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投影仪最好吗(当今最强lcd投影仪)

lcd投影仪最好吗(当今最强lcd投影仪)

首页办公设备投影仪更新时间:2022-02-18 05:29:25
超短焦LCD/激光投影仪 画质深度对比评测

前言

大家好,我是在装修的SeanIXz,刚装修完入住。

在小区装修群里晒了下照片,发现大家都对我做的投影和电视兼容方案感兴趣,都问怎么做的。

其实简单,留个幕布和投影的位置就好了,我都是自己画图,自己监工完成的,其实就是一些简单的幕布安装,投影仪位置预留和走线问题,看一眼就可以轻松搞定。

现在虽然还没完全配齐,施工过程中也修改了一部分设计,但大体上没有改变,家庭影院方面主要是在回音壁和传统7.1.2上难以抉择了,最近也没有很多能打的合适的新品出来,但这个方案其实都是兼容的,选哪套都可以。

也有一票邻居已经装修吊顶完了后悔没设计投影的,其实这也比较简单,不装电视选择超短焦投影仪或者激光电视就可以了。

我一直在推荐各类投影,因为实际观影体验方面的感受确实是尺寸为王,投影超大画面尺寸带来的体验最好,且投影是漫反射的成像原理,光线强度不高,对保护孩子视力孩子更加友好,也没有了孩子打坏屏幕的担忧,更适合有娃家庭。但大家对超短焦投影仪或者激光电视的效果和投射距离都有较多疑问,大部分还是怕麻烦选择了传统的电视。

毕竟无图无真相,超短焦投影仪这个品类我之前确实属于无实物推荐,其实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实际效果怎么样。但装修群里纠结的确实不少,相关问题变成了每日一问一讨论,作为热心的邻居好多问题我也一时答不上来……

所以我也为了解惑找小伙伴借来了两款超短焦还有中长焦各类投影来给大家实测分享一下投射距离和超短焦的画面效果。

这里主要对超短焦感兴趣,对比了坚果O1超短焦投影和最新出的峰米R1超短焦激光投影仪。

坚果O1

峰米R1

二者定位都是超短焦,投射距离差不多,但效果确实有比较大的差别,这里也晒出来对比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投射距离

首先还是来讲讲投射距离的问题,限制投影的最主要参数是投射距离,关系到了画面尺寸以及整个空间的家居和吊顶排布,长焦虽然简单好用,但对于后期改投影的情况十分不友好,最合适的万金油方案还是超短焦投影仪或激光电视。

我也把投影都装上调试完成后实测了一下各类投影投射120英寸画面的距离。

不同投射距离的设备使用情况如图,非常直观。

从光源位置开始计算,长焦投射120英寸画面的距离一般都在3.5米以上,带有镜头光学调节的可以在小范围内无损的调节尺寸,中长焦投射120英寸画面的距离一般也在3m左右,没有光学镜头组件的也可以通过画面压缩来实现,但是有画质损失。超短焦则可以在0.8m的距离就可以实现120英寸画面的投射。

从日常需求来说,60-100英寸左右的画面是完全足够各类客厅观影需求的,而超短焦在这个尺寸的投射距离是80cm以内,仅需一个电视柜的摆放位置就可以实现大尺寸画面投射,比电视机更加友好,且无需埋线之类的前期操作,原电视机周围配套的家庭影院都可以直接使用,适合普通电视柜和电视机组合的无损升级。

坚果智慧墙O1&峰米R1超短焦激光投影对比评测

那么超短焦投影哪家强?其实现在也有不少超短焦技术出现了,这次选择的这两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投影技术方向,也都有自研OS,峰米和坚果也是专业做投影的国产品牌。

