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音响中文官网(bose音响官网香港官网)

bose音响中文官网(bose音响官网香港官网)

首页家庭维修音响更新时间:2022-03-04 16:53:52

BOSE SOUNDLINK REVOLVE /REVOLVE发布于2017年,在中国大陆上市大概是2017年中,带加号的个头大一些,是继SOUNDLINK MINI之后,BOSE在微型蓝牙音响上的又一个重要型号。在2017年全球智能音箱火热的时候,BOSE的REVOLVE还是一个传统的蓝牙音响,毫无疑问又是冲着音质来的。当然,如果要做智能音响,麦克风拾音部分又是一大考验。虽然不是最新测评,但我们还是买了两只补补课,当然,也是为了数日之后的对比苹果HomePod准备的。REVOLVE 和REVOLVE的官方定价为2598元和1898元人民币,但实际成交价格REVOLVE 在1700元以内,REVOLVE在1200元以内,还送一个充电底座,如想购买还是要看清价格啊。

BOSE SOUNDLINK REVOLVE 蓝牙音箱

BOSE SOUNDLINK REVOLVE 蓝牙音箱

声学结构与主要功能

主要声学结构:SOUNDLINK REVOLVE 有黑色和银色版本,桶装造型,上窄下宽,大号的自带一个水桶把手可以提着走。除了上下底面外,机身侧面为铝质的外套,靠下方的部分打了小孔传声。配合某第三方拆解和BOSE官方资料透视图可以大概清楚REVOLVE 音箱的内部结构。在铝壳外套内有专门的支架系统来固定整个系统,如官方图可以看到,在机身高度1/2稍偏下位置安放了一个扬声器,振膜朝下放置,从位置以及外部尺寸判断,这只扬声器尺寸估计也只有2.5英寸左右。[如下图,左侧一张是官方REVOLVE 说明图,但不知为何上方被动单元角度不便于观察。右侧一张是REVOLVE的说明图,很容易看清楚被动单元的位置和样子。]

BOSE SOUNDLINK REVOLVE 蓝牙音箱-官方结构图

BOSE SOUNDLINK REVOLVE 蓝牙音箱-官方结构图

音箱并非一个正圆筒状,有一定的斜角,估计有两方面考虑。第一,在机身上半部分,扬声器两侧,斜着安放了两个椭圆的被动盆,左右对称各一个,来加强低频。而下方尺寸扩大,可以让扬声器正对的反射盆有更大的尺寸和空间,从官方透视图可以看到,反射盆中心有反射锥,从而起到360度效果。

这套设计比起市面上的多扬声器放一圈的方案看起来新颖,但仔细研究一下发现并不新奇,这是类似桶装360度发生的音响常用设计,利用侧面的空间来放置竖长椭圆被动盆也是音响常见BOSE擅长的设计。也许你没有想到,目前在售的小米小爱音箱,也是类似结构,全频扬声器向下配反射锥扩散,加侧面竖长椭圆被动盆结构。但声音听起来为何没有那么稳定,和整个系统的刚性以及扬声器的性能有很大关系。

我们没有拆解Revolve 但从第三方拆解来看,上面描述的整套结构被固定在了一个内置的牢固的塑料框架内,似乎拆开了也很难再做进一步无损分解。

BOSE音响的精髓还在于小尺寸扬声器的本身实力,除了BOSE之外,在结构并不新颖的情况下,估计很少有人会想到用如此小尺寸的一个喇叭去做这样的设计。而从BOSE的各类产品表现来看,对自家声音风格的自信带来了各类BOSE产品风格的高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这是众多老牌HIFI转战个人数码甚至汽车领域根本做不到的。

主要功能与操作:回到Revolve 音箱本身的功能。顶部是主要操作区域,上方正中心为电源开关按键。左侧方有蓝牙LOGO的自然是蓝牙配对和切换按键,对称右侧是AUX in和USB in的切换按键,没错,是支持USB DAC工作模式的。下方左右有加减号的是音量控制按键,双击可以进行选取。正中央是所谓多功能键,在蓝牙连接手机后长按可以唤醒Siri等语音助手,可以选择来电接听,可以播放音乐时临时静音等。

