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厨和欧提的榨汁机哪个更好(橙厨和欧提的榨汁机)

橙厨和欧提的榨汁机哪个更好(橙厨和欧提的榨汁机)

首页家电维修榨汁机更新时间:2022-01-20 23:36:39

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杨霁月 杨澜 邱静静 杨涛 摄影报道

有声书通过电波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系列报道让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皆有回响,直播带货帮助果农卖出滞销水果,短视频传播乡风文明改变传统陋俗……

近年来,双流区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突出效果导向,聚焦一个“融”字,创新推动“媒体融合”“文明实践”“学习强国”资源整合,打通了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最后一米”,建好了群众家门口的“精神家园”,实现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提升。

功能破壁之融:纵横贯通共建共享阵地“一体化”

初冬的双流,位于国芯大道388号A6地块的4号楼里一片忙碌。这是双流区融媒体中心刚刚启用的全新的办工场所,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产品的生产地,是双流区融合传播的中心。

但这里,其实并不仅仅只是融媒体中心,这里融合的也不仅仅只是媒体,这里还是双流区文明实践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本地运维中心、空港智媒创享中心。

走进宽敞明亮的数字展示大厅内,通过一面面触摸屏,市民将进入一个以“云上双流”客户端为基础架构的能够全息展示双流并面向双流居民以及更广大范围人群提供线上服务的“数字双流”世界。在这里,双流的电视、报刊、广播、网络新闻、网络直播等媒体信息可以“一端通览”;随着职能部门入驻开设政务分端,本地17个部门129项行政许可事项基本能实现“一端通联”;而医院挂号、社保公积金查询等40余项域内便民服务的高度集成,也实现了“一端通用”。在此之上专设的版块“云上双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习强国主题专栏”亦有效完成了“两中心一平台”功能资源的线上复合。

通过区融媒体中心的公共服务场所和“云上双流”客户端,“两中心一平台”能够进一步打破功能壁垒,真正横向贯通,实现阵地融合、一体运作。与此同时,依托文明实践纵向联动形成的“1 9 118 N”4级架构和“学习强国主题社区”,“云上双流”客户端也能够对点落子,成为覆盖全域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不久前,双流区融媒体中心采取直播的形式,对双流区东升街道花月社区垃圾分类做法及经验进行介绍,观看量达到了10万 ,有效传播了垃圾分类知识,强化了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在刚刚揭晓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1年第五期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优秀作品双月赛获奖作品中,由双流区融媒体中心创作的以文物修复为主题的《主播的博物馆奇妙夜》短视频获评一等奖,又一次激发了市民对文物修复和传统文化的热情。目前,“两中心一平台”已然成为了双流人学习理论政策的学校、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导移风易俗的平台。

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营,科学整合区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线上线下空间场地内容资源,推动“媒体融合”“文明实践”“学习强国”相互借力、相互促进,实现阵地共用、平台共建、资源共享。这是双流区按照“一盘棋”思想,构建的“大宣传”格局,正不断发挥激发铸牢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作用。

职责并轨之融:角色叠加推动志愿服务“全民化”

“大家看,我手中拿的就是双流永安镇梨园村的爱媛38‘花碑山红美人’柑橘。果子皮薄个大、水多味甜,果肉柔软无渣,想尝尝的就赶快下单吧……”2021年11月11日早晨10点,寒意依然凝结在薄雾中,但双流区永安镇梨园村2组欧家沟花碑山上的柑橘园里已是一派火热,摘果、分装、发货,连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销售受阻、丰产不丰收的阴霾从农户的脸上一扫而光。

这场公益助农直播是双流区融媒体中心根据记者在深入镇村采访中获得的滞销信息,及时对接群众需求,策划联动职能部门和镇街,并提供精准志愿服务的一次主动作为。通过直播,梨园村果农当天共卖出爱媛橙6万余斤,并引发新华社、人民网、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媒体接续关注,有效化解了梨园村群众卖橙难的问题。

一枝一叶总关情。发挥记者走基层、“市民茶话吧”“双双帮忙”等媒介实现线上线下政民互动、媒体能将触角深入群众的优势,将采编人员与志愿者身份、媒体平台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倾听群众的急难愁盼,聚焦群众的所需所求,关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这是双流区推进“两中心一平台”融合建设,引导融媒记者角色并轨所取得的最大实效。

