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传真机图片(最老式的传真机照片)

第一代传真机图片(最老式的传真机照片)

首页办公设备传真机更新时间:2021-12-08 01:39:19

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1871年电报进入中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电报业务经历了最辉煌的一段时期。“去电报大楼发电报”、“到邮局拍电报”是很多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家有急事速归”成为几十年前大多数电报的标准内容。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家庭电话、传真机、手机、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电报的作用已经被逐步替代。电报渐渐淡出视野,退出了百姓的日常生活,目前,在北京只有电报大楼和阜成门邮局可以办理电报业务,继续在京城延续着滴滴答答的电波。

邮局设电报业务 源于“邮电合一”

《北京地方志·电信志》记载,清同治十年和十二年(1871、1873),丹麦大北、英商大东两家电报公司先后敷设海底电缆在上海登陆,设局经营电报业务。从此,清政府与驻外使节的通信即以邮传方式经上海水线接转收发电报。光绪十年(1884),沪津、津通、通京陆线延伸至北京,自此,北京开始有了自办官、商电局,经营电报业务。

电报业务作为电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邮局,并成为邮政主营业务之一,源于多年坚持的“邮电合一”体制,算起来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新中国成立后设立邮电部。1950年7月22日,邮电部召开大行政区邮电局局长会议,决定管理局以下实行“邮电合一”,为邮局经办电报业务提供了前提。

■邮电合一 北京出现邮电局

1951年初,北京邮政管理局发布《关于邮电兼办业务范围和实施办法的规定》通知,决定北京邮局与电信局未合并前,可以相互兼办业务。邮局可以兼办国内书信电报、私务电报、市内公用电话和长途电话业务,电信局可兼办收寄平信、明信片、平信等邮政业务。

1955年6月,北京邮局、北京电信局联合给邮电部打报告。据《关于设立区邮电局问题给邮电部的报告》记载,当时报告提出,拟设立西单、东单、西四、东四、南城、东郊、海淀、石景山、丰台等十个区局,除东单区局因距离中央电报局很近,不收投电报外,将中央电报局投递范围限定于西单,东四两个区局部分地区,其余地区收投国内、国际各类电报。一个月后得到邮电部批复,同意北京邮局办理电信业务和电报投递范围。从此,北京各邮政局都可以办理国内、国际电报的收受和投递业务,还可以办理长途、市话营业和郊区电信等业务。北京邮政局设立了电信科。同时凡办理电信业务的邮政局所,均更名为邮电局、邮电所。从1956年1月起,北京市电信局所属营业处与北京相关邮政支局合并,真正实现了“邮电合一”。

截止到1956年底,“邮电合一”后,开办电报营业的邮电局所由18处增加到44处。

■业务竞赛 特设摩托车投递表演

1969年12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邮电从中央到基层部分都分开”的指示,北京邮局将所属电信部分的职工536人,连同物资设备一律划归了电信局。

1973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再次调整邮电体制,恢复了邮电部。于是,北京电信营业及电报投递又划回北京邮局。北京邮局设置电信处,所属支局设电信组,邮电业务合办,开始了邮电第二次“合一”。

在当时北京邮局开展的业务竞赛活动中,电报业务是其中一项重要科目。在北京邮局、北京长途电信局、北京市内电话局联合开展操作技术表演中,专门设有摩托车投递工种表演。电信工种业务竞赛中涌现了一大批业务高手,电报业务萎缩后,这些职工转岗到邮政窗口,他们依然使用标准电码打字,在他们看来,电码是最快、也是最准确的,四位数字的电码已经渗透到他们心中,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

■拍发电报 全北京仅两处

电报业务量上升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出现的。1958年,为吸引用户使用电报业务,邮电部统一电报资费价目:不分地区,不分省内省外,不分明码密码,不分军政、企业,普通电报每字一律由l角3分5厘降为3分,加急加倍。每个字3分钱的价格吸引了百姓的关注,使用电报的用户增多,电报业务量大幅上升,从1957年到1958年电报数量翻倍增长。

