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的音响对音质的影响(为什么音响效果越听越不好)

不同频率的音响对音质的影响(为什么音响效果越听越不好)

首页家庭维修音响更新时间:2022-02-11 04:40:19

如果录音师或者音响师想要通过均衡器来改善不同声音的音质,就必须掌握各频段的作用及不同声音重要频率的音色特性。因此本文将人耳可听频带20Hz-20kHz按照倍频程划分成10个频段,以下对每个频段各自的特性和音乐含义进行简要介绍。

倍频程1:中心频率为31.25,频带20-40Hz

该频带是超低音区,基本上属于感觉区而非听觉区,几乎不含有音乐成分,仅有底鼓和倍大提琴能够下潜到该频段,部分音箱无法重放该乐段的声音。

倍频程2:中心频率为63Hz,频带40-80Hz

该频段是下低频音区,是音乐信号的下限,包含低音乐器的部分基频成本,例如大提琴、倍大提琴、底鼓贝斯(贝司,Bass),电源的交流噪声也存在于该频段,大多数音箱都可以重放该频段信号。

倍频程3:中心频率为125Hz,频带80-160Hz

该频段是上低频音区,包含鼓套件和贝司等低频乐器的主要基频段,是音乐低频冲击感和厚重感的主要表现乐段。

倍频程4:中心频率为250Hz,频带160-320Hz

该频段是低音区与中音区的过渡音区,属于乐音的次中音倍频程,包含多数中低音乐器的基频段,是音质丰满度的表现频段。过多提升该频段会使声音有浑浊的感觉,清晰度下降,缺少该频段则会使声音变得单薄。

倍频程5:中心频率为500Hz,频带320-640Hz

该频段是中低音区,包含多数乐器的基频及较低谐波信号,是音乐力度和丰满度的主要表现频段。

倍频程6:中心频率为1kHz,频带640-1280Hz

该频段是中音区,包含部分高音乐器的基频成分。对于一些低音乐器而言,会出现其高次谐波成分和识别频点,是大多数乐器的中心频段。

倍频程7:中心频率为2kHz,频带1280-2560Hz

该频段属于中高音区,幻象声像的识别频段,影响声音的响度、清晰度和力度。很多乐器的主要谐波成分都位于该频段,并且是某些乐器音色表现力的频段。

倍频程8:中心频率为4kHz,频带2560-5120Hz

从该频段开始进入高音区,是很多乐器的涵盖频率上限,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是人耳最敏感的频段,是影响语言可懂度的频段。

倍频程9:中心频率为8kHz,频带5120-10240Hz

该频段可表现金属般的明亮度,也称为辉煌的、壮丽的音色,金属咝咝声所在的频段,主要包含高频的打击乐器,例如铙钹,军鼓的高频区,金属弦吉他。

倍频程10:中心频率为16kHz,频带10240-20480Hz

该频段属于超高频区,是声音的上限,表现声音的空气感、咝咝声,仅有个别高频乐器能扩展到该频段,例如吊镲和花腔女高音。

熟练掌握这10个频带的听音辨别,不仅是音响师和录音师的必备能力,对于电声从业者的工作也会大有裨益,毕竟设计扬声器系统最终都是拿来听的,这就涉及到调音和音质的主观评价。

文章来源:《审听训练与音质主观评价》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