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影碟机改成投影仪广告(废旧vcd改投影机方法)

废旧影碟机改成投影仪广告(废旧vcd改投影机方法)

首页办公设备投影仪更新时间:2021-12-07 03:57:31

作者:赋格

网络编辑:柔翡

在德里时,有过一次看“盲戏”的经验——不知道演的是什么,随便买张票就去看了,票价极便宜,二楼包厢座位只要 25 卢比。不过不是舞台剧,是电影,就在我住的旅馆隔壁,一家刷着德里红堡那种土红色涂料的破旧电影院,劳工阶层的文化宫殿。只知道那天晚上演的片子是印地语的,连片名都不清楚叫什么,看海报画面,似乎有很多歌舞——印度片,没有歌舞才怪。观众百分之百是年轻男性打工仔,个个黝黑精瘦,排队进场时已有狂欢气氛,前胸贴后背,好几位排在队伍里就已经开始扭来扭去哼着小曲,电影开演后更不得了,第一个镜头是个丰满得快要爆炸的姑娘,裹着翠绿色纱丽,浑身瘫软在一台拖拉机上,随着音乐响起,深情抚摸拖拉机的各个部位,又唱又跳。影院里像开了锅似的,小青年们都坐不住了,一边看,一边狂扭不止,同时向银幕上的肉弹抛飞吻。

多年后,我还记得放映厅内扑鼻的男性体味,腥膻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这家“帝国戏院”像传统意义上的戏院,不太像电影院,我们熟知的电影院不可能这般热闹,它应该像罗兰 · 巴特形容的那样,是个拥挤又冷漠的大黑箱,观影者的社会属性在黑暗中被压抑,连带着思想也被催眠,身体陷入扶手椅的束缚,人却好像分裂成了两半,一半是“自恋者”,凝望银幕,像被一面魔镜摄去了魂魄,另一半是“恋物癖”,迷恋的不是影像本身,而是影像之外的东西——“声音的肌理,影厅建筑,黑暗,其他观影者模糊的身影,放映机投射出的光柱,以及进场和退场的过程”。当我们提及电影,我们往往只想到影片本身而忽视了看电影这一活动附赠的仪式感。罗兰 · 巴特把后者放到跟影像平起平坐、甚至是超乎影像的位置上,提示我们去体会观影时自觉不自觉“恋物”的那一面。

罗兰 · 巴特,法国作家、思想家。

电影院的两个特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人群的聚集,二是匿名性。人与人近距离又互不接触,形成一种近乎色情的氛围,似有某种暧昧欲望在黑暗中涌动,以至于电影结束后(催眠仪式终结后)因这种无名欲望(其实是催眠术催生的轻微变态恋物心理)导致的迷惘之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直到观影者走出影院这个“色情场所”,重回现实时空,心绪才逐渐平复。散场之后这种怅然若失的感受罗兰 · 巴特写得很好:“他喜欢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感觉,发现自己走在明亮空旷的马路上(他一般选择工作日的夜晚去看电影),懒洋洋地朝着某家咖啡馆走去。他一言不发地走着(他不喜欢马上谈论刚刚看过的电影),整个人的反应有些迟钝,变得慵懒、安详,像一只无精打采的猫。”

这段有关观影者的场景描述几乎可以直接放到一部“黑色电影”剧本开头,走出影院的男主角显得有点失魂落魄,仿佛刚经历过情欲道场的洗礼,旁人以为他还在回味刚刚看过的电影,殊不知他是在回味观影仪式的冲击。恋物心态的发生总是跟电影院的环境紧密相关,与具体看的是什么影片倒关系不大。既然这个人声称他是“喜欢”这种感觉的,说明他表面上怅然若失,实际上对这个仪式欲拒还迎。

我小时候有点怕白天看电影,怕散场后走出影院那一刻,曝露在依然明亮的白昼下会感到眩晕。但那时看的不少片子都是学校和夏令营“包场”性质,大多是白天场,电影中流逝的时间永远超出现实中流逝的那一两个小时,这种魔幻“相对论”我无法理解。后来读到卡尔维诺的电影回忆,他小时候经历的是另一种震撼:若在下午四五点钟走进电影院,出来时天色已暗,亮着灯的街道近似于黑白电影场景,延续了银幕上的黑白,有穿越时空之感——“黑暗或多或少遮掩了两个世界之间的不连续性,反之也彰显了它。”当片中下起雨来,他便竖起耳朵倾听外面是否也在下雨,条件反射般地担心自己没带伞跑出来看电影会不会被大雨淋到。读到这里,我条件反射般想起有一年在曼谷,看一部娄烨的电影,银幕上的北京下着暴雨,碰巧影院屋顶也哗哗大响,曼谷突降季风雨,两个世界在房顶上握了握手。

雨天,曼谷的街道。图源 Pexels Ingo Joseph

那家影院叫 House RCA, 是萨玛蒙库电影公司投资办的艺术影院,开张五周年时我买了印着四位创办者“House F4”漫画头像的纪念 T 恤,又办了积分卡。我在北上广生活时从没办过哪个电影院的积分卡,如此舍近求远,说明曼谷让我有城市生活的归属感,特别是在看电影这方面。

