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耳机发烧友听音乐、器材的最终目标就是想要有「还原现场」、「原音重现」的样子,可是这做得到吗?
老经验的发烧友会跟你说做得到;不过,严格说起来,永远做不到。与其说能够还原现场、原音重现,其实可以换个思维,那就是「还原艺术家们、工程师们想要传达的讯息」。这句话说起来一点都不punchy,但,我们认为这是比较实在的讲法了。
以我们目前接收到的信息、知识来分享还原现场的想法。
先认知一件事情:录音到发行的过程中,本来就不会有100%跟现场一模一样。
希望接下来分享的事情,可以让对于声音龟毛的你有点新的想法。
一张唱片的出生,简单来说是经过几个步骤,依序是这样:前置制作、录音、混音、母带后期、发行。
而在录音过程中,很多事情都已经决定了这张唱片到最后的质量好坏了。录音过程通常会牵涉到的问题如下:
场地选择
麦克风选择
麦克风架设
录音器材选择,包含ADC、线材⋯⋯等
现场电源状态
场地的选择就会关系到所谓的「现场感」。人类判断距离、空间大小的方式,原则就是透过音量大小与残响,透过音量大小与残响来识别你的目标物的距离以及你与目标物所在的环境大小。对于录制acoustic表演、古典乐来说,场地的选择真的非常地重要。有的地方可以有教堂可以录、有很好的表演听可以录甚至是有很好的大型录音室可以录 (比方说:Abbey Road、Spitifire⋯⋯等),这些地方就会有比较自然的残响、可以控制的残响来录制乐器与歌唱。
麦克风的选择就跟耳机、喇叭的选择一样,不同的麦克风有自己的音色在,有的录音师喜欢全部使用DPA、有人喜欢全部Sennheiser、有人会混搭Neumann、AKG、Sennheiser,也有人会使用Audio-Technica或是Sony。针对今天乐器与曲目还有录音师或是音乐家、作曲家的喜好,就可以使用不同的麦克风来做收音上的风格调整。
麦克风的架设方式就很多种了,有的人喜欢AB、ORTF或是XY录完,像是M.A.Recordings;有的会用很基本的Decca Tree;依照编制或是想要的目标,以古典乐来说,除了Decca Tree,甚至在各个乐器分部会架设至少一组spot microphone。有的录音师在录制古典乐的时候,甚至会在乐团周围再另外架设PZM麦克风来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比如说:Spirit of Turtle);到了360度环绕音乐的制程,还有2L提出的2L Cube的麦克风架设方式。
接着是录音器材的选择;跟音响器材一样,录音器材也有台币3000元上下的,也有十几二十万的;甚至最高档的时钟都会到百万。模拟转数字的声音好坏也取决于电路设计、FPGA软件设计。多数的时候,大家用的ADC产品都不会太差,高阶的到Merging Technologies可以做DXD/32bit或是DSD256的录音。线材选择,有的人会只用小黑线跟业界标准的mogami、canare,有的会自己找好的电源线与麦克风线来使用。
电源的话,有的录音师会携带好的电源稳压器有的就直接使用现场的电源来使用。
混音与母带后期
录音室规格
硬设备:科技限制;讯号链经过了各式的EQ、Compressor、Limiter、Summing器材⋯⋯等。
软件设备:混音软件也会影响声音、各式的软件EQ、Compressor、Limiter、效果器⋯⋯等,都会影响声音。
电源状态
混音师与制作人、作曲家、指挥家、音乐家之间的协调:大家要的东西都不太一样,想要诠释的方式都不太一样。
混音跟母带后期的场地通常都是在符合ITU国际广播建议标准的录音室去做的。如果有看过一些录音室的照片的人,你会注意到除了喇叭、混音台之外,旁边还有各式各样的硬设备。而那些硬设备就包含了各种品牌的EQ、Compressor、Limiter⋯⋯等。
在纯模拟或是Hybrid (数字 模拟)的混音工作程序中,任何来自原始录音的轨道讯号,经过了我们上述的硬件之后声音就会有所改变。
同样的,在纯数字「In-The-Box」的混音过程中,任何软件EQ、Compressor、limiter⋯⋯等DSP工具,也会有不同的音色改变。
看到这里,对于「原音重现」、「还原现场」的想法有没有点动摇了呢?
混音工程师,两种讲法:「Mixing Engineer」跟「Balance Engineer」。第二种说法是我们这几年陆续看到的。无论哪种说法,基本上工作就是要把收录到的各个录音音轨放在一起,根据制作人、音乐家以及工程师本人的想法之间,取得声响上的平衡与音乐性。他们也是「尽可能」地去还原出现场演奏的整体氛围、空间感受,然后再加上声音的处理,让整个作品可以更无暇、有点特色地发行。
到了Mastering母带后期,原则上就是要把混音完的作品,做响度一致化、针对一点小缺点做调整、帮专辑再增添点色彩⋯⋯等工作。
所以,原音重现?还原现场?是不是应该改说成「还原艺术家们、工程师们想要传达的讯息」比较符合现况呢?
关于科技演进
我们曾经有说过,1950前后的专辑与2000年前后的专辑,乃至于2020前后的专辑,听起来都会有不同。除了市场的喜好会影响专辑制作的风格、音色外,另外就是科技了。拿早期的录音混音设备与现在的做比较,现在的失真率、讯噪比⋯⋯等规格,都好上很多,原则上是更能够取得更干净、更接近乐器、人声的声音,然后用这些声音来完成一个专辑作品。
现在的录音设备已经可以以DXD/32bit做ADC转换、可以用DSD256做ADC转换;再加上优异的DSP运算、高效能的芯片,已经很能够老老实实地纪录声音的样貌。再加上32bit的动态范围,无论是录音要录下多大声都没问题,无论是后制过程中要做什么样的创意,都可以做更多事情。
发烧友
我们最后回到我们自己,发烧友,要如何尽可能地重现专辑创作者想要从作品传达的讯息呢?
第一个,空间。空间是最难的事情。在空间可以调整的状况之下,以ITU国际广播标准的建议规范调整空间,原则上就OK了。空间调整还是必须与实际空间使用上去做妥协。纵使是从零打造一个音响室,也很难做到100分的。
第二个,聆听的音量。为什么音量要列入考虑。因为人耳在辨识细节这件事情上,是有一个音量threshold。请见下图:
当音量到达 100dB上下,我们对于200Hz~ 2000Hz的信息辨识度就低了,这也是多数的乐器、人声分布的频率范围,而且还会因为大音压而觉得不舒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建议的聆听音量是75dB ~ 85dB之间,除了细节可以清楚听到外,你也可以用比较舒服的音量听上个2 ~3小时。
第三个,器材选择。先不论价格高低,只论器材的声音走向。哪些搭配是你喜欢、你习惯的走向,从这方向下手你才能够开心的听音乐。当然,每个人选择的过程长短不一,至少是我们觉得比较正确的价值观。
再回来主题,「还原现场」、「原音重现」的样子,这做得到吗?
当然,有人会argue说,有黑胶直刻录音,当然,我们也知道有,而且也知道有DSD256直接录音发行。不过,还是回到前面说的录音过程。做专辑的人也是尽可能地想要还原当时的氛围。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调整自己的系统、自己的空间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状态或是空间想要调整到广播标准状态,然后好好享受每个作品带来的旋律的感动。
来自pinc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