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号,日本KAKAKU(价格网)为该平台耳机类销售冠军“索尼WF-1000XM4”撰写了一篇文风历练的赞美文。
并冠以“史上最强静寂感”的称号。
这个看似夸张的标题,在我看来,却已是“事实”。至少在我所接触的所有头戴和入耳式降噪产品中,还没有能超过WF-1000XM4降噪实力的。
它摧毁了世间的聒噪,留下了无垠的静谧。
而在拥有顶级降噪的前提下,它还有着极小的身材和相对逆天的续航。其实,光这三样本事就足矣将它送上热销宝座了。
打开KAKAKU,进入索尼耳机销售版块:
可以看到“耳机之王”已经是它了(早前是airpods pro),甚至WH-1000XM4都被它拉到第四。
如今的airpods pro被干到第二,而更早前的AirPods Max则远远落后于WH-1000XM4了。
WF-1000XM4在日本市场的消费者口碑和各项素质评分,相对前代WF-1000XM3(我曾经推荐的)也是全面的超越。
其中五星和四星的好评总占比高出前代8个百分点,而高音、低音、降噪性、防漏音性、便携性、佩戴舒适性和设计感这七项,XM4的评分更是惊人的全部优于XM3。
不过,若对比airpods pro,那WF-1000XM4还是会有些压力的。
比如总满足度和五星、四星的总占比,索尼面对苹果都还是有所不如,但有趣的是,在产品分项素质里,譬如“降噪和防漏音”、“高音和低音”这些,索尼这款产品又成了赢家。即身为ANC TWS产品,索尼在音质和降噪相关的买家评分里,都更好于苹果同级产品。
(关于这两个型号的对比,肯定还会有其它不同观点的存在。)
综上,索尼WF-1000XM4的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都是令人信仰级的存在,而它目前的热销势头也确实没有愧对对其“业界领先降噪”的官方“盖章”认证。
好了,换场景……
之前写过一篇WF-1000XM4的5000余字综述性评论。
这次补充一些之前没发现的,一些小的细节和新的感悟,同时也有官方软硬件升级后的一些体验。
内容可能会比较零散,欠缺逻辑性,将就着…
外观:
XM4有两个颜色版本,黑和铂金银,后者在市面上很罕见,有着独特的美感。
不过,这个“铂金银”还挺挑肤色,或是说发型。当然,若你颜值高,那这不是个事,要是想挑个不出错的颜色那还是选黑的靠谱。
总体上,我觉得黑色(实为黑金)还是更妥善,更百搭一些的选择。
WF-1000XM4的舱盖在打开过程中会有一个卡顿,有着类似“锁定”的心理感受,这让取、放耳机时的安全感、便利感也更强了些。
因耳机在舱内被某种较强的吸力固定,故有时你会觉得它难以取出。
综上,该型号过于追求“安全性”和“牢靠性”,但适度削弱了使用初始阶段的“从容感”。
舱盖内部有类似耳机腔体独立麦克风的圆形镂空设计。感觉新奇,不知索尼这个用意是什么……
WF-1000XM4与三星GALAXY BUDS
XM4的性能,也能在这个对比图上体现。一个更高续航,有顶级降噪的TWS,体积上却没有大出相对逊色的BUDS 。
只是略大(肥)于airpods pro,但多出的这点体积,却换来了比airpods pro更好的几项素质。
对比2019年的两款旗舰级ANC TWS(万魔EHD9001TA和索尼WF-1000XM3),索尼WF-1000XM4真是进步巨大,其“迷你小胖”的造型也很可能会成为未来一两年此类产品的主流形态。
关于佩戴,在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佩戴前需要先捏一捏耳塞,再戴进耳朵里,另外戴进去之后还可以上下旋转拧一拧,让耳机在耳道里慢慢膨胀,这样耳机与耳道的适配度会更高。不过,具体到耳机腔体,它的个头还是稍大了些,虽说比前代小挺多,但距离真正的“佩戴舒适”还是有一定的进步空间。
假如未来,索尼把腔体体积控制在Galaxy buds 的水平上,那简直要无敌了……
充电仓和耳机腔体的外壳,手感干涩,带有磨砂的纹理感,一般情况下,不易滑脱。
此外,这些材料似乎很厚,给人一种即便摔落,也不易损坏的感觉。
夜里,台灯照射下,发现它的Logo有着金箔般的光彩,这令人愉悦。
再谈下几个TWS的音质和主动降噪的对比。
音质:
为达到高分辨率音频体验,索尼在XM4的硬件上下了不少功夫。据海外媒体报道,除芯片处理速度提高外,A/D和D/A转换器的信噪比在V1处理器上也得到了优化,由此带来的更黑的背景感也进一步凸显了声音的分辨率、解析力。另外,耳机通过应用更大的磁铁来提高驱动力,这也让XM4获得了更强势、饱满的律动能量感。
1、XM4属于暗色调音,区别于airpods pro的不亮不暗和K3003的明亮调音。
如果你是索粉,那它可能会让你联想到XBA-Z5,即都有着浩瀚的低音和定位明确且精致的器乐高音,但可惜中高频欠缺有力的冲击,这也使得它的全频力量感难以完全爆发。
值得一提的是XM4的全频密度、厚度强大,有着近似Galaxy buds 3倍信息量的效果。这种叠加出来的“敦实”感,类音箱的饱满度,是我接触过的60个TWS里面最明显的。
