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一直以为家长都能分清爱孩子与溺爱孩子的区别,直到我业余时间做心理咨询后,才发觉甚至有一些学历很高的家长也并不能区分这二者的关系。
当我给有的家长说她太溺爱孩子时,会听到这样的回答:
不是要赏识教育吗?不是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吗?我这样错了吗?
有一次在一篇文章下看到这样的留言:
“我的小侄子,4岁多了,有一天来我家吃饭,拿个小锤子把我们家新铺的木地板砸了好几个口子,他爸妈还不管教。
我又气又心疼,真想揍他一顿……”
许多父母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是正常的,就在一件件小事上纵容了孩子,认为这就是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与爱,为了呵护孩子的自尊心,生怕对孩子有任何打击。
2 泛滥之爱的危害西方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在《生活之道》中写道:“凡事不可太过则是每个老师最好的座右铭。”
爱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父母最正常和自然的情感,但是太过泛滥的爱就是溺爱了。
溺爱多败儿。
《罗辑思维》讲过一期节目,是说慈善有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有时还会产生不好的效果,这是慈善的难题。
比如非洲的萨赫尔地区,是个农耕和放牧结合的地区。
这个地区缺水,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20世纪法国人统治时,发现这个地方缺水,就决定用他们的高级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打了好几千口井。
结果呢,这个善举扰动了这里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共生的一个生态。
有了水之后,游牧民族不游牧了,开始定居生活。然后就是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沙漠化。
最终,这一带成为非洲最主要的战乱、饥荒和瘟疫的策源地,萨赫尔陷入了几乎是绝望一般的贫穷。
慈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溺爱也是如此,溺爱破坏了孩子的认知平衡。
爱不是越多越好,爱需要克制。
孩子在正常的教养下,可以触碰到真实的世界,感知到生活中的规则,但在一个溺爱的环境里,他不能够知道什么行为该受到批评,什么态度应该改进,他生活在一个变形的世界,缺少外部的矫正。
泛滥的爱扰动了他正常的认知水准,妨碍了他正常的成长。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溺爱本身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但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3 溺爱的实质溺爱出发于伟大的情感,却在呈现的过程中走了味儿,已经不是真正的爱了。
溺爱让一个孩子丧失独立性、丧失自主权,让他懒惰而霸道,不能正确地体察人情世事,形成不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长远来看,这种对孩子不好的爱,能叫真正的爱吗?
但为什么有些家长沉湎于溺爱孩子而不自知呢?
溺爱的本质是家长的“懒”。
“懒”首先体现在家长没有长远的眼光。
孩子是自己的血脉,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家长的自私和自恋让他看自己的孩子怎么看怎么顺眼,情不自禁地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或态度都给了孩子,至于对孩子长远的性格的塑造,那是多么遥远的事,家长没有想到。
一个小男孩儿把别人家女孩儿的挖沙玩具抢跑了,小男孩儿家长没准儿还觉得自己儿子能干、不吃亏、有魄力呢,他懒得再想长远的事情。
如何借助这一件事情给孩子讲分享、交换、合作、礼貌,沉浸于“自家孩子就是好”的父母想不到这些。
“懒”其次体现在家长不想分辨做事的原则。
孩子做错了事,有的错误需要家长包容,而有的错误需要家长指出来,甚至批评。
具体哪个事情该指责孩子哪个事情又该容忍孩子,这是要思考的、要分辨的,要家长动用智慧支撑的。
家长稍一懒惰,这个事情就过去了,失去了教育的机会。
而一味地纵容孩子,这是多么简单的标准啊,这实际上是家长的“惰政”,是不想用理智来擦拭“盲目”。
4 对孩子如何做到爱而不“溺”一、做事有原则。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看自己的心情。
自己工作顺利了、心情好了,就对孩子有求必应,态度好得不得了。自己心情不好,对孩子也难以有好脸色。
孩子可以适应一个温柔的妈妈,也可以逐渐适应一个严厉的妈妈,但他面对一个随机的妈妈时,他拿捏不好自己的应对机制。
许多家长说自己并不溺爱孩子啊,有时还挺严厉的,可是孩子性格很古怪,不知道为什么。
孩子也挺委屈啊,他感知的家长也挺古怪的。
做事情的原则是家庭里的政策,不管什么时候,对自己的原则都不让步。
家长都希望孩子玩电子游戏是有节制的,但是假如有一天下班特别累,孩子玩游戏时就懒得管了。
不让孩子玩吧,得说好多话,没准儿孩子还要哭闹,而自己又这么累,索性让孩子多玩会儿游戏吧。
原则就被轻易地抛弃了。纪律就是约束,它是对孩子的约束,也是对自己的约束,而不是随心情摇摆的浮标。
二、家长的态度要温柔而坚定。
家长需要对孩子定出一个界限,家长要有自己的权威。
这个权威不是要家长板着脸,做出权利掌握者的样子。
家长应像许多教育学者说的,要“温柔而坚定”。
不是要赏识教育就不敢对孩子说“不”,也不是要与孩子做朋友式的父母就不敢违背孩子。
孩子,他正是通过父母,来了解了这个世界的常识和规则。所以父母通过权威的形象,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他可以为所欲为的。
三、摒弃补偿心理。
对孩子的奖惩原则要一致,这样孩子心里也有一个判断标准。
而不是在他做了错事的时候,妈妈想着这一次期末他考得比较好,妈妈有了补偿心理,就舍不得批评了。
原则就是原则,不能因为家长的补偿心理而一次次破坏。
孩子小提琴考过了十级,就可以为所欲为一次了吗?
许多家长知道这样不对,可是在实施的时候,真的就心软了。
四、爱是心理的支撑,溺爱是行为的纵容。
有一个家长对我说,她不能区分溺爱与“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我说:“假如孩子吸毒了,你会怎么办?无条件地纵容他继续吸吗?”
即使孩子吸毒了,家长仍然要无条件地接纳他、爱他,而不是抛弃他,因为他仍然是你的孩子。
但行为上你要坚决地制止他再吸下去了。
无条件的爱是心理的支撑、包容,是无条件的深情,但不是行为上的纵容。
对有的不读书的问题孩子,有的家长从严厉笨拙地转换到“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对此,孙新兰博士说:
“有的家长碰到小孩不要读书了,就带他到处去旅游,这样搞下来更坏,因为孩子的心就玩野了,更不要去读书了,在外面散心多舒服,还能住好一点的酒店,读书多苦啊,人还是惰性的。”
所以她强调,无条件的爱不是放任孩子,而是心跟孩子连在一起,你看孩子的每一个眼神,你跟孩子讲的每一句话,都让孩子感到父母理解他,信任他,她就有了面对复杂环境的力量。
溺爱只是纵容情感的爱的泛滥,而真正的爱,是将理智糅合到其中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