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机要接电话线还是网线(传真机连接网络还是电话线)

传真机要接电话线还是网线(传真机连接网络还是电话线)

首页办公设备传真机更新时间:2022-02-12 06:29:14

一 系统设计概要1 总信息点数为: 80 个。在 3 楼电脑机房设置 1 台 22U 的标准机柜,布线部分采用超五类双绞线将数据信息点与语音信息点分别连接至机柜内的配线架上,在机柜内要明显区分开。垂直布线部分及网络设备需待贵行确认后根据需求增加。1. 3 设计目标

实用性 ---- 实施后的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并且实

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像通信;

灵活性 ---- 布线系统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

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

模块化 ---- 布线系统中,除开敷设在建筑内的缆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

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扩充性 ---- 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

充进去;

经济性 ---- 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

1 . 4 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根据 大楼 的特点,以及现在及将来的业务性质和提供服务的水平,并根据综合布线系统对信息点分布的一般准则,我们进行如下设计:

本系统水平布线中:系统的通信线路将全部采用AMP超五类双绞线的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配置:

( 1 )每个信息插座都有独立的水平线( 4 对 UTP )。

(2)水平线电缆中,数据系统全部采用 超 五 类 电缆。

(3)整个系统的接插件全部采用AMP超五类产品。

( 4 )信息插座和电源可安装在墙上、分隔板、柱子上,部分可安装于地板上。安装于墙、柱上的插座 , 底边和地板的距离为 30cm 。安装于地板上的信息插座需防水、防尘,且可升降,以使得无论在有无地毯的地板上,插座(电源、信息插座)都能和地板、地毯面成水平。

( 6 )主线槽采用150*100的喷塑铁线吊顶安装,在进入机房后沿墙至地下进机柜,各信息点至主线槽的护管采用镀锌管,沿天花吊顶敷设,后沿墙开槽敷设。

1 . 5 综合布线系统各子系统具体说明

本布线系统选择的方案为AMP布线系统。

从大楼的应用要求出发,方案设计采用以下传输介质:

水平子系统应用:AMP布线系统拥有良好的产品及工艺应用于语音系统及数据系统 , 根据大楼的具体要求 , 本设计方案采用超五类双绞线传输数据信息。

根据 EIA/TIA-568 标准,布线系统设计分为六个子系统,下面分别介绍其在系统中的应用。

i.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根据实际情况由一个单孔的或双孔的 RJ45 插座构成,插座里采用的是拆装灵活的 IBDN 超五类模块。插座可以连接数据终端及其它弱电设备。

信息插座和电源可安装在墙上、柱子上,部分可安装于地板上。安装于墙、柱上的插座 , 底边和地板的距离为 30cm 。安装于地板上的信息插座需防水、防尘,且可升降, 以使得无论在有无地毯的地板上,插座(电源、信息插座)都能和地板、地毯面成水平。

工作区信息插座位置的确定:

对于办公楼环境而言,办公空间有大开间,也有小房间。对这两种形式下的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小房间不需要分隔板,信息插座只需安装于墙上。(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对于大开间而言,信息插座的安装有四种形式。下面来说明这四种形式的安装方法:

(1) 信息插座安装于地面上。要求安装于地面的金属底盒应当是密封的、防水、防尘并带有升降的功能。此方法对于设计安装造价较高。并且由于事先无法预知工作人员的办公位置,也不知分隔板的确切位置,因此灵活性不是很好。

(2)信息插座安装于分隔板上。此方法适于分隔板位置确定以后,安装造价较便宜。

(3) 信息插座安装于墙上。此方法在分隔板位置未确定情况下,可沿大开间四周的墙面每隔一定距离均匀地安装 RJ45 埋入式插座。此方法比前两种方式,无论在造价、移动分隔板的方便性、整洁度、安装和维护造价上都是很好的。

(4)信息插座安装在吊顶上。此方法用于楼宇自控系统、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采用 M 系列模块盒,放置在吊顶棚上,与探头、摄像头、 控制器通过跳线相连接。

这类应用环境,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最复杂。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 AMP 布线系统提供不同的产品与之相适应。

在本方案中, 根据大楼的具体结构和用途,我们建议将信息插座安装在墙面上及 分隔板上 , 这样可以很灵活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安装也较为方便。

ii. 水平线子系统

水平线缆是将干线线缆延伸到用户工作区。语音、数据信息全部采用超五类 8 芯非屏蔽双绞线 。

( 1 )每层从配线间出发采用线槽,具体尺寸根据走线数来确定,从天花板到间机柜布1条200 × 150 的线槽。

( 2 )线槽到各个工作区使用直径为 DG25 系列的镀锌管,连接工作区内的插座。(地面至办公台使用直径为15的金属软管)镀锌管尺寸大小根据穿线数来确定。

(3)特别要强调的是强电和弱电不应使用同一线槽。

(4) 走线长度要求,布线长度不能超过 90 米,是指从互连设备端口之间连接网张的实际长度;如果实际布线长度超过100米将影响数据的有 效 传输。

(5) 每条网线必须有明确的标签标识。

iii. 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实现对水平子系统和垂直干线子系统中双绞线的终接、收容、管理等。它是连接水平子系统和垂直子系统的中枢;也是各楼层配线室之间连接的必要媒介。

