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玩音响的乐趣就在于“折腾”,那么超低音玩家可以获得的乐趣,就可谓比别人“快乐加倍”了——除了要费心于挑选超低音喇叭以外,我们还总能看到他们在为“箱体”绞尽脑汁:从考虑“用密闭箱还是开孔箱”,到反反复复地计算箱体容积,再乃至到选择箱体的板材和内部填充物......
就为了个箱子而如此孜孜不倦地日夜折腾,在外人看来是纯粹的“不明觉厉”;然而在实践中,箱体特性对于超低音的播放效果,又确实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每一位对低频播放效果有所讲究的玩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费煞苦心“钻到箱子里”。
那为什么超低音都需要低音箱?而且还会对容积和板材等都如此讲究?其实这是由声学原理直接决定的。
我们知道,低频声波的特点是声压较大、波长较长,因此相比传播指向性突出的中高频声波,低频声波的传播基本没有太明显的方向性、指向性;而同时,喇叭在播放(也就是振膜前后振动工作)的时候,空气会在振膜的前后分边形成“正压区”和“负压区”,以及形成前后朝向相反、相位也相反的两道同频率声波。
那么结合上述几点,如果振膜后面的声波绕到振膜前方,与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声波“相遇”,两者的能量就会互相抵消,形成“声短路”,直接导致听众的听感大受影响;并且,由于低音本来就是声压大、波长长,容易绕行和无指向(也就是全方向)传播,因此这种喇叭播放时声波的“声短路”现象,在低频部分会尤其明显、突出。
要解决喇叭工作时的“声短路”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喇叭振膜四周加上“障板”,把振膜生成的前后声波和气压区进行“物理隔离”,障板越大越长,可以隔绝的声波频率也就越低。因此,喇叭箱体的作用,首先就是起到类似“(长度)无限障板”的效果,把喇叭振膜后方任何波长的声波都“关在箱子里”,也就避免了振膜前方的声波会被后方声波干扰、抵消,从而解决“声短路”这个严重损害听感品质的大问题。
当然,对于超低音来说,箱体可以发挥的作用不仅如此。每个喇叭都有自己特定的谐振点(fs),在这个频率,只需要很小的能量,就能让喇叭振膜产生极大位移,进而导致声音出现失真;因此超低音喇叭在播放时,都会追求尽可能的接近fs而不触及,从而在避免失真的前提下,获得相对最理想的低频响应,充分挖掘超低音喇叭的频响潜力,而这主要就是通过对超低音箱体的容积来实现。
对于板材的选择,则主要是为求追求更好的结构刚性和减少箱体的自身共振,以及通过优化阻尼等物理特性来提升最终的低频音质。常见的超低音箱体,包括密闭箱和开孔(倒相)箱,前者声音偏向扎实深沉,有一定的分析力,后者由于把振膜后方的声波进行倒相后也向前输出,和振膜前方的同频率声波同相叠加,声音更具力度感和速度感。
采用密闭箱还是开孔箱,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听感需要而进行选择,而如果玩家希望不用折腾太多就得到良好的低频效果,选择专业品牌的带箱体低音(例如吉普赛之声的BassBox系列产品),也不失一个好的选择。这类产品自带的原厂箱体,品牌商都已经预先做好了容积和箱体结构等的设计,按照合适的箱体容积和质量过关的板材进行制作,接上功放以后,就能直接输出不俗的低频响应,让玩家就此少一番折腾,同时又依然能享受到愉悦的低频“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