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建造的一些公寓、洋房里就配备了抽水马桶。但倒马桶是中国人历来的传统生活习惯,所以当时在上海被更多人所沿用。
虽然把尿壶看作是激活弄堂空间的媒介之一,但何志森也认为,倒尿是一件没有尊严的事情。
“如果有一天,弄堂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卫生间了,弄堂也还能保持原有的活力。”
“即使尿壶消失了,也会有新的‘尿壶’出现来维系这种人和人之间的亲切与联结,这就是设计师需要做的工作。”他说。
与此同时,作为建筑师,他很好奇的是:“弄堂的历史在一百多年左右,当时上海已经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接触到很现代的技术。”
“那么,弄堂刚开始建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设计卫生设施和下水系统呢?”
“还是说,最早设计了卫生设施,后来因为住户由一户人家变成了几户,卫生设施慢慢消失了?”
老建筑档案专家娄承浩介绍说,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建造的一些公寓、洋房里就配备了抽水马桶。
■建于1930年代的福州大楼当时就配备有抽水马桶,只是如今设施已显破旧。/杨眉 摄
但倒马桶是中国人历来的传统生活习惯,所以当时在上海被更多人所沿用。
“以前上海人结婚的时候,女方的嫁妆里一定要有马桶,漆成红色,贴上双喜,里面放红枣、花生、鸡蛋等讨口彩,我们叫做‘子孙桶’。”他说。
“可见,马桶曾经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上海开埠后,“淘金地”和“避风港”的城市特质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使得城市人口激增。
这其中既有地主、富商,也有逃难来的普通百姓,在上海形成五方杂处的社会环境。
房地产开发商抓住这一时机,大批地建造石库门。
“早期的石库门大都是地主、富商自己住的,造个一栋两栋,三开间、五开间为多,比较宽敞。”娄承浩说。
“从斯文里(注:西斯文里建于1914年,东斯文里建于1918年)开始,成规模的、以出租为目的的石库门出现以后,建造标准降低了,仅仅是为了满足住房需求。”
■马桶,曾经是上海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周寅杰 摄
在上海,大部分的石库门在建造之初就没有专门设计卫生间,只能以倒马桶的方式解决如厕问题。
此外,在沪东,比如杨浦的八埭头,有一种里弄住宅脱胎于石库门,多为单开间,高两层,没有天井。
因外观像广东城市里的旧宅,当初居民多为广东籍或日侨职员,而被称为“广式里弄”。
这种“广式里弄”和棚户简屋,也从一开始就没有抽水马桶和配套的排污管道。
参考资料:
1. 吾非羊,《上海粪史:马桶及其残酷的粪便之战》,凤凰网,2019年02月25日。
2. 王烨捷,《上海:与马桶斗争30年》,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2020年08月04日。
3. 郭伟成,《小马桶困扰大上海》,人民日报,1994年02月18日。
4. 陈发春,《十年告别多少马桶?25万只!——上海市“围歼马桶”战役纪实》,解放日报,1996年01月16日。
5. 程怡,《百年老厕不堪“方便”压力》,新闻晚报,2008年11月19日。
6. 杨建正,《木头电线杆历史“活化石”》,新民晚报,2015年04月30日。
7. 江曾培,《“微更新”与“抗衰老”》,新民晚报,2018年04月08日。
8. 曹玉和,《上海八十万只旧式马桶何时淘汰?》,解放日报,1986年02月03日。
9. 俞自立,《如厕问题牵涉万家 大街小巷仍有遗憾 八十万只旧式马桶何时“退役”?》,解放日报,1993年01月18日。
10. 孟群舒,《明明是好事,居民为何还纠结——上海消灭“拎马桶”系列调查(上)》,解放日报,2020年06月09日。
11. 孟群舒,《“最后的1%”,不放弃,再试试!——上海消灭“拎马桶”系列调查(下)》,解放日报,2020年06月15日。
12. 唐烨、周楠、杜晨薇,《旧改 让百姓早圆新居梦》,解放日报,2020年11月11日。
13. 冯兴有、薛石英,《改造旧住房 有了新样板》,解放日报,1984年06月10日。
14. 忻剑春、郭戈、李鹏程,《上海里弄建筑卫生间改造的探索及实践》,住宅科技,2019年1月。
15. 忻剑春、张正军、刘迎春,《论新式马桶解决上海老旧小区卫生设施改造难题》,住宅科技,2020年10月。
- END -
写稿子:韩小妮 姜天涯 李欣欣/
拍照片:姜天涯 李欣欣 韩小妮/
画图画:二 黑/ 编稿子:韩小妮/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二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来源: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