这些多对数配线架可以安装在标准机柜或墙柜之中。

iv. 设备室子系统( EQUIPMENT ):

设备子系统(主配线间)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联起来。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处和布线交叉处与公共系统设备(如: P A BX )联接起来。

二 施工设计

2 .1 管道材料选择和施工要求i.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的走线管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楼内放置水平传输介质的总线槽,另一部分是将传输介质引向各房间信息接口的分线管或线槽。从总线槽到分线槽或线管需要有过渡连接。

总线槽要求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为 3 : 1 ,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应不超过三层。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密度过大会影响底层双绞线的传输性能。

水平线槽一般有多处转弯,在转弯处应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双绞线有充分的弯曲半径。根据 EIA/TIA56 8标准,超五类 4 对非屏蔽双绞线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线径的 8 倍。最新的标准认为,弯曲半径大于线径的 4 倍已可以满足传输要求了。但有一点是重要的,即保持足够大的弯曲半径可以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在水平线槽的转弯处,应有垫衬以减小拉线时的摩擦力。

ii. 管理区子系统

管理区子系统是工程施工中考虑最复杂的部分。这部分施工应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和端接工艺的影响。

电磁辐射是考虑管理区子系统安装环境的主要因素。电磁辐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对系统传输的影响,二是系统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环境设备的影响。在建筑物内,环境对系统传输的影响主要来自强电磁辐射源,如电台,建筑物内的电梯、马达、 UPS 电源等。如果环境中这些干扰源的影响较大,应考虑采取屏蔽措施,或选择距离较远的位置。

布线系统的端接工艺是直接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在IBDN的系统性能参考手册中强调这部分工作应该由经过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的工程师进行端接施工。
连接配件的安装工艺主要影响布线系统的近端串扰和衰减,而这两个参数是判断系统性能的重要依据。在安装过程中要求双绞线的绞合拆开小于 0.5 英寸。

在管理区子系统还要考虑环境的通风、照明、酸碱度、湿度等条件,这些因素将对端接配件造成腐蚀和老化,日久之后会影响系统的性能。

管理子系统内的安全性也要加以考虑,端接配件最好安装在布线机柜或者墙柜内。

iii.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在施工时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因为不同的房间环境要求不同的信息墙座与其配合。在施工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用户对室内布局的需要,同时又要考虑从信息墙座联接应用设备(如计算机、电话等)的方便和安全。

墙上安装型信息墙座一般考虑嵌入式安装。在国内采用的是标准的 86 型墙盒 ,该墙盒为正方形,规格 80 × 80mm ,螺丝孔间距 60mm 。信息墙盒与电源墙座的间距应大于 30cm 。

桌上型墙座应考虑与家具、办公桌的协调,同时应考虑安装位置的安全性。信息墙盒与电源墙座的间距应大于 30cm .

信息墙座接头的端接安装必须由经过认证培训的专业工程师完成。与管理区子系统的端接一样,它的安装工艺对系统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

2 .2 施工过程要求

施工过程由三个方面完成:管道安装、拉线安装和配件端接。我们在实施工程安排作业时将人员分成三个梯队,每个梯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需要由相应的人员组成。

1、 管道安装: 由具有电信部门二级通信工程安装资格的工程队完成,工艺质量

满足国家电信部门有关的施工规范和 EIA/TIA56 8标准。布线桥

架的焊接,线槽的过渡联接满足国家电工标准中对强电安装的

工艺和安全要求。

2、 拉线安装: 开放式布线系统对拉线施工的技能要求较其它布线高得多,这主

要是由传输介质的特点决定的。在开放式布线系统中,采用的传

输介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为双绞线,另一类为光纤,它们的

材料构成和传输特征虽然不同,但在拉线时都要求轻拉轻放,不

规范的施工操作有可能导致传输性能的降低,甚至线缆损伤。

在施工中经常可以看到下列情况:

(1) 双绞线外包覆皮起皱或撕裂,这是由于拉力过大和线槽的转角、过渡联接不符合 要求造成的。

(2) 双绞线外包覆皮光滑,看不出问题,但用仪表测量时发现传输性能达不到要求,这是由于拉线时拉力过大,使双绞线的长度拉长,绞合拉直造成的。这种情况用于语音和 10MBPS 以下的数据传输进,影响也许不太大,但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时则会产生严重的问题。

(3) 光纤没有光信号通过,这是由于拉线时操作不当,线缆严重弯折使纤芯断裂造成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光纤布线的弯折之处。

为了避免施工中出现上述问题,在 ISO/IEC11801 标准和 EIA/TIA56 8标准中规定:

A. 双绞线(尤其是超五类线)拉线时的拉力不能超过 13 磅 (约 20 公斤 )。

B. 光纤的拉力不能超过 5 磅 (约 8 公斤 )。

我们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规定:

(1) 拉线时每段线的长度不超过 20 米 ,超过部分必须有人接送;

(2) 在线路转弯处必须有人接送;

(3) 每个拉线小组需配置3个人。

2.3 配件端接

配件端接的工艺水平将直接影响布线系统的性能。我们对其严格把关,所有的端接操作都将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工程师完成。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