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什么时候出现在中国(陶瓷马桶什么时候在中国出现的)

马桶什么时候出现在中国(陶瓷马桶什么时候在中国出现的)

首页家庭维修马桶更新时间:2021-12-11 15:32:29

在今天,上厕所似乎成了一件非常愉悦的事,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不带手机5分钟,带手机25分钟,带手机和充电宝等于1小时50分钟”就十分贴切地描述了现代人类上厕所的迷惑行为,蹲坑已经成了人们用来解压的良方。当你坐在白净舒适的抽水马桶上,一边刷着手机一边哼着小曲时,是否有那么一刻好奇过马桶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当你提上裤子,按下冲水键与便便诀别时,是否好奇过它的最终归宿。今天我就给诸位来扒一扒马桶的进化史。


  在远古社会,人们常常在树林、田野和水边方便,这种方式既环保又能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简直绝佳。可是时日一长,便便到处都是,脚下稍不留神还会中招,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中国古代,人们喜欢在地上挖掘一个圆形或方形大坑,并在坑洞四周围上遮挡物,这就是茅坑,遮风挡雨还能避免被人瞅见的尴尬。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如厕时不慎掉入茅坑,成了历史上第一位被屎尿淹死的君主。而在室内,更加便捷的尿壶和恭桶开始流行起来,富贵人家每天都有专门的下人清理和更换装满排泄物的尿壶和恭桶。北宋初年,赵匡胤平定四川,将后蜀皇帝孟昶宫中的宝贝搜刮一空,其中有一件用玛瑙翡翠做的盆子,赵匡胤爱不释手,视若珍宝,差点用它来装酒喝,后来才知道那是孟昶用过的尿盆,场面那是相当尴尬了。


  古印度时期,当地人将河水引流至设计好的石道内,用自然的流水作用冲刷掉居民的排泄物,这就是现代下水道的雏形。古罗马时期,一种没有隔板的公共厕所被设计出来,大家如厕时还可以畅聊家长里短、国家大事,简直成了当时的社交新风尚。

在中世纪的英国,贵族居住的城堡里有一种类似木凳的马桶,特别的是,这种马桶底部镂空,排泄物可以直接掉落到城堡下的空地上,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再由专人清理,缺点就是会风吹屁屁凉。


  在中世纪欧洲的城市里,并没有现在这样先进的排污系统,排泄物被随意倾倒在大街上,屎尿横流,刺鼻的恶臭味充斥着大街小巷。一种特别严重和致命的霍乱弧菌从印度传入英国,受感染者的排泄物流入井水中,居民饮用后,引起了霍乱的大规模爆发,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

而中国古代的城市也好不到哪去,明朝晚期知名文学家沈德符就在他的书中吐槽:“开封的街道最为肮脏,每当下雨,泥水混着屎尿总能溅到腰上”;1886年一位来自德国的访华代表恩诺斯乘坐骡车进入北京,而令他感到十分震惊的是,竟然有无数贫民百姓蹲在街上大便。连清朝都城北京都是如此情景,其他城市可想而知。城市的卫生环境极大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以及寿命的长短,满街的排泄物和垃圾是病菌的温床,使瘟疫更容易得到传播,而脏乱差的环境也让城市居民体验感极差,此时一种更加先进和卫生的新型马桶呼之欲出。


  1596年,身为英国作家的约翰.哈林顿爵士发明了一款可以冲水的马桶,并且详细刊登了设计图纸和建造方法,现代马桶的雏形终于展现在人们眼前;

1775年,一位名叫亚历山大.卡明斯的英国钟表匠将隔绝水的阀门和S型存水弯头结合使用,发明了一款可以顺利将臭气排出厕所之外的阀门马桶并申请了专利;

仅仅3年后,英国橱柜工人约瑟夫.布拉马赫改进了卡明斯的设计,并研发了一款更加好用的阀门马桶并且大获好评,此后60年间,布拉马赫的这款阀门马桶风靡了整个英国。然而布拉马赫的这款马桶价格太过昂贵,往往只有富人阶级才能消费得起,这款马桶作为奢侈品一度成为身份的象征,并没有在平民中流行开来。而且由于当时城市还没有排污管道,想要使用阀门马桶还需要在家附近找一块平地挖一个大坑来盛装排泄物。抽水马桶诞生在英国,英国的马桶技术领先世界前列,法国要么抄袭要么就直接安装真正的布拉马赫的马桶,并且大方地承认是英国人发明了抽水马桶。而美国人就要落后得多,一直到1835年才开始出现抽水马桶的专利申请。马桶的改革还在继续,1852年,英国的乔治.詹宁斯发明了无阀门抽水马桶;1870年,英国的T.W.特福德发明了冲洗式全陶瓷马桶,而且这种冲洗式马桶的模样已经与现代马桶十分相似了。


  然而对于马桶的探索和改革远未结束,一场针对于抽水马桶的颠覆性革命正在进行,智能马桶卷起的旋风在岛国日本越刮越猛,大有席卷全球的趋势。1964年,美国人阿诺·科恩发明智能喷水马桶座圈的专利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然而他的发明在国内遇冷没有引起多大反响,市场迟迟打不开的情况下只能无奈将专利授权给了日本。可就是这次无奈的授权,却使智能马桶在日本焕发出了无限生机。

七八十年代,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年代,日本民众不但有钱也有接受新事物的好奇心,智能马桶赶上了好时代,市场在日本迅速被打开。智能马桶的功能众多,一颗颗按键密布在显示板上,大便冲水、小便冲水、座位的升降、马桶盖的开闭、臀部清洗、女性私处清洗、吹干、喷嘴调节、温度调节、定时、省电模式以及除臭,没有一项功能是多余的。日本的智能马桶顺利走入了平民百姓的家中,如今日本的公共厕所里已经很少看见普通的抽水马桶了 。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屎最终都去哪了?按下冲水键,抽水马桶就会产生虹吸作用将粪便吸入排污管道,然后进入附近的化粪池沉淀,化粪池也不仅仅起着储存的作用,还能够杀死排泄物中的病菌和虫卵,最后粪便发酵3-12个月后,环卫局会派出抽粪车将化粪池里的粪便全部抽走,最后运往污水处理站做最后的处理。经过后人的不断改良和完善,抽水马桶加上完善的排污系统终于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样子。


  然而一直到80年代,北京的豪华宾馆里才出现抽水马桶。到现在,发展中国家还有29亿人用不上卫生间。走在今天的印度街头,你仍然会看到满大街的粪便和垃圾,牛、猪等动物在街上恣意穿行,刺鼻的恶臭味扑面而来,这就是曾经出现在欧洲街道的景象,它依然还存在这个世界的某些角落。


  如今的我们,可以把上厕所当成一种享受,当成一种解压的方式,着实要感谢那些勇于发现勇于试错勇于革新的发明者,是他们的努力,才有了技术的不断沉淀和累积,才有了后来技术的一次次突破和飞越。粪便所散发的恶臭味,以及它本身所携带的病菌,都极大影响了人们的情绪和身体健康程度。经过数万年的演化,对于粪便的厌恶已经印刻在了人类的DNA里,远离它,也是远离病菌和虫卵,是在拥抱健康。

文明昂扬挺胸在不断阔步向前,从中国的古代社会,到古印度、古罗马,到中世纪的欧洲,再到当今的日本,蹲坑的方式方法是一个跨越时间空间、难以启齿又无法回避的问题,马桶的变革历史,也是一部城市的发展史,更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化史。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