参数对比

参数对比如图,各有优势,单纯从商品界面来看不是非常清晰,这就需要实测来对比了。

其实从参数来看,这两个产品就是投影、电视再加上电视盒子的组合产品,所以下面的评测也是围绕这些方面来进行。

产品外观

外观方面,现在的家电外观都十分讨巧,二者差别不是很大。

个人主观方面的因素也会比较多,其实可以按家居风格来选。

坚果O1的银白外形十分有科技感,边角圆滑对小孩十分友好,外形也有种胶囊的即视感,适合家用。

峰米R1使用的圆形外观,可以看到大面积的网孔,分不清是散热网孔还是音响网孔的融合设计,整体更偏向于追求性能的极客风。

电源键,坚果O1在顶部,峰米R1在前部,这倒没啥差别,开机键日常用得少,都是遥控器开关机了,做得隐秘一点不破坏整体外观我觉得才更合适。

镜头和传感器配置。

坚果O1的传感器全部位于镜头附近,除了人体传感器之外还有用于自动梯形矫正的TOF传感器,移动位置时可以自动进行梯形矫正。

峰米R1则把人体传感器的位置放在了顶部,更加靠前,这样的设计会比坚果O1的更合理一些,传感器先于光源开始动作,可以在人眼看到光源之前降低亮度,坚果O1的在同一位置,对小孩的眼睛还是有潜在的危险。

接口配置:

二者类似,均配备有网口、光纤音频口、HDMI×2,不过差别在USB接口上,坚果O1带有两个USB接口,扩展性更好,不过日常一个接口也是完全够用的。

底座方面,坚果O1是单4分口,峰米R1是4个4分口。

支架安装方面坚果因为重量较轻,定位差不多是微投,所以设计也是一脉相承的微投配置,可以兼容普通微投脚架。

峰米则需要专用底盘, 4个螺丝孔显然增加了稳定性,长时间顶挂也更加合适,适配专用投影支架。

遥控器倒差别不大,峰米的更加简单,符合我们日常使用各类电视盒子的习惯,不同的是带有一个一键直达的功能,可以一键开启快捷界面。

坚果则多出了单独的设置键以及切换键,可以从经典模式和陪伴模式之间切换,适配OS的设定。

电源功率:

坚果O1:19V 4.74A,总计90W

峰米R1:19V 7.9A,总计150W

功率上也可以看出一些差别,显然峰米更高的功耗意味着画面和计算方面的差别,下面接着来看吧。

硬件参数解析

硬件配置方面首先从光源和显示技术来看。

坚果O1使用的是常见的LED光源,DLP技术,0.23″DMD显示芯片,亮度800ANSI流明。

各种微投都是此类技术了,目前的主流配置,不过LED光源存在色偏和亮度低的问题,这算是LED投影的诟病了,不知道坚果O1上的表现怎么样,毕竟有了各种画质加持。

峰米的光源是母公司光峰科技的ALPD荧光激光技术,0.33″DMD,1600ANSI流明。

激光投影技术虽然日常听得少,但其实早就在影院的激光影厅应用了较长时间了,能到影院级别显然画面色彩和效果没的说,算是杀手锏级别了。

那么下面来看看亮度和色彩表现。

亮度测试

亮度方面,使用这个照度计来进行光线强度测试,可以反映光线强度。

首先来测试一下从边沿到投射画面中心位置的光源直射亮度。

测试环境为同一张120英寸幕布分别投射60英寸同样大小的画面,亮度设置最大,HDMI外接电脑,显示纯白画面,照度计从画面中心位置从左至右移动,记录下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坚果O1照度最高319Lux,峰米R1最高853Lux,峰米亮度差不多高了一倍,这是非常直观的亮度差别,符合标称参数800/1600ANSI亮度差距。均匀性方面也是峰米R1表现更好,边沿与中间没有较大的偏差。

其实亮度算是投影类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 直接关系到了画面效果,也关系到了是白天能看、拉上窗帘能看还是只能晚上看的体验差别,当然大家都是希望可以全天候观看的。

这里通过我全屋智能灯光的亮度调节来对比一下不同环境光下的观影效果差别。

设置光照强度点位分别为:0%、5%、10%、25%、50%、75%、100%。

100%的灯光强度下会比白天的室内更亮,差不多就是在有阳光摄入的窗边的光照效果,可以较好的模拟显示情况。

可以看到在10%以下时有较好的观影体验,到了25%的时候基本上暗部都看不见了,峰米R1 50%环境光强度时还有一点暗部色彩,坚果O1完全没有了暗部光线,偏弱的色彩已经隐没在环境光里了,环境光再亮一点达到75%的时候坚果O1的大部分亮部也不见了,峰米R1则在100%亮度环境光下还能看到亮部主要部分。

