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响圈内有无数的玄学,以及一些刚发烧的朋友常见的误区。这个系列文章小编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相关的问题,欢迎大家各抒已见。但不欢迎凭想向或仅凭初高中物理知识就喷不科学的,谢谢!
在音箱众多误区中,监听和hifi的区别和争执算是现在常见而且似是而非的一个了。细分又可以大致分别为:
一、监听音箱就是为了还原录音而设计的,用监听就能还原录音;而hifi音箱是为了好听设计的,用hifi不能还原录音;
二、众多录音师/室/棚用的都是XX牌监听,因此,XX监听才是唱片的声音;
三、凡是音箱好听的声音都是有声染色的;
四、有源监听是性价比之选,而hifi都是坑人的;
对上面的几个观点,自己的看法是:胡说八道,纯属带节奏搞出来的似是而非的观点!个人认为:监听就是一种用途而已,并非一种风格,更不是档次和还原上的差别!
误区一、监听就是为了还原录音而设计的,用监听就能还原录音;而hifi是为了好听设计的,用hifi不能还原录音;
首先,音箱都是为还原录音而设计的,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录音的还原能力以及还原水平。其中比较优秀的,既可以用于录音棚,也可以家用(不过,相当部分所谓监听拿来hifi是真不行)。其区别只是用途上的差异而已,并无什么监听才能还原录音这种说法!
众所周知,hifi的英文是high-fidelity,中文“高保真”。它是有明确的国际和国家标准的,国家标准即GB/T 7313-1987(高保真扬声器系统最低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同时,国家对高保真行业有系列标准规定方方面面。而监听,对不起,俺从来没有查到过相应的标准(如果有,欢迎补充)。也就是说,所有的音箱都可以号称“监听”,实际上也可以用于监听。但要号称hifi,你得满足相关的标准才行。
满足高保真标准的hifi音箱不能还原录音音箱,反倒是没有任何标准的监听号称自己才是还原录音的音箱,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更是一个误区!
实际上,某些监听号称自己的频响是一条直线(这个说法的来源很存疑,主要来自某些监听控凭想向地下结论),但实际上那怕用了DSP处理,频响指标也 /-2.5db水平,和一般的hifi音箱的 /-3db水平并无什么差别(1db的误差在很多时候是可以忽略的,测试仪器的误差)。如果不用能达到多少呢?
其实更重要的是失真,通过DSP这种方法确实可以让频响变得更平直,还能让低频变得更好,下潜更深。但缺点是失真会增加,表现就是大声压声音会变糊和尖薄。有利有弊,好处不会让你都占完的。一般入门hifi级音箱失真在200Hz以上能达到1%,在100Hz很多只能达到2-3%。只有顶级的音箱才能达到100Hz以上在1%的水平。
大家频响平坦度都差不多,失真度甚至更高,你宣称你才是为保真而设计的,而别人的不是,只因为别人听起来更好听,这话说得(大笑)!
关键是,很多人还真信了,把那些失真严重的尖硬薄的声音当标准,抨击失真小的好听的声音叫“声染”。
误区二、众多录音师/室/棚用的都是XX牌监听,因此,XX监听才是唱片的声音;
众所周知,著名的L3/5A音箱就是设计用于监听的音箱;除此外,雨后初晴和乐爵士以及KEF等诸多现在监听党号称声染色严重的音箱都有大量的用于录音室的产品。现在录音棚所用的音箱也是多种多样,尤其是唱片录音棚,多用ATC、PMC、天朗、西湖等众多“声染严重”的音箱。甚至,还有用丹拿、宝华、金驰等典型hifi市场产品的音箱也不在少数。ATC在宣传资料中有提到至少几十家顶级录音棚使用他家的产品,而他的产品从来都是风格十足,跟中性根本没毛关系。
在这种情况,号称自己家的声音才是唱片中的声音,就是搞笑了!至少,笔者唱片架上的唱片上多半绝不可能是用XX知名监听品牌的,原因很简单,那些唱片录制时,XX品牌还没有成立呢,他家创始人还在穿开档裤呢(笑)。而笔者所知的唱片录音棚所用的监听最终录音质量用的音箱,用了也是XX品牌最贵的旗舰,而非那些几千最多一两万的产品。
更多的情况是,一间录音棚不可能只用一对监听音箱的,而是根据需求采用不同的很多音箱,而且这些品牌往往并不是一个品牌,而是多个品牌,其中即有以监听自许的品牌,也有很多发烧友耳熟能详的hifi品牌。在这种情况下,谁还原的才是唱片中的声音,恐怕录音师都不敢说(再笑)。
