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经常会收治一些老年人,他们因在洗澡的时候突发脑卒中、心肌缺血或晕厥来就医。
老年人如何正确洗澡可以预防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呢。
一般老年人都喜欢用热水洗澡,热水浴会引起全身体表皮肤的血管广泛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使血液集中在皮肤、四肢,而心脏、脑部组织的血流量则相对减少。
老年人大多都有动脉血管硬化,血管弹性减弱现象,自身调节血液循环的能力差,加上浴室空气流通不佳,含氧量少,洗澡容易出现出汗、体内血液循环不足。
轻者引起头晕眼花,严重者可能出现晕厥、心肌缺血、脑卒中,或者突然晕厥而跌倒,引起颅脑损伤、骨折及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洗澡的频率
对于老年人来说,频繁洗澡不一定是件好事。
老人洗澡太勤很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一般冬天一周洗一次,春秋天一周洗两次为宜。夏天天热出汗多,可以适当增加洗澡的次数。
如果是体质较胖、皮脂腺分泌旺盛、出汗较多的老年人,洗澡次数可适当增多。建议用擦澡等方式来代替泡澡。
洗澡的环境
1)通风:最好浴室的门有通风装置,可形成室内空气、湿气的循环,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氧气。老年人洗澡时除防止煤气中毒、触电外,不建议用浴罩之类的封闭物,因为封闭物影响空气交换,容易导致缺氧。
2)水温:不宜过高,一般37-40℃为宜,45℃以上的水温可能会使老人窒息,透不过气来;还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出现瘙痒、加重皮肤干燥。
3)带个小板凳:老年人可以坐着洗澡,既省体力,又不用担心会滑倒,发生意外。小板凳最好是木质的,不容易湿滑造成伤害。如果条件允许,老人可用浴缸洗澡,比淋浴节省体力,更安全。
4)浴室要有防滑措施。
5)洗澡不宜锁住浴室门 。一旦发生意外,可及时得到救助。
洗澡的时机
不宜空腹和饭后立即洗澡,餐后1-2小时洗澡为最佳。
洗澡前的准备
1)洗澡前喝一杯温开水:洗澡时老人容易大量出汗,血液中水分也随着出汗大量地减少,从而造成血黏度升高。洗澡前喝一杯150毫升左右的温水,可有效控制血液黏稠度。一定不要喝冰凉的水。
2)确认没有不适感:不少老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稍不留神可能引起疾病发作。洗澡前感到困顿、身体乏力、头晕、恶心时,建议不洗澡或者先休息一会,等症状缓解后再洗澡,以免潮湿闷热会加重症状。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谨慎阅读。本文为因数科普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留言,征得平台同意后才可进行,转载或使用请务必注明来源。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