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高亮度意味着更小的环境光控制需求,像峰米R1的表现在白天室内也是可以无压力观影的,甚至还能打开一点环境光,避免画面全黑切换的时候全黑和全亮造成的刺激。

不过这是60英寸画面的结果,亮度会比100英寸画面要更高,但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色彩测试和显示精度

色彩方面其实从上面激光原理上就可以看出差别了,这里还是再来对比测试一下。

这里进行了两个测试,一个是ADIA64专业测试软件上的屏幕测试程序,一个是常用的4K电视测试图。

ADIA64屏幕测试,如图。

画面中可以看到坚果O1亮度确实低了不少,全黑画面下也出现了像液晶屏幕上那种“漏光”的情况。峰米R1也有,不过这是因为不是菲涅尔屏幕,不同角度幕布反光不均匀的外因导致的。

色彩方面有个最大的问题,坚果O1把黄色显示成了绿色,峰米R1显示正常,这是比较大的色偏了,包括后面的电影实测环节都有色差。

网格线方面,坚果O1显示正常,峰米R1似乎用引擎处理过,把没有网格的地方也充填上了线,没有显示原画面,看样子触发了画质修复效果。

响应测试方面,坚果O1速度更快,峰米R1则多了一定的处理时间,没有同步显示。

在实际的电影播放中差别更明显,峰米R1花了更多的时间来解析画面。

其他地方的差别这里不做评价,因为我也不太确定是不是相机的快门速度和刷新率撞车导致的拍摄效果差别,肉眼看差别是不大的。

再来看经典的4K电视测试图。显示精细度方面峰米R1表现得也更好。

原图细节

坚果O1

峰米R1

对于超分辨率显示压缩上,坚果O1的处理可以说翻车了,颜色不均匀,还出现了条纹以及不均匀的色块。

峰米R1的处理效果更理想一点,虽然没有4K分辨率的效果,但大体上忠实还原了原图,远看几乎没有差别。

显示色彩和精细度方面总体来说还是峰米R1优势更大, 虽然在显示延迟上落后了,但处理的画面更加精细,对于这款机器的定位来说,延迟是日常感受不到的,画面效果的权重更高。

电影播放实测

两款机器都支持NAS网络播放,不过也有一定的差别。

测试片源1:选择的20GB左右的4K MKV格式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网络均为5GHz连接。

都可以正确打开并播放,不过坚果O1速度稍慢,不能选择加载同文件夹下的字幕,只有内嵌字幕可选,在影片切换的时候也出现了长时间无响应的情况,需要重启才能解决。

峰米R1表现好很多,可以正确识别并加载同文件夹下的srt字幕文件,加载速度也更快,整个系统反映更灵敏。

测试片源2: 87GB的蓝光原盘m2ts 格式霍比特人:五军之战

坚果O1无法播放此格式。

峰米R1可以正确播放,且速度流畅,同样可以选择和加载字幕。

内置播放器方面峰米R1更为强大,速度快,功能多,峰米胜。

MEMC动态补偿

再来看看MEMC动态补偿的表现。MEMC可以极大的增加画面流畅度,英文全称是Motion Estimate and Motion Compensation,中文翻译过来是运动补偿。它的原理,就是采用动态映像系统,通过估算物体的运动轨迹,在两帧图像之间加插一帧运动补偿帧,可以让模糊甚至跳帧的高速运动画面变得连贯平滑清晰。

坚果O1没有相关选项,默认MEMC开启。

峰米R1可以选择开启或者关闭MEMC功能。

下面实测一下。

使用相机的5倍慢速模式录制电影动态效果,选择的速度与激情9的一个翻车场面,相机的帧率是远高于画面的,可以捕捉到画面变动的细节。

关闭峰米R1的MEMC功能,二者对比可以看到峰米的画面有明显的卡顿感,5倍慢速下拍摄24帧每秒的电影画面结果等于4.8帧每秒的电影播放帧率,卡顿感十分强烈。

开启MEMC模式,二者效果一致,均有效。

MEMC动态补偿效果确实不错,对于高速运动的场景有更好的观影效果,峰米R1提供了关闭选项,这个功能一般不会用到,可能有些高要求的用户会追求原汁原味的画面效果,这里提供了更多选择。