BOSE SOUNDLINK REVOLVE 蓝牙音箱

BOSE SOUNDLINK REVOLVE 蓝牙音箱

首次开机Revolve ,有语音提示功能,和BOSE最新降噪耳机的类似,机器会让你按多功能键来切换你想要的语言。按蓝牙键后可以轻松进入配对模式,Revolve 音箱支持两个设备连接,比QC35少很多啊,在设备列表中有两个连接设备,比如一台iPad一台iPhone,可以通过按蓝牙键随意切换。音箱的音量调整是和手机音量软件同步的,但每一个档位更为细致,似乎iPhone的音量调节按一下是3dB步进,而REVOLVE 音箱是1dB步进。在模拟输入时,音量自然是独立控制的。USB输入时,音量在macOS搭配iTunes是同步的,第三方软件似乎不一定。USB模式下,支持44.1kHz和48kHz采样率。

BOSE SOUNDLINK REVOLVE 蓝牙音箱

BOSE SOUNDLINK REVOLVE 蓝牙音箱

音箱底部有3.5mm输入和Micro USB接口,同时音箱也可以选配充电底座,音箱底部有两个触电用于充电,类似SOUDNLINK Mini那样,但是此时的USB就只能充电,不能做USB DAC了。

简单使用体验:由于这个音箱很容易上手,功能也很简单,体验部分不需要太多介绍,主要是吐槽几个设计,和相关app和特殊功能方面介绍。BOSE为新一代的耳机和音箱都提供了连接手机app的功能,app名字叫《CONNECT》,连接上以后大概率会升级固件。如果有两只音箱需要通过这款app来进行PARTY模式的配对连接,这两只音箱不一定非要是REVOLVE ,其他款小个头支持app的也可以。但要构成左右声道立体声,需要是两只一样的[不一样的能不能不确定],例如REVOLVE 。PARTY模式就是两个音箱播放一样的声音,是否支持更多只?不得而知。在构成一对后,app上有切换立体声功能,很方便切换,切换完后会自动播放左、右两声校验位置。

BOSE SOUNDLINK REVOLVE 蓝牙音箱-可最多连接两个蓝牙设备

BOSE SOUNDLINK REVOLVE 蓝牙音箱-进入多音箱配对模式

BOSE SOUNDLINK REVOLVE 蓝牙音箱-配对成功,可选立体声

在app中可以设置音箱不使用时休眠的时间,例如20分钟。但REVOLVE 对蓝牙连接的勤劳程度绝对值得吐槽,或者说也够吓人的。比如,我们在手机上蓝牙设置中选择了不连接音箱,但此时还没有到20分钟音箱休眠状态,手机一直在使用,那么没两分钟,音箱就会自动连上手机……所以,为了避免各种意外声音出现在蓝牙音箱上,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去手动按一下开关。当然,蓝牙音箱电源开关其实也只是待机,开关机几乎没有需要等待的时间。

另外,REVOLVE 音箱可以支持手机通话功能,这样它的音频配对连接不但连接了播放音乐的音频通道,也连接了语音通话所需要的通道。语音通道的声音是和手机通知音效公用的,所以比较讨厌的就是手机的通知、键盘等各种音效会在音箱上播放出来。REVOLVE 音箱还支持来电电话号码阅读,不支持电话簿功能,即电话簿中有名字的,它也只是读电话号码。试想一下一款中频无敌的音箱,操着一口诡异的女声,在房间某个角落突然读起电话号码,开始听到这个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主观听感和应用模式环境

声音主观听感:在主观听感环节,我们还是主要基于蓝牙模式和单只音箱,虽然BOSE在REVOLVE 上仍然还只是使用蓝牙最基本的SBC。文章最后,我们也会单独说说两只音箱的PARTY模式以及立体声模式,还有USB输入下的表现。

