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商新志(略)
——从易发到万博
(8)
□林晓
可能番禺易发商场开业并不理想,《番禺报》没有刊登正式开业的消息。
初始冷清
1986年2月7日,《番禺报》第2版刊登了《市桥商业一奇葩》小通讯:
春节在即,来到市桥镇的人,大都要到新奇的易发商场选购物品或去逛逛……有湖南、广州、汕头、香港及本县各地的集体与个体共200多个单位在这里经营。经营服装、百货占了半数以上,五金交电也为数不少……经营得最好的是县电影公司的大北交电器材商店,经营的电子、仪表的零件足有5000多种,居易发之冠;服装方面,名将服装店独树一帜,它量体裁衣,并有花裙礼褂、结婚礼服租赁。
这都跟电器扯不上关系。1993年2月5日,《番禺报》在第一版刊登《易发市场探秘》。报道说,易发商场开发当初,大都以经营商业、服务业、饮食业、修理业、加工业为主,生意清淡,不少店铺连费用都难以支付。
番禺第一个开冲印店晒洗彩色相片的刘敏强,当时的店就租在易发商场的横街,是租农民的房子改成店铺的。他记得当时易发商场的生意是不好,小食店、糖水店开一下就关门了,很多店空空荡荡,很长时间在那里养老鼠。
76岁的番禺日报退休记者郭锐楠,还清晰记得当初的情景。他说,易发商场开张初期并不旺,最初租金才300元/年,还免租2个月。我以为他说是月租300元,他随即纠正说是年租。他推荐我去找蔬菜大队当时的党支部书记谢炽了解详情,说他可是当年的风云人物。老郭说,谢炽比他年长,估计有80岁了。
只可惜北郊村的干部及谢炽的家人都告诉我,谢炽已患老年痴呆症,不记得事了。
失火转旺
1987年4月25日凌晨5时30分许,易发商场的海燕餐厅失火,火灾死亡7人(均被烟熏窒息而死),1人跳窗受重伤。经查,起火原因是厨房煤炉收市后未熄,烧热附近杂物引致火灾。
奇怪的是,这场大火不仅没有把易发烧垮,反而把易发烧旺了。
1987年,有几家店铺转销从香港贩进来的放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及录音磁带、唱片等,这开始引爆了市场。当年5月22日,国家工商局局长任中林到易发商场视察。到1991年,电器店发展到了191户,当年税费达620万元,其中税收500万元、工商费120万元。
1987年之后的10多年里,市桥易发商场经营的电器产品越来越多:有电子计算器、电视机、照像机、录像机、摄像机、音响,还有录音带、录像带……原本276间商铺,高峰时期竟汇集了1000多家商户。易发商场成了南中国的一个商业地标,全中国北到东北、南抵海南岛,东至上海、西达青海西藏,凡经营电器产品的个体户中,据说有八成以上都是从这里进货的,然后分销到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电器商店。
1987年9月16日,全国16个城市的工商局长和部分高等院校的学者到番禺考察,重点参观市桥镇的市场建设。易发商场是考察重点中的重点。
1989年3月29日至4月2日,中国南北企业家对话会在番禺举行,各省市120多位企业家参加了对话会。
1991年10月19日,广州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快番禺县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番禺贸促会演艺行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廖科飞说:“如果说番禺是演艺行业的鼻祖,或许很多人不了解。但是提及易发商场,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详。”他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易发商场发展起来了,一夜之间,500多家个体户入驻易发商场。对于当时中国的市场格局而言,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由于没有技术,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产品都依赖进口。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买得起进口货,于是价格昂贵的问题日益凸显。很多大胆吃螃蟹的人,开始萌生了‘为什么我们不自产自销?’的念头。于是易发商场的先驱们自发地组织起来,进口了几台演艺设备,做起了研发。有人生产调音台,有人生产功放,有人生产均衡器,有人生产舞台灯光。最初的演艺行业就这样干起来了。”
1990-1996年期间,是灯光音响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1995-1996年,短短两年间,卡拉OK、KTV、歌舞厅等娱乐场所遍地开花。娱乐业的快速上升,刺激了专业灯光音响的需求急剧上升,从带动了这个行业的第一次飞速发展,番禺的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千万劫钞
有一个反面事件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出易发商场当年的繁荣:
1995年12月22日7时25分,易发商场旁的中国农业银行番禺市支行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劫钞案,解款车上的1320万元人民币和241万元港币在两三分钟内被5个手持手枪的歹徒劫走,3名押钞员一死两伤。
在当时的国家公安部部长陶驷驹的直接协调下,广东省形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刑警、特警、交警、边防等多警种协同配合作战的强大体系,湖南、广西、海南、福建、江西5个相邻省区配合协查,国际刑警组织联系香港、澳门警方协助缉拿疑犯。经过6天横跨两广的地毯式搜查,终于将5名罪犯先后缉拿归案(另一人失联,也有消息说他已自杀身亡)。1996年2月17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抢劫罪判处何伟光等4人死刑,判处其他2名被告人无期徒刑。
虽然运钞车中的1500万元现金并不都是运往易发商场的,但易发商场当年过千万的日交易额在当地的霸主地位无人能及。
为什么易发商场的电视机、录音机等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能引爆全国的消费市场?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是它及时、准确抓住了国人的消费痛点。
1982年在农村全面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1984年在城市逐渐推行的企业承包责任制,使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过半人的温饱基本解决后,精神需求被开放的外界唤醒,一夜之间,人们突然发现:竟然还有如此好听好看的东西!竟然还有比我们的砖头式半导体收音机与树桩电线杆上的大喇叭音效更好的玩意儿!台湾邓丽君的“靡靡之音”竟然直叩人心,英国Wham乐队的流行曲令人血脉偾张;香港的《霍元甲》《上海滩》、日本的《血疑》《排球女将》等电视连续剧竟使各地万人空巷,聚众争睹……承载这些精神产品的,正是电视机、录音机等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而当时在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像易发商场一样这么集中、这么齐全、这么便宜。
有人把长度仅为480米的“易发”称为一条“中国富翁生产线”,“广东老板的黄埔军校”。从“易发”走出来的企业家有许多,如广州市番禺电缆集团董事长、广州荣达幼教集团董事长王锦荣,深圳市万科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广州市锐丰音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锐祥,前国美电器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广州美视晶莹银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强,广州市国立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旺兴,广州市世昌企业集团董事长赖世昌,中国汇丰音响集团董事长郭浩成,广州科琳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郭锡泉,广州新视宝监视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成,广州市冠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健辉,等等,等等……“易发”具体究竟出了多少富翁,恐怕谁也无法统计到一个准确的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