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的形态哪里发明(马桶是怎么发明出来)

马桶的形态哪里发明(马桶是怎么发明出来)

首页家庭维修马桶更新时间:2022-01-30 19:06:23

有科学统计,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约上厕所6-8次,那么一年就有2500次,就算平均一次两分钟,那一个人一生中也有一年的时间是待在厕所里的。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厕所,在古代是什么样的呢?

大家好,我是Chess,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讲讲厕所是怎么发展的。

在非常久远的上古时代,还没有“厕所”这个概念,如厕时就是露天挖一个大坑,但估计是怕风太大把人吹进粪坑里,于是坑上面搭建了一个小屋子。在那个时候上厕所确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不小心掉下去,不摔死也会被淹死,比如《左转 成公十年》中记载,春秋时期的晋景公就是掉进粪坑里淹死的,当然也有人认为他是突发疾病才掉进去的。可无论怎样,晋景公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在厕所殉职的君王,估计也是唯一一个。

汉朝时期的厕所一般都设在宅院的后方,建在猪圈的上边,这样人的排泄物就可以直接掉进猪圈给猪吃,这种厕所叫“圂”(hùn)或“圂厕”。

之所以把厕所建成这样,有三个好处:第一,猪圈也属于污秽处,将这两个地方结合在一起,既减少污染源,又将人畜粪合一,方便清理,在古代是没有化肥的,人畜粪便便是最好的天地肥料。第二,将人类粪便作为猪的辅助食料,也更有利于节约成本。最后,将厕所建在高处,可以节约占地空间。至今,在陕南、四川等地区还可以看到这种厕所,但这也有一个缺点,就是食用了人粪便的猪可能会引发寄生虫病。

此外,古代还流行一种便携式的如厕器具,因为它外形和老虎非常像,所以也被古人称为“虎子”,也就是现代人所称的夜壶。

之所以将它的外形做成老虎的形状,据说与汉朝名将李广有关——据《西京杂记》中记载,李广打猎的时候,射死了一只老虎便“铸铜像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也”。但是现存最早的虎子是战国时期的墓葬出土的,这说明虎子出现的时间远在李广之前。

到了唐朝,因为李渊的爷爷叫李虎,为了避讳,“虎子”就改名叫“马子”,这时期的人们对马子的要求也变高了,不光要能装尿,还要能装粪便,所以马子的体型也加大了不少,变成了桶形,这时它也就有了另外一个名字——马桶。马桶一经发明出来,由于占地小、味道轻、方便清理的优点,被广大人民喜爱。

此外,古人是很讲究环保的,马桶满了不能随便倒,要有专门的人来收,这类职业在唐宋时期被叫作“倾脚工”,他们挨家挨户收集粪便,然后运到城外周边农村去贩卖,获利颇丰。《朝野佥载》载:“(罗)会世副其业,家财巨万。”由此看来,掏粪工在唐朝还是个高薪职业。

到了南宋,这类工种还行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甚至有人为了争夺市场进行了诉讼,因为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居民,产生的粪便不一样,其价值也不一样,比如富人区吃的好,粪力足,粪的价值便高,因此卖的价钱也好。所以粪夫们为了争夺高端市场,时常发生争斗?到了清朝初年,粪夫们商议划定了专属工作区域,并签字画押,不得越界收粪。这种固定的收粪区域和收粪路线,被称为“粪道”,这是一种特殊的“特许经营权”,还可以转让买卖。其他城市的情况也是如此,例如上海的粪夫绰号“倒老爷”。

直到近代普及抽水马桶后,粪夫的职业才慢慢消失。厕所的进步,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一部厕所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