REVOLVE 的开声表现令人惊喜,和MINI一样,再次充分表现出产品以小搏大的精髓,这种以小搏大的惊喜程度其实是在SOUNDLINK系列中被更充分表现出来了,包括MINI和REVOLVE系列,而之前的SoundTouch、Wave系统以及影院系统,表现的不如MINI和REVOLVE充分。

BOSE SOUNDLINK REVOLVE 蓝牙音箱

在听到音箱之初的很多天,我们并没有研究过音箱结构,也完全没有想到这是一个来自于肯定不到三英寸直径全频带扬声器的表现,它的声音非常松弛舒展,在高频方面是BOSE一向不太注重极高频延伸的风格,但在中频的舒展程度、低频的下潜深度以及同时表现出非常舒展的风格方面,你不但会觉得这完全不像是一个如此小尺寸音箱表现出的声音。同时,也要赞叹BOSE对声音风格的把控的稳定、自信。稳定,确实相对其他很多品牌来说,BOSE的风格一致性很高,在SoundBar、汽车音响、耳机等各类产品上;说自信,这种声音风格,不太照顾高频的华丽,但又拥有舒展饱满的中频和宽松的低频风格确实有些老气。有人说BOSE是美式风格,恐怕如今Beats、B&W甚至哈曼诠释的才是美式风格,而BOSE诠释的更像是上世纪末传统的美式音响风格,那个时代日系、德系、英系其实也是类似味道。如今能在面向个人消费市场的音响上还找到传统的味道,实在难得。

REVOLVE 的声音非常宽松,在一个20-30平米空间内可以有非常好的各方位的表现,当然,最好要将音箱放在一个比较大的表面上,如桌子、柜子,如果你把它放到书架箱脚架上,四周都还有那么一两米的空间,这样的摆放,这类音箱的表现都不会好。BOSE的整个系列不太注重高频,10kHz以上声音细节BOSE产品几乎忽略,你会觉得REVOLVE 在表现弦乐时的华丽感和声音密度确实不太够,但层次依然丰富,空间感非常出色。BOSE一直没有拿新扬声器技术去制作MusicMonitor音箱,如今的MINI和REOVLE 相比MuiscMonitor音箱,音质已经有太大的提升。

而在人声表现方面,REVOLVE 最为擅长,记得前面说的女声报电话号码恐怖情节?就说明这个人声的瞬态实在真实,声音宽松的就像房间里某处人在说话一样。搭配一些录音不太做作,效果加的比较少的人声音乐,REVOLVE 表现的更为搭配,声音自然宽松,越靠近中低频部分,声音越显得舒展。确实是一个全频带扬声器应有的特征,但没有想到是一个2.5寸左右的小扬声器的表现?

在低频表现方面,REVOLVE 似乎有点不太BOSE,因为按照BOSE的性格这个低频的力度应该更足一些,从原来大个头的SoundTouch和带低音炮的多声道系统上就能感受得到。但REVOLVE 的低频还是相当惊艳,下潜深度很不错,而且不像MINI或者MusicMonitor上那么死沉,低频竟然松弛开阔起来,这种风格非常像一个比较传统的大口径系统表现出来的低频,当然,是那种在较远距离听到的感觉。REVOLVE 在中低频和低频衔接方面也相当自然,甚至远超我们可以听到的3英寸以下倒相式书架箱的表现,声音的宽松自然,和比较慢的瞬态,同样略显老气,动态不是强项,但层次和细节竟然比较出众。

对于低频来说,REVOLVE 的速度不算快,所以相对来说需要音乐有较高的低音质量,这对华语流行音乐的低频算是一个考验。毕竟去听听如今欧美流行音乐那种结实的低频,我们的流行音乐还不太习惯,当然已经西化的制作除外。对于速度很快,强度很大的快节奏低频来说,REVOLVE 可能会有些跟不上,声音会显得发糊。但减小音量,不要那么大声,整体效果还是会很不错。