1982年经邮电部核算,电报成本平均每字约需0.065元,高出实际价格1倍多。经国务院批准,自1983年12月1日起,国内普通电报资费每字上调到每个字7分钱。

1988年2月,邮电部开办了礼仪电报业务。礼仪电报包括了庆贺电报和吊唁电报两种。除了礼仪电报外,北京邮局还开办了请柬电报等业务。北京邮局公布的数字显示,1990年北京邮局发出电报513.4万份,收到电报481.16万份,分别比1956年增长了十倍多。

1998年,国家邮政局成立,邮政和电信再次分开。大部分电信人员转岗,北京邮政只保留了几家电报中心受理电报业务,西城区的阜成门邮局、丰台区的西罗园邮局就是当时的电报中心局。2001年8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取消了公众电报加急业务。2005年12月起,全国31省(区、市)停止办理公众礼仪和鲜花礼仪电报业务。”

目前,北京只有两个地方还在办理电报业务,一个是阜成门邮电局,北京唯一一个办理电报业务的邮局,还有一个是西单电报大楼,电报资费是每个字0.14元,而电报投递业务,已经转交北京邮政同城速递公司代为投递。

◆回忆·营业员

寂寞的电报留守者

讲述者:叶蓬岩 年龄:45岁

现任:阜成门邮电局报务员

我是1987年进入邮局工作,1988年参加报务员培训,脱产培训了一年多,光电码就要求掌握近六千字。我们那一拨十几个人,后来都转岗干了别的,全北京邮局仍从事电报岗位的估计就我一个人了。

一开始发电报使用的是老55型发报机,噪音特别大,发出的声音不是“滴答滴答”而是“嘎哒嘠达”,后来更换过一种黄壳的机器,最后换的是“桑达机”,专门为邮政局里收发电报设计的机型,现在这款机器早已停产了,零件都没地方配,目前机房四台电报机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不知道最后没得拆了怎么办。

如今,电报业务量已经萎缩到一天一封、两封的样子,有时候赶上几天都没有。电脑系统已经多年没有更新过了,而电报业务培训也很少进行了。

我现在就是站好最后一班岗,为电报,为曾经的电报人,为今天仍然使用电报的人们。

◆回忆·研发者

我参与研制

电报设备

讲述者:王彦秋 年龄:53岁

曾任:北京邮局电信处电报维修中心主任

我1980年参加工作,进入邮政系统后一直从事电信设备的维护和研发工作。我和我的团队研发了BYD智能电传终端、电报分集器、BYD电报分组交换机三项科研成果。

刚参加工作时,邮局使用的还是国内最早研制生产的55型电传机。这个设备既可收报也可“做报”,发报时由报务员击打键盘做出五孔包带(又叫纸条),核对无误后再用发报机发出。这个设备使用了很多年,邮电局报务员纷纷反映用起来非常繁琐,还特容易出差错。接到反映后,维修中心的年轻人便开始琢磨研制“更好用”的电报传输设备,给报务员“减负”。历经两年时间,推出了“处女作”——BYD智能电传终端。这个终端能够读懂计算机语言,只要收发报双方都使用该设备,名址可以自动发送,自动识别,译成汉字。同时这个设备还具有报务员实时交流功能,减轻了报务员的工作压力,很快在全北京市推广使用。这是北京邮局电信处维护中心团队的第一项科研成果。

另一项科研成果是BYD电报分组交换机,这个设备实现了电报全网自动经转,但使用者反映,开机启动时间太长了,我们又尝试以储存卡取代硬盘,解决了这一难题,做到了全过程自动转报,这是一次电报设备的重大革命,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回忆·电报投递员

三年电报投递 感受世间悲喜

讲述者:路万祥 年龄:53岁

曾任:石景山邮电局电报投递员

现任:金顶街邮电局总务员

从1979年年底到1983年年初,我总共在电报组工作了三年多。那时候整个石景山就一个电报投递局,东到玉泉路口,西到门头沟山里,南接丰台,北连海淀,方圆八十多平方公里的投递范围。那会儿电报班是邮局里最大的班组,三十多人,外勤投递员就有十几个,十条邮路,六辆摩托车、四辆自行车每天在路上跑。一般三公里以内的由自行车投递。每隔两个小时投递一次,平常一趟班有四十多封电报,赶上多的时候近百封,所以,我们常常是上班有点下班没点。

