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自砌浴缸多深(日式深泡浴缸最小尺寸)

日式自砌浴缸多深(日式深泡浴缸最小尺寸)

首页家庭维修浴缸更新时间:2021-12-11 03:45:45

上个月,阿布旅行手记盘点了下自用日货,里面晒了一张我们自己砌的水泥浴缸实景图(具体点击:家里好用的日货),结果,就有眼尖的人留言问这个水泥池子是怎么回事,友圈好几位朋友,也纷纷表示,为了这个池子,就想来我家过夜了。

讲真,如果你来我们家体验一番,很大概率上,回家后会萌生改造浴室的想法,理由很简单,尤其北风呼啸的时候,用它泡个热水澡确实舒服。

说到这,有些人可能会不忿,不就是个池子嘛,大冷天泡到热水里当然舒服,我们想说的是,更多的功夫还是在细节和池外,当你进浴室那一刻,体验就开始了,所谓泡到热水里,只是其中一环。

你可以随便找个池子泡到热水里,但未必能做到全程享受和放松,讲直白点,在国内同样可以泡澡,为什么去了日本还要住高级温泉旅馆,享受日式温泉的汤池子,并且乐此不疲呢?

毫不隐讳地说,阿布旅行手记家的泡澡池子,外加对浴室细节的改造,确实借鉴了日本泡澡的经验,但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因地制宜。至于借鉴了那些经验,我们现在就来闲话闲话。

日式泡澡池子

既然是从浴缸开始谈起,那就先说说日式泡澡的池子吧。

实际上,在日本旅行的时候,不管住的是有大浴池的温泉旅馆,还是日本人自家民宿,印象中舒适度高一点的,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里面有一套不见得奢华,却很好用的日式泡澡设施。

这些设施中,浴缸自然是核心。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日本的泡澡池相对比较深,甚至日本人给外国人准备的日语课文里,也专门提到过——日式泡澡就得只有头露在外面,全身都浸入到热水中。

并且,这种全身浸入,还有尺寸上的保证,无论是竖着的,还是长方形或者圆形的池子,人泡进去,一定是相对能伸展身体的尺寸。

更形象点,如果你去北海道富良野的麓乡,打卡黑板五郎曾经建造的房子(具体点击:打卡《北国之恋》取景地),其中一处细节,就是他精心改造的泡澡池,我们在原地仔细观察发现,它其实是一个下面烧火加热的水缸,剧中,那是年迈五郎雪夜取暖的地方。

那个水缸泡澡池,不仅人全部能浸进去,下面还有一层木板,这样烧火加热的时候,人就不会被缸底烫着。

阿布旅行手记家的泡澡池,原本并不是现在晒出来的模样,而是国内惯常能见到的那种白色浴缸,这种浴缸,看着是漂亮,但比较让人觉得不爽的,就是池子较浅,躺是可以躺,但想全身浸入热水,就比较困难了。

为了能躺在池子里更舒适一些,就在浴室改造时,索性将原来的白色浴缸拆掉,然后,先平整浴槽,抹一层水泥,等它干掉,再抹一层防水水泥,再来抹第三层水泥,就变成了现在长方形的水泥泡澡池。

它的优点,自然就是变宽变深了。

更宽、更深的浴缸,还有个问题不得不考虑,那就是你家的热水器功率有多大,如果热水功率小,池子又大,放水需要时间,那水温就很难上去,我们采用的办法,就是那台能率燃气热水器,外加一个电热水器,这样的话,就能较好地保证水温了。

出于更舒适的考虑,阿布旅行手记家的浴缸里,还有不少大小不等,多年前在黄河边捡的鹅卵石,这样既能少放一些热水,石头也能垫手垫脚,另外还有几块平整的石头,再堆了个石枕,于是,人躺在热水里,简直想睡着。

当然,有黄河鹅卵石的浴缸,看起来也更自然,感觉上可以完胜我们在北海道西中附近民宿所用的那个泡澡池。

垒出一个石枕,这也是我们在日本泡温泉所发现的,那就是凡是日式温泉池子,当人躺进去,总会有个很舒服的靠住头部的位置,不至于你还得额外用力才能坐稳,毕竟,只有这样人才能彻底放松。

只是,日本人是靠调整池子外沿高度来实现的,我们则在池子里,用石头反复垒,又试出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高度。

脱衣所秘密

如果你觉得这样改造浴缸,就已经深得日式泡澡精髓,恐怕结论还得再商榷商榷,因为除了一个合身的池子,想泡澡舒服,还得有个趁手、干爽的脱衣所。

之所以强调干爽,是因为浴室不可避免地湿气很重,大冬天如果在一个潮湿的环境下换衣服,真的感觉非常差,日式脱衣所就这样来了。

比较典型的,就像阿布旅行手记在四国那家400年历史的老旅馆,琴平花坛泡私汤温泉那样(具体点击:入住一家400年温泉老旅馆),你进了浴室的门,首先会有个木质的脱衣地板。

脱掉鞋子,光脚踩上去的瞬间,马上你就能感受到那个材质很棒,不仅脚感好,还不冷,真的比进门,还没更衣,就是地面湿嗒嗒的那种浴场好很多。

再往脱衣所里走,有些地面上,就直接铺上了能吸水的地毯,颜色也很讲究,即那种奶白色或者淡咖啡色的暖色调,这样的地毯,为入浴营造出来的氛围确实是舒服,让人从进了脱衣所开始,就会有些脱离日常生活的感受,放松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这样的脱衣所地面,也需要维护更勤快一些,至少地毯得常换,维持它舒爽干净的状态。