其实你可以看到MEMC处理后的画面中汽车后方树丛运动方向和速度都有些违和,看起来一顿一顿的,这是MEMC经常出现的计算失误,环境越复错误越多,不过大部分用户是感受不到差别的。

AI画质引擎

AI画质引擎在上面的测试里偶然看到了处理效果,峰米R1把本该是空的部分充填上了线条,应该是误判成了画面确实导致的,这里从电影里来找到一些画面进行对比测试。

测试片源3: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 第八季,夜王大战的场面。

其实就是上面那个光环境测试的场面,我对这个场面的差别印象最深刻,单独看坚果O1的感觉其实还不错,高光部分细节更足,但其实这是亮度差异导致的。

细看下发现了差别,左侧峰米R1的画面除了龙喷出的火焰外,上端还有被月光照亮的蓝色云烟,在坚果O1上则完全处理掉了。

拍个细节图来对比一下:

坚果O1

峰米R1

可以看到蓝色烟雾部分的处理有差别。

坚果O1确实是把多余的烟雾当做噪点抹掉了,仅保留了一点点较亮的部分,画面更加平滑,但丢失了细节。

峰米R1则是把暗部提亮之后再把空白的没有内容黑色部分做了降噪,突出了细节。

对比来看峰米R1的自研FAV画质处理更加成熟到位。

另外这里可以看到对比度方面的差别,坚果O1官方标称4000:1,实际画面确实黑场纯净度要高一些,但这是以损失细节为代价,且画面整体偏暗,实际观影方面看起来没有3000:1的峰米R1效果好,因为后者更高的整体亮度更高带来了更好的观影效果。

两款机器的芯片和配置都是一样的,对画面的处理确实有实质性的差别,看来算法对画质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从上面的实际对比来看,峰米的自研FAV画质引擎要更胜一筹,处理更到位。

当然,结合上面外接电脑的情况来看,画质处理似乎也带来了大概100毫秒的输出延迟,要注意不同场合下的使用,适合家庭影音娱乐,办公游戏场景可能不太适用。

噪音表现

噪音方面由于都是超短焦,摆放位置是远离沙发的,所以也没有很大的影响。

环境噪音32dB,1m距离和3m以上沙发距离分别测试了一下工作时的噪音。

1m距离,坚果O1 36.3dB,峰米R1 36.2dB,几乎静音。

3m距离,坚果O1 32dB,峰米R1 32.6dB,几乎无声了。

细听是可以听到风扇声的,但并不会对观影或者休息造成任何影响,噪音不是问题。

温度测试

从噪音表现来看其实温度方面并不需要担心,因为风扇都没有全速在转动。

使用红外热像仪拍摄了开机播放电影1小时左右时的温度分布。

温度的表现均不错,没有温度过高的地方,温度不是问题。

峰米R1虽然功耗更高,但散热设计更加到位,也没有出现热量堆积的情况,散热设计是足够成熟的,不会影响寿命。

总结

总的来说,超短焦投影以最近的投射距离以及最简单方便的无损升级方式正在逐渐占领大家的客厅,没有做长焦投影打算的小伙伴可以选择超短焦投影仪轻松实现客厅大尺寸画面。

通过对坚果O1和峰米R1的对比发现,超短焦的选择还是有不少问题需要考虑的,首先光源方面自然是亮度越高效果越好,LED色偏和亮度低的劣势一直没有很大改观,这款坚果O1上的表现也上确实出现了这方面你的问题,光源选择上还是激光和灯泡的会更好。

峰米在这款R1上使用的ALPD激光光源的表现确实不错,有更好的色彩更高的亮度以及更成熟的画质引擎,带来了更好的画面效果。

系统方面同样也是峰米R1的表现更为成熟,虽然处理器和内存配置两台几乎一致,但在实际的电影播放中坚果O1的LUNA OS播放解码速度以及支持性都不及相同配置的峰米R1 FengOS,总体表现峰米R1更胜一筹,作为米家生态链企业,产品质量和性价比真的没的说。

不过坚果LUNA OS的手机双端联动以及双模式确实令人印象深刻,颜值很高,有美学融入,也更有科技感,也期待坚果更好的表现。

好了这次就分享到这里了,目前来说超短焦还是选择激光投影比较合适,画面效果的权重应该放在第一位。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