石景山区当时属于城乡接合部,大部分是农村地区。用户多为农民、企业厂矿职工、部队官兵,电报大户就属首钢了,每天都有电报往来。那时候很多人拍电报为了省钱,常常就只发一个字的电报,为了告诉远方亲人家里孩子出生,就发“甥”或“好”的电报,一看就知道“生男”还是“生女”。

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就是夜间投送加急电报。那时候西郊农村,一个村子连着一个村子,一片院子接着一片院子,很大的一片人家,路上没有路灯,黑黢黢的。骑着摩托车嘟嘟嘟地开进村,各家各户的灯当即就黑了一片,听你敲大门送电报时,屋里面保准有哭声,这时其他家的灯就不约而同地又亮起来。后来我才知道,但凡外地有“老家儿”的住户,就怕夜里送电报的摩托车响,谁没事深更半夜来电报啊,准有急事,我一看到贴绿条的加急电报就胆战心惊。

有一次半夜去法海寺送加急电报,摸黑来到寺外,推开山门传来“吱扭”一声,我立马觉得毛骨悚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当然,电报还是如期送到了,送完电报我加大油门就往邮局奔,天太冷了,下车的时候感觉胳膊和腿都麻木了。

送电报也有开心的时候。北京军区里住着很多名人,他们的电报也很多,有祝贺获奖的,还有祝贺新作问世的。给著名作家魏巍送电报尤其感动,老作家特平易近人,每次赶上他本人在家,都热情地让进屋,还客气地道声辛苦、说句感谢。还有山东快书泰斗高元钧,一点架子都没有,时不时还慰劳我们一个“段子”。这些人,这些感动,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回忆·用户

除夕夜去村委会取电报

讲述者:贾巧霞 年龄:68岁

身份:军人家属

我是军人的妻子,这意味着生活中聚少离多。我们已经过了整整三十年的两地分居生活,彼此间的交流与联系,主要就是靠写信。每月至少一封信,遇到要紧的事,只能打电报了。

第一次收电报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个寒冬腊月的大年三十。黄昏时分,剪好了窗花,蒸好了馒头,剁好了包饺子的肉馅儿,一家人眼巴巴地等着他从军营回来团聚,他还说好了要给孩子们带来过年的新衣服呢。一个月前的来信说:探亲申请已交给领导了,假也获批了……心里正琢磨时,突然听到村委会大喇叭喊我名字,带着孩子直奔大队部,拿到的是一张包裹单和一封电报,包裹是给孩子们准备的新衣服,电报内容则很简单,“部队有紧急任务……”尽管早有预感,仍然感到阵阵寒意,浑身上下都凉透了。

后来这样的电报接得多了,慢慢也就习惯了。既然做了军人的妻子,注定了这样生活的必然。

◆回忆·电信官员

电报的历史是美好回忆

讲述者:朱宝康

年龄:61岁

曾任:北京邮政局电信处处长

电报和电话的相继发明,是我们远距离传送信息的重要手段。1988年我来到北京邮政管理局电信处,当了八年电信处处长。北京邮政管理局下设电信处,负责管理各个邮政网点的电信业务。

我经历了电报最火爆的时候,当时阜成门、东四、新街口、西罗园局等都是拍发电报量非常大的邮局,电信在邮局的岗位中地位很高,一个邮局最大的班组就是电信组,约有60人,比营业组和投递组人数都多。邮政最早使用电脑的岗位就是电信,尽管当时只是286、386电脑,和其他邮政工种相比已经非常先进了。

1995年,电报业务量开始大幅下降,1998年邮电分家,加速了电报业务的衰落。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电报是为打官司提供法律依据用,再有就是祝贺之用。无线传呼机使用了近20年后消失,而电报淡出市民生活则经过了一百多年,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电报走向没落被电话、手机、网络等新兴传播手段所取代是难以避免的,这体现了科技进步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改变,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但电报的历史会永远留在人们美好的记忆中。 (文/杨晓凤)

(杨晓凤,北京邮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邮政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北京邮政基层工作20余年,现在邮政部门从事企业宣传工作。)

阅读往期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