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工商局以服务“三农”为已任,以质量强市为主线,采取“五措施”助力榆林精准扶贫。
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精准扶贫增添动力。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准入开辟“绿色通道”,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登记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核、优先发照,促进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我市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928户,成员总数达5万余人。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为精准扶贫增强后劲。立足“品牌兴企,商标富农”目标,积极引导、培育和打造一批有榆林特色的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竞争力。目前,全市共登记注册农产品商标9683件,其中驰名商标3件,著名商标26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件,定边白泥井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正在蓬勃发展。
加大合同帮农力度,为精准扶贫作好保障。制定推行茶叶、核桃、蔬菜等农作物购销、家畜家禽养殖、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等涉农合同示范文本,并积极宣传推广使用,积极引导农民走“公司 基地 农户”的发展路子,大力推广“订单农业”。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评比活动,强化对“涉农”合同主体的监管,认真落实各项合同帮农制度,将涉农合同主体纳入企业信用建设体系中来,积极推荐涉农主体参与“守重”认定,提高广大涉农主体的合同意识和信用水平,倡导依法签约、诚信履约。2016年中省市评定了96户“守重”企业,其中国家级4户、省级31户、市级61户、县级11户。
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以“红盾护农保增收”为目标,以整顿农资市场为重点、以农资打假为手段、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完善了“红盾护农”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维护农民利益和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市的“红盾护农”执法活动正在有序开展之中。
加强农村党建工作,为包抓村派得力书记。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局党组为着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把选好“第一书记”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选派了优秀年轻干部“高位嫁接”包扶村,把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理念带到基层,紧紧围绕市委实施扶贫攻坚、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等重大部署,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党务工作力量,为提高基层党组织推进改革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服务群众提供了可靠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