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厕所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公共设施之一,来往人员的健康状况也比较复杂,公厕内的门把手、扶手、冲水按钮等设施也会频繁被人接触。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今天,市民在使用公共厕所时也需要重视个人防护。针对这个话题,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为大家讲解了相关防护要点。
专家建议,疫情期间,市民最好在家中上完厕所后再出门,尽量避免使用公共厕所,或者减少使用公共厕所的次数。如需使用公共厕所,请全程佩戴好口罩,减少在公共厕所内的停留时间,更不要在厕所内吸烟。
在使用公厕内的门把手、冲厕按钮等高频接触的公共设施时,建议垫一层纸巾后再操作。同时尽量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不要在厕所内咳嗽、咳痰、吐痰,爱护厕所的公共卫生。如果是坐便器,使用完后将盖子盖上再冲水。上完厕所后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在此之前,不要用手触摸口眼鼻。
在公厕管理方面,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和手套,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洗手。工作人员要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同时,注意加强公厕通风,如果自然通风不足,采用机械通风增加新风量。公厕内要提供足够的洗手液,做好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
定时对公厕的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烘手器、冲厕按钮等公共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一般情况下,公厕开放期间建议定时进行消毒,消毒频次可根据人流量适当地增加或减少,清洁时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本报记者 杨甦
来源: 成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