开通,杨尼格也成为昭觉县京东帮服务店店长,投身如火如荼的物流行业。如今,他一年至少两次自驾雅西高速,到成都学习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4月16日,杨尼格自豪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著名的‘悬崖村’和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阿布洛哈村,第一个网购订单都是我配送进村的!”

杨尼格(右二)为莫色日服兄弟送油烟机

“悬崖村”村民搬新家

第一单网购买了台油烟机

曾经,因进出村要借助17段藤梯,攀爬落差达800米的山崖,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被称为“悬崖村”,全国闻名。2017年,昔日的藤梯变成了钢梯;2020年,村民们又走上了“楼梯”,集体搬进了位于昭觉县城的新房。这一次搬迁,改变的不仅仅是出行方式,更是生活品质。

“悬崖村”钢梯

现在已是昭觉县京东帮服务店店长杨尼格至今记得,“悬崖村”村民异地搬迁后,第一笔进村网购订单是一台油烟机,下单的是村民莫色日服。他的弟弟莫色格服在四川宜宾上大学,两人兄弟情深。“这些年,哥哥为我们这个大家庭付出了太多太多!”莫色格服说,他们的父母已经双双离世,哥哥不仅要为生计奔波,还要供他上学。莫色格服也争气,在上大学期间表现优异,一心想毕业找个好工作,为哥哥分担。

青灰色瓦片、石黄色墙壁,“悬崖村”村民如今的新居里,一栋栋新楼房散发着浓浓的彝族风情。“送货进社区时,我们真的太羡慕了!”杨尼格说,这种别墅一样的房子,绿化也好,他以前只在大城市里见过。

“悬崖村”村民的新家 资料图

莫色日服分的房子有100平方米,三室二厅一厨一卫。“新房太漂亮了!”他说,当地政府购置了电视柜、沙发、洗衣机、电视、茶几等“九件套”,可以拎包入住。“但是新房子炒菜怕弄脏,特地提前网购了油烟机”,他表示,现在不比以前住土坯房子,所以格外珍惜。

如今,杨尼格平均每月都会送十几个网购订单去“悬崖村”村民的新小区,逢年过节送粽子、月饼等,平时则是生活用品、家用电器。“以前他们常常不好意思地向我请教怎么使用电器,现在村民们很会用了。”他说,村民家里的孩子都在县城上了学,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

现在的悬崖村正大力发展旅游经济,还开起了民宿,老人和孩子在安置点居住、读书,青壮年则可回山上发展产业、搞旅游。

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

第一个进村的网购订单是电视机

阿布洛哈在彝语中是“高山里的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村庄坐落于布拖县城60公里外的金沙江畔西溪河峡谷中,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只有一条垂直落差2000米、满布荆棘、乱石耸立的盘山小道连接着外面的世界,村民们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2020年6月30日,随着乡村客运班车缓缓停靠在村委会旁,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又通了“金通工程”客运班车。道路通则百业兴,公路打开了阿布洛哈通往外界的大门,也让村民有了走出贫困的勇气。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阿布洛哈村顺利实现脱贫,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2020年8月,杨尼格驱车绕了近百个弯道,顶着烈日给村民且沙次尔送上了他网购的电视机。“这是阿布洛哈第一个进村的网购订单。”杨尼格说,在他之后给这个村派送的订单中,电饭煲特别受欢迎。有了它,村民们干完农活再也不用现去生火做饭了,坐等米饭蒸熟就行。

阿达么有杂幸福的一家

“我们都住上了新房子!”村民阿达么有杂高兴地说。在没有通路之前,阿达么有杂为了给自己的小卖部进货,她要牵着马走两天的山路,想要再多进几种货,又得走一天山路,成本太高。现在家里买了摩托车,村里也开通了客运班车,出行更加方便了!到镇上只要40分钟,买东西更快了。她的小卖部里,货品不断丰富,日常用品应有尽有。而她希望小卖部能再开大一点,让货物摆满整个房间。

红星新闻记者 严丹 受访者供图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