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发烧友不仅喜欢收集诸如CD(诸多格式)、黑胶唱片、真无损格式音频(诸多格式)、流媒体资源这些前端音频资源外,投资最多、鼓捣最多的应该是发烧硬件这些后端设备。我个人的感受,无论多好多贵的硬件设备,都是为这些音源服务的,音源和后端硬件的和谐统一,是为自己更好地欣赏音乐服务的。认清楚这一点,就不会走入极端的追求“万元以上听个响,十万器材才起步”等等器材党所说的误区。
普通爱好者的听音器材,按照使用场景来说,无外乎以下几种:
第一,满足出街旅行的便携式听音器材;
第二,办公桌或书房的PC-HIFI听音系统;
第三,客厅或听音室听音系统;
第四,可能还有的发烧友喜欢听音和影院系统一起烧的家庭多媒体影院系统。
对于便携系统,最多的,最简单的玩法是手机加上尾巴(便携解码器)或蓝牙解码器,手机安装“海贝音乐”或“USB Audio PlayerPRO"等播放器,利用USB接口直通功能,把手机播放软件播放的数字信号传到解码器解码,最后输出到耳机,还有一种是直接买便捷播放器(国砖),便携播放器集播放软件系统和音频解码、音频放大为一体,专为听音服务,价格从几百到几万不等,后面加上好一点的便携耳机。
PC-HIFI听音系统一般是利用自己的PC,或打造自己专门的听音PC(例如Daphile系统、Roon系统),优点是可以用现有的windows或苹果系统、安卓系统,加载播放软件,播放存放在硬盘上的众多无损音频资源,输出后端,可以是耳机,可以接解码器输出到桌面功放,桌面喇叭。
有条件的烧友,一般要玩CD转盘、开盘母带机,黑胶唱盘等作为音源,通过解码器、到功放,最后到音箱系统。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的硬件,都有很多选择和玩法,从电源,脚钉,连机线,喇叭线,机箱,到音箱摆位,到听音室环境、结构等等,都有无数个组合和无限的投资要求及极致玩法,各种器材杂志,网站及媒体人,推波助澜,描绘得栩栩如生。但最终的,还是需要自己去多听,多比较,多实践,才能领悟一二。
我不喜欢随波逐流听那些玩家描述的出神入化,只是从自己的经济情况出发,选择自己消费得起的设备器材,满足自己的听音需要。所以我的便携听音系统结构是:网上下载的真无损音频资源,加上二手的山灵M2x播放器,便携解码器是飞傲的Q1MARK2,配上几百元的耳塞,比如飞利浦的SHP9500,或森海赛尔365耳塞,或拜亚的低端耳塞,这些配置,足以满足自己的听音需求了。
桌面PC系统,win10加上FOOBAR、HQPlayer4Desktop、JRiver Media Center 27、APlayer,或自己U盘刻录安装Daphile系统等,加上飞傲的Q1MARK2解码器,直接用飞利浦的SHP9500耳机,也算基本满足自己的听音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