House RCA 位置略偏,在水门东边的汇权区,交通不便,要坐地铁再转摩的,影院就在超市楼上。影院名字里的 RCA 不是胜利唱片公司的意思,是指 Royal City Avenue,曼谷夜生活一条街,酒吧舞厅扎堆儿的地方,据说一度也是曼谷摇头丸中心,他信总理执政时期这条街被整肃得厉害,以至于曼谷酒吧业黑社会老大扬言要高价买前总理的人头。艺术影院出现在这种地方倒也合理,一个城市里摇头丸多的地方总有年轻的独立音乐人出没,连带着其他艺术行当。这一区域的 indie 气息,我多少感觉得到。

在泰国看电影,必不可少的一样仪式是节目开场前必奏《颂圣歌》,当人们谈论电影时我想得更多的是电影院不管泰国人外国人都要肃立如仪,否则按泰国刑法规定,构成对王室不敬之罪(Lèse majesté)。

配合颂圣歌放映的 MV 式短片,各家院线的版本各不相同,构思上可以有所发挥。暹罗百丽宫影院的颂圣歌 MV,以史诗片式的摇镜,纵览国土南北,从稻浪起伏的田野到齿轮飞转的厂房,从身披袈裟的和尚到裹着头巾的穆斯林女人,泰国土地和百姓的画面与泰王形象交相辉映。

暹罗百丽宫影院。资料图片

尚泰购物中心 SF 影院播放的颂圣歌 MV 更有巧思,也是在泰国风情的镜头里嵌入国王像,但它往往是整个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出租汽车司机挂在后视镜前的一面普密蓬国王小像,或水文站里贴在墙角的泰王像——“泰之天尊,万民仰服,至高无上,君德昭彰……无远弗届,山呼万岁!”

四年前普密蓬国王驾崩,接着是国丧期,全国停止娱乐活动三十天。那时我刚好在泰国,生怕电影院关门,赶紧趁国丧期还没正式开始去看了场电影。全体起立播放颂圣歌之前,银幕上播出两屏的静止文字画面,大概是临时增加的关于国王驾崩的消息。除此之外,先王的颂圣歌 MV 维持不变。待到来年,国葬之后,新的 MV 才推出,新国王的影像取代了他父亲。

这些年我一次次来泰国,经历了海啸、两次政变、数次戒严、国王驾崩,在电影院里少说也听过一百次颂圣歌,顺便目击了历史变局,见证身历其中多年的时代戛然结束、改朝换代的一刻。如今这个新时代会比从前更糟糕吗?谁知道呢。颂圣歌旋律依旧,我这个游客眼见着观众起立行注目礼的态度似乎不像从前那样恭敬了。

和时代一样,电影院也是脆弱的。2018 年,断断续续看了十几年电影的丽都影院走完了它五十年的生涯,关门大吉。我透过玻璃看见楼里乱堆着水泥袋,工人坐在地上抽烟,不知将来会改造成何种功能的新建筑。又一个时代翻篇了。印象里丽都影院代表着曼谷这个炎夏之都给我的最初印象——二十一世纪初,那个比现在的曼谷更年轻更质朴的炎夏之都。当然,它在遇到我之前有过更长的、我不知晓的前史,其肉身始于越战年代,原是豪华单厅影院,我熟悉的只是它被分割成三个小影厅以后的样子(统称“丽都 123 ”)。在 1 或 2 或 3 看过的片子很有一些,从《窃听风暴》到《索尔之子》到波兰斯基导演的《穿毛皮的维纳斯》,老戏票大多还留着,需要时可以翻出来怀旧。当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或许还能抓住一些没有随手丢弃的旧纸片,仅此而已。

电影这种“映画”当然也可以不必在电影院看,否则不会有“家庭影院”这个名词。我也曾经拥有过简陋版家庭影院,十年前家住北京“ 2.5 环”时,书房被我改造成放映室,投资一台影碟机,配以简易音响、投影仪加一面白墙就能实现。记得某年冬天琼 · 芳登、红线女和彼得 · 奥图相继离世,我在家里自办有关几位的“影展”,一连几天,晚七点半准时开演,煞有介事地放给自己看。比起真的影院,“我家影院”终究少了点什么:罗兰 · 巴特说过,电视里也播放一些电影,却毫无魅力,败就败在它太家常了,和观者没有距离。这点我完全同意,电视机或“家庭影院”其实跟电磁炉之类小家电差不多,影碟播放器最致命的一点是可以按暂停键。接个电话,或饿了煎个蛋再回来继续看,身边都是熟悉的家具,没有“影厅筑、黑暗、其他观影者模糊的身影、放映机投射出的光柱以及进场和退场的过程”,也就没有了仪式的精神按摩,没有了它特有的治愈作用。换句话说,那不叫看电影,只能叫录像、影碟、视频。

(来源:《289艺术风尚》)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