虽说XM4的声音厚实,略闷,但通过调整headphones APP内的均衡器,仍能感受其较为清丽的一面。
XM4的音色和WH-1000XM3挺像,都偏厚重,也都在某些音乐下,有调节均衡器的必要。
2、XM4在“环境音”、“降噪”这两种功能状态下的声音听着几乎一样,而XM3则各不相同,最明显的是,降噪模式下的音质不论低音,还是立体感,都要好于“环境声音控制关闭”和“环境音”模式。
3、XM4支持LDAC,同时有DSEE Extreme™辅助,若你的前端同样支持LDAC,那听觉体验势必会再强一些。而前代XM3不仅没有LDAC,且数字音频增强引擎也是较早期,且相对普通的DSEE HX。
记忆中,DSEE从十几年前的索尼MP3上就有了,譬如XK,而今它也已衍生、进化出了各种版本。
以索尼官方技术升级的角度来看,现如今XM4身上的DSEE Extreme™基本也是快到顶了,而下一步的DSEE ULTIMATE,也就是ZX505、Xperia III这些机器上的技术,可能就是它的终极版。终极版的应用,或许2年后,也就是2023年,下一代的旗舰会用到它吧……
降噪:XM4的主动降噪 被动降噪实力惊人
做饭时,不开油烟机,眼前炉灶的火焰声、锅内呼噜噜的气泡声,以及锅盖间隙发出的喷气声都会被开启降噪的它完全消掉,实现耳内的“完全寂静”。当然,这个大约200到400hz频率的总响度约40dB的声音被完全干掉似乎也不算啥,但当油烟机开启,听着从低音到中高音的各种杂声以大约70dB的轰响在我耳边被XM4削弱到如轻风细雨般柔弱时,我是真“服”了!
尤其是对比1MORE的2019年旗舰降噪豆和苹果airpods pro之后,我更是完全被XM4压倒性的胜出姿态所折服(基于同样环境)。
XM4把人耳最敏感,最讨厌的从低到中高频的“噪声”都砍了一遍。砍得力度大,抹除得狠,过滤得细,最后只留给你最“轻柔”的外界音讯。
这么猛的,立竿见影的降噪效果很适合需要静下来工作的人。譬如此时码字的我……
身为2021年旗舰,只把音质和降噪做好肯定不够。为强化竞争力,索尼还给它添置了“佩戴感应”、“自适应声音控制”、“智能免摘”这些体贴入微的智慧功能。同时,还在软件(配套的headphones APP)和耳机固件层面不断微调降噪与连接体验,甚至是补充新的内容。
目前headphones APP已经更新到8.2.0版本(9月底更新),耳机固件也升级到1.2.6,这些更新我是才知道,发现变化不小(APP部分之前还错过1次更新)。
首先,降噪方案的智能化体验和蓝牙连接的稳定性、延迟、信号强度都有了改进和提升,降噪预设能更快匹配AI智能降噪的环境声,提供适配的降噪方案。
其次,APP页面内容增加了新的玩法。比如添加了“活动”和“徽章”项目。前者记录个人日常使用耳机的状况,后者有着类似“打卡”的徽章激励机制。
关于软硬件固件更新后对性能的优化:
基于苹果手机,目前的固件,首先最明显的是“自适应”启动的灵敏性更高了,耳机与软件之间的联动也因此变得更紧密和稳定。具体表现是,手机屏幕顶端会及时弹出自适应启动标签,另外,当你在“停留”和“跑动”做动作类的切换时,你会发现耳机对这种变化的识别要比以往更及时,像长了眼睛一样。在我看来,如今的索尼SENCE ENGINE终于变得“像人一样聪明”了。
索尼针对旗舰TWS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一直未停。通过这一次次的固件更新,在换来更好降噪/环境声体验的同时,也在一点点的与竞品拉开距离。
关于APP版本更新后的内容部分:
貌似新增的“活动”页面让我想起10年前我的索尼手机LT18I,那里面也有类似下图界面的APP。
简单体验了下,似乎是只要佩戴XM4,就会被视为“使用”,你的每一次动作状态所持续的时间都会被分项记录。只是“家”这个项目,似乎是卡住了,它始终没有变化,也许是个BUG。
“活动”页面目前看似乎还有点简单,但也许未来索尼还会再增添新的功能,比如记录“睡眠”时间?或是更多意想不到的可供查看的身体数据?
“徽章”:这很好理解,完成某些功能体验,获得相应的徽章。
徽章很多,共计两个屏幕的长度……
没想到索尼会针对一个耳机,设计出这么多虚拟的东西。细致入微的感觉。
有时,这些徽章会在你拿出耳机连接APP时蹦出来,这感觉很美妙,如获奖一般……
对了,若你有两个或更多索尼蓝牙产品,“活动”界面(如上)还可以同时显示它们的使用时间。
比如体验期间,我听了5分钟XM3,然后又继续听刚才用很久的XM4,此时该区域就会同时显示两个耳机的数据。另外,我也挺好奇若是玩了三个不同型号的索尼蓝牙耳机,它又会怎样显示?
最后,这些时间数据大体准确。同时,我认为这种“时间记忆”也会让你爱上你的索尼耳机。
综上,全面升级的XM4在LDAC、DSEE Extreme™等各种技术的加持下,深度强化了听的体验和趣味,而疯狂的近乎全频域的降噪更是它冲击销量之巅的杀手锏。
当然,我仍旧喜欢XM3,即便ANC不像XM4那么给力,但其余素质似乎仍能再战一两年的感觉。
好了,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