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四川绵阳市三台县一处院坝内,一车车甘蔗被拉到此处。工人对甘蔗清洗后,放进旁边两台机械内,随即榨出甘蔗汁,然后立即运到绵阳市游仙区的一家企业,进行甘蔗白兰地的酿制。
↑甘蔗榨汁。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绵阳市共有1万吨左右的甘蔗滞销,即将烂在地里。当地一家果酒酿造公司随即上马甘蔗白兰地加工生产项目,并从河北购买榨汁机,收购了绵阳市9000余吨甘蔗。3年后,这些甘蔗白兰地将身价翻倍。
疫情影响
绵阳2000亩地1万吨甘蔗滞销
绵阳市游仙区的王先生是一位甘蔗种植户,原本计划在春季旺季期间将几亩地的甘蔗对外销售,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他的计划落了空,没有商贩上门收购。
“卖不出去,部分地块的甘蔗都开始烂根了。”鑫万种植专业合作理事长涂万兵介绍,今年合作社种植的150余亩甘蔗丰收,但受疫情影响,以往合作的商贩都没有上门采购。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三台县、盐亭县等地,都有散户或者合作社在种植甘蔗。看着地里丰收的甘蔗卖不出去,有的只能将甘蔗留在地里,等候收购商;有的只能四处寻找收购商,小批量销售。
“我们150亩甘蔗产量在1000吨左右,如果没有人收购,就只能烂在地里,将损失惨重。”涂万兵说。
据绵阳市农业局统计,绵阳市常年甘蔗种植亩数为2000亩左右,且品种多为水果甘蔗,大多依赖水果商贩采购和少量零售。今年受疫情影响,销路不畅,大多数甘蔗无人问津,初步估算滞销甘蔗为1万吨左右。
抱团发展
企业收购9000余吨甘蔗进行深加工
春节后,游仙区科技局组织区内农业精加工企业转产升级,消化吸纳滞销农特产品,减少甘蔗种植户的损失。四川桑果白兰地农业公司主要从事桑葚、李子、樱桃等水果的深加工,凭借丰富的果酒酿造经验与成熟的技术,立即上马甘蔗白兰地加工生产项目。
“我们本来就有成熟的技术,和甘蔗种植户合作,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减少损失,也可以丰富我们的产品,我们一起抱团发展。”四川桑果白兰地农业公司负责人赵君介绍,作出决定后,他们开始在绵阳市收购甘蔗,并用公司原有的螺旋榨汁机进行甘蔗榨汁。不过,由于不是专业的甘蔗榨汁机,一天只能产8吨,产量低,能耗高。
3月19日,赵君介绍,绵阳游仙区科技局获悉这一情况后主动帮该公司联系,从河北购买了3台专业的甘蔗榨汁机,5天前已经有两台榨汁机运到绵阳,还有一台2天后到达。
“有了专业的榨汁机,但因为设备较重,我们选择放在甘蔗基地的旁边,于是选择了三台县中太镇核桃街村鑫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院坝,其他各地的甘蔗也拉到此处来,现场收购,然后榨汁,进行深加工,酿制甘蔗白兰地。”赵君说,他们预计收购甘蔗量为9000吨左右,基本能消纳绵阳市的滞销甘蔗。
身价翻倍
甘蔗深加工为白兰地,3年后上市销售
“慢点,下甘蔗的时候注意安全……”3月19日,在三台县中太镇核桃街村鑫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院坝里,工人们正忙着将一车车甘蔗从货车上卸下。
↑将货车上的甘蔗卸下。
旁边,一捆捆甘蔗堆积如山,10余位村民正在对甘蔗进行清洗,清洗后的甘蔗被“投喂”进两台机械。短短20分钟,就有3辆货车满载着甘蔗到达,这些甘蔗都是从游仙、安州、盐亭等各处甘蔗种植地里拉来的。
↑清洗甘蔗。
赵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公司与大型种植合作社合作加工,将甘蔗初榨环节设置在甘蔗主产区,就近加工吸纳,提取出甘蔗原液,再将原液运回公司酿制甘蔗白兰地,大大提高了加工生产效率。
“目前我们有两台初加工机器,每个小时加工量是15吨,采取机器不停、人轮班的加工方式,每天可加工300吨左右的甘蔗,预计一个月左右就能将滞销甘蔗全部榨完。”赵君说,酿制甘蔗白兰地需要发酵一年,蒸馏、储存两年,因此甘蔗白兰地将在3年后上市。
↑甘蔗汁发酵。
↑储存。
此次四川桑果白兰地农业公司采取了分类收购的策略,对于抗风险能力低的小种植户,他们采取现金收购,对于规模化合作社则采取合作加工模式,由企业与合作社按比例对收益进行分配。
“小种植户抗风险能力低,拿不到现金就等于亏损,所以收购时采用现金方式。对于规模化的合作社,则进行收益分配的方式,这样也可以大大减轻深加工企业的经营压力。”赵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亩最低7吨的甘蔗产量,一亩地可产出1400斤高品质甘蔗白兰地,市场价每斤200元左右,“以往种植一亩甘蔗的收益也就1万元左右,在进行甘蔗深加工后,归属合作社的每亩收益可高达原先的2到3倍。”
红星新闻记者 汤小均
编辑 彭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