双流敬老志愿者服务中心负责人之一的刘贤虎也是双流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在他看来,志愿者和记者双重角色的叠加让他更能用“小切口”写“小文章”。在他过往的报道中,不论是“十五分钟之家”还是泰合素食“环卫工人爱心驿站”,均以最普通人群小到一杯热水、一餐饭的需求为关注点。但是这些“小文章”最终都激发了巨大的社会正能量,并为被报道人群工作生活环境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

刘贤虎只是众多媒体志愿者的一个缩影,更多融媒记者以媒体志愿者的身份活跃在对口联络文明实践所、站,并深度参与到文明活动策划中。与此同时,双流区也为文明实践员、宣传员、网评员等赋予了融媒采集职责,以为区融媒体中心的“中央厨房”收集新闻素材和社情民意。

双流欧城花园小区是一个有18个民族、近3000名居民居住的多民族互嵌式小区,通过机制创新,改变了过往混乱的小区管理局面,形成了各民族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社区的新格局,成效显著却“藏在深闺人未识”。社区的文明实践员获悉后,及时将这一情况与融媒记者互通了信息,并由双流区融媒体中心精心策划、重点关注、总结经验,帮助该小区获评成都市“百佳示范小区”;《新闻联播》的深度报道,更让欧城花园小区的自治经验得到了更广泛层面的分享。

只有让群众感到建设成果真正解渴、管用,才能切实增强建设认同感。为此,双流区将“两中心一平台”建设和惠民服务相结合,统筹调配、盘活激活、联通共享各方力量,通过汇聚融媒记者、文明实践员、宣传员、网评员、“航都之声”宣讲队、文艺文化协会团体、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行业一线专家队伍等群体,成立“红海棠”“战红旗”“双小青”等特色志愿服务队,推动志愿服务“全民化”及志愿服务资源向群众和基层的下沉,让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

品牌塑造之融:建强载体拓展理论进基层“常态化”

“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用身边事解读政策,新时代文明实践,最接地气的理论课堂,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您正在收听的是FM100.9双流空港之声……”2020年7月2日,双流区融媒体中心在双流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以广播和客户端平台为载体,精心打造了《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栏目,12期节目一经推出后,收听量几乎都在10万 ,听友群的反馈也是一致好评。

创新学习方式,把文本变成声音,将理论学习植入日常碎片化的时间中,用方便易得的方式,常态化将党的理论传播给大众,使理论学习变得既轻松又易于接受。事实上,这并非双流区融媒体中心第一次推出音频产品宣传党的理论。

打开“云上双流”客户端音频版块,置顶的正是火热出炉的“有声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短音频《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解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等。

“这些产品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热烈欢迎,几乎每一条有声书、短音频的点击收听量均在1万以上,每个系列的节目整体收听量基本上都超过30万人次。”双流区融媒体中心音频中心负责人鞠怀良介绍说,今年“七一”期间,由双流区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的“听音频学讲话”,每天播出9次,有效引导了广大听众更好地收听领会。而除了在自持平台上播放外,这些音频产品大多也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编发,进一步扩大了双流文明实践活动的影响力。

积极探索、深入实践,在推进“两中心一平台”建设中,双流区以区融媒体中心为主要载体,利用音频有声书、“广都龙门阵”“文艺创享坊”“海棠读书会”等形式,把讲理论和讲政策、讲道理和讲故事、讲“国之大者”和讲群众利益关切结合起来,拓展理论常态化进基层的途径,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通了群众知理、学理、明理上的“最后一公里”。

在双流永安,有一位“学习强国”学习标兵陶建,他不仅以30000多分的学习积分在2021年1月初被社区表彰为2020年“学习强国”学习标兵,还多次在“学习强国”挑战答题中全部通关,截至目前已有上百次。在他看来,这是党的理论传播到他身边后,对他学习的促进。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双流区一方面通过“空港新居民大学”这一学习品牌为抓手建好群众身边的理论课堂,另一方面则以“航空经济大讲堂”这一学习品牌加强党员干部这一关键群体的学习。

“由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航空经济大讲堂’目前已开展19期,收集了党员干部千余条‘金点子’,其中很多已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金钥匙’。”双流区融媒体中心运营总监石松介绍表示,目前双流区“航空经济大讲堂”正通过专家讲、专题议、实事行,探索实践符合双流实际的理论学习思路方法。

双流区融媒体中心目前共运营新媒体、电视、报刊、广播等共12个平台、230余万粉丝,让“融媒中心”与“文明实践”“学习强国”实现载体融合,将进一步放大“航空经济大讲堂”、“空港新居民大学”两大学习品牌的功能效果,切实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引导力和影响力,使其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