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嘀……”抗战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发报员将文字转换成代码,手指不停地按下针锤,再通过电报机将信息传出去。
曾经,电报是最“走红”的通讯工具。在南昌,电报也走过了百年历史。125年前,南昌出现了首家商办电报房,而新中国成立后,电报发展迅速,1985年电报年交换量达到了889多万份。不过,随着网络及通信的发展,电报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仅有少数单位因为特殊需要保留了电报业务。
125年前,电报业务进入南昌
“1978年,我跟妻子分隔两地,除了经常写信,节日也会通过电报联系。”贤士湖花园小区的住户梁有远回忆,虽然现在电报已经走出人们的视线,但他仍记得在电报营业处填写信息时的开心、紧张、激动的心情。而记者查阅《南昌市志》了解到,电报进入南昌距今已有125年了。
据记载,1890年,自九江经南昌、樟树、吉安、赣州至大庾岭与南岭相接电报线架设竣工,从此,南北电报有两路可通,即使一路阻断了,另一路也可供使用。也是在这一年,省内第一条电报线建设成功,南昌自此可以发送电报去九江。电报线路铺设成功的同时,南昌也在风神庙(现钟鼓楼附近)开设了第一家电报房,这家电报房是个人所办,之后经过两次搬迁,清末时“落户”上水巷12号。
不过,20年后,这家商办电报房停业了,并由清政府邮传部接管,这也标志着南昌商业电报的结束。
1913年南昌首开省际电报电路
电报收归邮传部管理之后,清政府也对电报电路进行了扩张。资料显示,1890年电报初创时,南昌仅有至九江1条电报电路。至1906年,有至九江、抚州、饶州(今鄱阳县)、景德镇、樟树、吉安、赣州等七条电报电路,但此时,南昌电报的电路仍在省内“转悠”,还未“踏足”省外。
1913年,南昌首次开通省际电路,为至南京,当年总共有电报电路12条。“民国时期,虽然有电报,但是营业点很少,普及程度不高。”现年90岁的方成恒介绍,1933年前,南昌的电信营业服务店只有邮电局本部一个,拍发电报非常不便。“以前,广润门附近有不少钱庄,所以广润门开设了广外电报支局,南昌这才有了两个发报的地方。”方成恒回忆,他在广润门长大,广外电报支局设立后,他的父亲成了一名送报员。
资料显示,1949年前,南昌仅有4个电信营业点可拍发电报,由于营业点少、费用高,加上战争等因素,解放前南昌电报的年交换量非常少。1910年,南昌全年电报总交换量仅为2万多份,而1949年,全年电报总交换量也只有12万份。
1985年,南昌电报电路达62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当时最“走红”的通讯方式——电报被大力推广普及。1949年解放前夕,南昌有6条省际电报电路,11条省内电路;而至1985年,电报电路达62条,其中省际电路13条。
“新中国成立后,拍发电报方便,所以业务繁忙。”78岁的市民陈富英曾是一名电报营业员。“最早时,我是南昌电信局的保密话务员,随着电话走入千家万户,1974年,我成了一名电报营业员。”陈富英回忆,当时,很多年轻人下乡支援建设,而乡村还没有普及电话,电报于是成了“热门工具”,“当时,每天都有不少人排队发电报,一天几乎没什么休息时间”。
“上世纪70年代,电报一个字3分钱(当时工资约30元/月,看一场电影要5分到一毛钱),价钱相对较高,这也要求我们尽量缩短词句。”陈富英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家里有事,快点回南昌’我们只要发个‘速回昌’就行了,这样就帮顾客省了0.18元”。
而让陈富英印象最深刻的是熟记电报代码,“每个汉字都有对应的4位数字,错了一个数字就是另外一个字。”陈富英说,接到电报之后,他们要将代码译成汉字,然后交给送报人,“为了节省时间,那时还有规定,给行政单位的电报,一律用户自译,但出错率更高,这个现象直到1976年才有所好转。”原来,1976年秋,南昌首次安装了两台邮电部第七研究所研制的中文自动译码机,替代了人工译码。
上世纪80年代,报社用电报传送稿件
“1977年以前,要看到《人民日报》至少要等到第二天,这使得一些信息处理不及时,新闻也不新了。”退休老干部吴为民说,电报不能传递报纸时,很多中央媒体的报刊只能通过邮递送达。1977年8月1日,南昌安装了60路新闻传真机,开办传真电报新业务,“最开始时叫新闻传真,后来又调进真迹、相片传真机,从这个时候开始,南昌才能看到当天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
电报的发展也让新闻工作者的稿件更加迅速地发回报社。“现在有网络极为方便,稿子可以即时传送,但我刚工作那会儿,电报是唯一最快速将稿子传回报社的工具。”如今已从报社退休的万先生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他经常到各地市采访,“一次去吉安采访,稿子第二天必须见报,为了抢时效,一到吉安我就问好了电报营业点的地点,那天晚上8点多才发了稿子回南昌”。
上世纪90年代开展礼仪电报
“小学3年级我生日那天,收到了爸爸发来的电报。”出生于1990年的曾颜笑着回忆,当时还在上课,电报送报员直接把电报送到了教室,“送报员送来了一朵玫瑰花,还有一张贺卡,打开贺卡是一张电报纸,上面是我爸爸的祝福。”曾颜回忆,当时,她爸爸在武汉出差,特意拍来了一份预定送达时间的贺卡电报,“送来时,刚好是我出生的时间”。
据了解,随着电报的普及,电报营业点也相继推出了附加服务,1993年起,南昌各大营业点陆续开办庆贺、礼品、鲜花等礼仪电报。“刚开办这项业务的时候,很受市民欢迎,我每天几乎要送20多次鲜花。”曾经的送报员许建强告诉记者,当年,他骑摩托车送报,因为车上放着鲜花,回头率十分高。
目前仅少数单位保留电报业务
“现在哪用得上电报,人手一部手机,到处都是电脑。”80后刘飞说。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及通信的发展,电报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南昌街头已无电报服务,仅少数单位因为特殊需要保留了电报。
记者了解到,南昌火车站仍保留着电报所,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3台电脑,2台电报终端机。电报所实行24小时值班制,“铁路上有些工作如线路更新改造等保密性较强,需要以电报的形式传送相关资料”。南昌铁路局南昌通信段发报员吕萍介绍,单位唯一一个送报员每天三次(上午、下午、晚上各一次)把每天接收到的两三百份电报送达各个站段,半夜来的急报和速投报则赶送到指定地点。
电报虽然是自动收取,但收报时间不分昼夜。为了缩短收报送报时间,收报员必须记清2000组电码,“不能犯一点错误,不然就是一场大事故。”吕萍说,为了减少差错,只有通过不断地重复记忆电码。
记者徐晶晶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