日式脱衣所,营造环境方面,让人印象深刻的另一点,是它内部墙壁上都会有很棒的装饰画,比如挂个富士山,或者当地的名胜、历史照片之类的,而挂画的角度,和国内见到的也不太一样,通常是略略倾斜往下挂,大致高度就在一抬头可以看清楚的位置,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反光吧。

还有就是脱衣所里的脱衣篮子,各家旅馆选择的材质略有区别,但总归都很大、很深、很好用。

说起来,就算是阿布旅行手记在新穗高温泉乡试过的日归温泉(具体点击:新穗高泡混浴温泉),有些还会在接待处单独设置一个大储物箱,用来寄存外套等不需要带进浴室的物品,结果,进了脱衣所,就变得异常轻松。

现在想,这样两步式的储物,同样也是让洗澡更顺畅的重要一步。

毕竟,使用大大的脱衣篮放取衣物,比翻柜子里一堆外套要舒适多了,尤其是雨雪天这样的坏天气,如果还要带着湿漉漉的外套进出浴室,那真是一点也不休闲了。

将这些经验放到我们的浴室改造上,那就是先用磁吸的浴帘做一个简易的干湿分离,不至于泡澡和洗浴时,水溅到外面的区域;浴帘内侧,浴霸照耀的空间里,其中三分之二是浴池空间,另外三分之一的浴池台子,则作为脱衣所来使用,台子上我们还放了个宜家的木凳子作为换衣凳使用。

浴帘外,还得在浴台前放一块硅藻泥吸水板,上面再覆一块大地巾,泡澡的时候,脱鞋踩着这块柔软的板子上浴台,浴台上同样铺上一层厚厚的地巾,然后坐在木凳子上脱衣入浴。

为便利着想,脱掉的衣物,顺手放在右手边,同样改造的置衣板上,而浴用毛巾,则放在置衣板下的置物柜上,随手可取的位置。就这样,妥妥地每晚寒冷时,便能从容地进入这样一个浴室享受一番,再从容地出浴。

当然,如此 改造,也只能说在家泡个私汤完全没问题,若认真比较起日式温泉旅馆里,淋浴和池浴分离,先淋浴洗干净,再泡池,倒就没这么个空间条件了。但就算这样,对于家庭澡堂而言,也已经够用了。

温泉国的泡澡友好度

就算把自家浴缸改造了,回顾日本泡澡的可圈可点之处,仍是意犹未尽,其中不得不提的,还有温泉国对游客的泡澡友好度,以及还有哪些细节可以为我所用?就再讲个例子吧。

在北海道札幌,有一个女性专用浴场,阿布旅行手记的一位定制用户W同学,单人去旅行的时候,一时找不到有趣的项目,就曾经把这个专用浴场当成娱乐内容体验过,回来的评价是:

“叹为观止。”

怎么个“叹为观止”法呢?

W同学说,三个汤池,一个野菜什么的改善循环汤,一个美白汤,外加一个盐汤碳酸去角质汤,全是针对女性偏好;至于桑拿,也是去角质功能的,进去后可以用海泥敷脸,还有盐巴自己涂。

浴场内,竟然还有电视看,电视外面则套有保护罩。洗浴外面是餐饮,不怕肚子饿,如果想休息,还有舒适的半封闭空间可以躺。

“关键是岩盘浴,我在中国台湾也体验过,但札幌这个价格,实在太良心了,900日元三个小时,也就60元人民币,你能享受3个小时。”W同学说,“而且,这家的岩盘种类真的很多,最搞笑有个五色石岩盘,每种石头针对不同的功能,比如排毒呀,美肌呀,一个个玩下来能玩好久。”

“简直就是捡来的休息,没想到这么棒。”这就是W同学还在旅程时给我们留言的原话,“可能来札幌的中国人都是购物吧,但对我这样没有购物欲望的人来说,这里实在是晚饭后最好的消遣。”

确实,阿布旅行手记一次回国前,在北海道新千岁机场里的大浴场体验过后(具体点击:可泡温泉的飞机场,我只服北海道),也发出过和W同学一样的感叹,早知道机场大浴场这么舒服,还不如索性在机场过夜。

这些年,行程定制经验多了,越来越发现,这类容易被旅行者忽略的休闲浴场,在日本其实是很常见的,为了错位竞争,不少浴场更是早上开门特别早,晚上关门特别晚,甚至24小时营业。

我们曾经也给几位乘坐夜行巴士,从大阪前往东京的定制用户安排过,在巴士里躺了一整夜,抵达东京的清晨,去公共浴池泡澡休息。

事后,这些原本自诩体力很好的年轻人,也对我们感叹了一番,说要是没有日本这样的公共浴池,他们真的很难想象从夜行巴士上下来的这一天,还能继续保持精神打卡东京。

这便是我们所认为的日本对游客的泡澡友好度,并且,和国内更多照顾男性需求不同,日本洗浴文化中,对女性游客的友好度,确实要高很多。

再说一点,那就是当你心满意足泡澡出来,在日本,无论是旅馆或者民宿,都能找到比如大麦茶、牛奶、甚至啤酒等补水的饮品享用。这时候,就算是寒冷的冬季,因为浑身暖和,来一杯冰镇大麦茶,那可真是爽口。

也因为这样的体验,我们如今在家,泡澡后通常也会喝点什么,或者来个什么自制巧克力奶,而最近,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浴后甜品,于是就变成了可以用勺子舀着吃的本地冻柿子。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