随便举个例子。绵阳一墨长歌为方岽清的古筝协奏曲录制的《长安长安》专辑,录音棚是广州101录音棚,所用的监听音箱有:丹拿BM15、Quested 3208B、ATC45、天朗15寸、雅马哈NS-10、真力1238A、ATC 20ASL pro。而笔者查到的其它录音棚也差不多,一间录音棚用四五种品牌音箱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宣称XX某品牌才是唱片的声音,不是搞笑么?况且,人家录音棚用于最后的录音质量的监听,一般都是旗舰级的音箱,而一些监听控制推崇的居然都是低端入门级的产品。要知道,任何品牌入门级的产品和旗舰级的产品声音都是相差巨大的。拿入门级产品声称“这就是唱片里的声音”,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
误区三、凡是音箱好听的声音都是有声染色的;
这大概是笔者见过的最好笑,也是最无聊的一个误区了。某些品牌低端产品声音难听吧,他偏偏还不承认,还给自己如此的理由。你一说难听,他就说你的好听是因为有声染。
言下之意有两个,一个是唱片中的声音就是如此不好听的,要么就是现场就是不好听的。这话要给录音师听到了,估计要气得吐血。谁不想把唱片的声音搞好听点,非得搞难听呢?XX音箱确实录音棚也有用,也很难听。但你以为录音师想啊,他要有选择,谁不想用更高档的呢?干个活用用而已,挣钱养家糊个口。最终的录音监听大都是用顶级货,不好听,那录音师该被打PP了。如果说现场的声音不好听,跟直接说音乐不好听其实没什么差别。那你为什么要听音乐呢?
大家都是失真1%,频响都是 /-3db左右水平,大家都差不多的还原水平,都是有声染的。别人做好听、美一些就是声染,反倒你偷懒不做好听成有理了。
其实,一旦到了各大品牌的顶级货,声音一样好听得不得了。笔者就没见过顶级货放录音难听的,大家风格差异确实是存在的。不过,到了顶级货这个档次,声染都非常小。你敢说人家有声染你没声染么?
误区四、有源监听是性价比之选,而hifi都是坑人的;
正确的结论是:专业设备由于针对的是专业人员,所以会放弃一些不实用的美观性,更注重耐用性、专业性等专业用途。但如果认为专业的监听设备很便宜就错到家了,世界知名录音室用的顶级货从来都不便宜,哪怕拿到民用领域比也一样。
民用和专业用是两种不同的领域,所以产品在设计上会有差异,这个很正常。专业录音棚安装和使用条件非常特殊和苛刻,比如像上面的图片所示,入墙是很多专业监听音箱基本要求,另外效率也常常是专业监听的必须要求,很多时候为了方便使用很多只好采用妥协的有源的方式,设计成这样还要求相当的性能,那价格就便宜不了。民用设备不需要考虑更多的使用要求,也更注重美观,但美观也是需要成本的。
很多人认为hifi有推广成本,而专业没有,但却看不见专业监听因为用量极少(世界录音棚有多少呢?),而要求却很特殊,因而成本惊人的事实。不然,为什么JBL要转来做民用呢?
不要以为专业用的产品一定是高性能的。你要去过专业的录音室就知道了,他们用的很多设备在烧友看来low得不行。最典型的就是耳机,作为一个发烧友,很多专业用的耳机在我们看来根本就是没入门的东西。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如同前面所说,干过活而已。另一方面,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要求,过多的性能对专业来说就是浪费,老板的钱又不是天上来的,够用就行了。还有一方面,录音棚也分档次的,不是谁都是顶级的,很多棚就是录个人声而已,用那些低端不好听的也寻常得很。说到底,图个方便,干个活,能应付顾客挣到钱,设备能少花一些就要少花一些。很多演出用琴用百万级的施坦威,但录音和监听就用个低端货,也就是这个道理。大家听的是施坦威的声音,这个是要门票的,花了大价钱的,当然不能马虎。但录音,也就放在网上供大家免费听听,用巨贵的设备来录和监听,搞好了又不能挣到更多的钱,谁傻才投钱呢。
放家里的玩意儿,你不要美观,你家人也要。谁不想要赏心悦目的东西放家里呢?整套巨丑的东西放家里,别人专业用的那些功能和性能你也用不上,怎么选择还不是很简单么?
很多人就盯着顶级的hifi,那些确实巨贵,也巨坑,因为人家的目标用户本来就不是像我们一样的穷人。不过,hifi产品众多,性价比高的也不在少数。你为什么就盯着贵的呢。同样的,专业用途的顶级货,照样巨贵,怎么就看不见了,嘿嘿。
真正的问题关键是,很多人被忽悠买了巨难看又难听的XX监听,不承认找的各种理由罢了。呵呵,说的就是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