什么是360度音箱效果:如今越来越多的类似REVOLVE 这样所谓360度音效效果的音箱出现,不管智能的还是非智能的,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360度效果,到底什么才是在不同的位置都能听到好的声音,是多扬声器有更好的多方位指向,还是另有所指?BOSE REVOLVE 至少给出了其中一种解释。

有读者在图集留言说,不是立体声不考虑。但这类音箱的听感也绝不是传统的单声道,如果离的足够远,从听感来说它更像是立体声,只是不是那么严谨的左右声道定位清晰,但却有足够好的声场宽度[但像微型组合一米多距离,摆位和座位很正的情况下,声场效果不如立体声。],甚至是在音箱周围的大多数角度下都可以实现。REVOLVE 的以小搏大并不是说,同样在一个20多平米试音间内,它表现的和6寸、8寸全频带一样的动态、密度,一样的震撼。但如果同时在这个房间里把音量都调节到适合REVOLVE 级别的功率输出上,你听起来真的像那里的声音是一对6寸、8全频带喇叭传来声音,风格近似度很高,但受限功率,动态表现不可能接近。

作为微型音响,它的最佳音质体验环境还是小房间,20平米以内,作为卧室床头音响之类更是极为出色,温暖宽松的人声,以及足够好的高音层次,声音温和舒适。当然,非要让它工作在90%以上音量,可以充满60平米空间,那恐怕只能站在五米以外去听,整个声音形态还是相当唬人,但细节控制力离近了听就有不小损失了。

组对模式和USB:PARTY模式,即两个一起播放同样音乐,也可以左右声道变成立体声模式。这个功能吸引力很一般,我们专门买了一只,用了一下大概也就1小时之内没啥兴趣。立体声效果相当一般,两个因素。第一,既然你想组成立体声,就是要在中间的皇帝位去听效果的,但它的结构和扬声器指向本来就不是为这样的听音环境设计的。第二,如果把它们当书架箱一样摆在四周都有些空旷的支架上,它的效果还是要打一些折扣。当然,立体声模式下,高频的细节和层次会比单一模式更好。而PARTY模式,根据环境不同,可能会导致某个频段被加强,稍有突兀感,细节表现比单只更差。另外需要注意的是,BOSE REVOLVE 音箱的蓝牙工作距离标称10米,还是非常传统的蓝牙4.1之前的水平,10米是空旷可视距离,如果隔几层墙,那就是3-5米水平,而且还不一定特别稳定,所以蓝牙多房间应用是不太实际的。

SBC的蓝牙效果比AAC、apt-X有多大差距我们几乎每次在蓝牙设备测评中都会谈到,所以当你使用USB时,整个声音的动态、解析力和声音力度会好很大一块。不过低频的味道,似乎还不如SBC时更好。但USB输入显然带来更好的声音质量,如果说在蓝牙模式下,70%以上音量在近处聆听已经觉得显得有些粗糙的话,那么在USB或者高质量AUX-in时,可以在90%音量下还感觉到声音的稳定、扎实、干净,感觉似乎功放提升了几个档次似的。

总结:BOSE REVOLVE 非常适合用来家庭或者房间内播放音乐,它带来的独特风格和音质是同类别音箱无法比拟的。传统SBC蓝牙有较大延迟,视频、连接PC游戏之类需谨慎应用。但摆在桌面做电脑音箱播放音乐,恐怕是比MusicMonitor之类音质方面更好且好得多的选择。毕竟在一两米之类,REVOLVE 有比微型组合震撼的多,甚至比很多3寸全频带音箱震撼的多的听感,而在中频部分甚至中高频部分能表现的比这些音箱更好。综合目前REVOLVE 的真实售价,Soomal给予BOSE SOUNDLINK REVOLVE 蓝牙音箱推荐评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