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是哪里(各地的板桥是怎么来的)

板桥是哪里(各地的板桥是怎么来的)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2-04-12 07:56:48

一直想找一片原汁原味的村落,终于,在湖北南漳的板桥,找到了一座座古村处女地,生生不息的劳作者们,依旧安静地生活在这交通便利的板桥镇的村村落落里——

看到这四个字,想起了文革那个年代。很难想象鄂西北的南漳至今竟保存有如此众多的古民居。这是板桥镇的冯氏民居,冯家湾村,当地人说,此地乃风水宝地,必出达官贵人。这里是冯氏家族居所,清末留日学士,辛亥革命时期武汉国民临时政府内务部长、国务总监冯哲夫即生于此长于此,因此也称其故居。土地改革时,这组民居分给贫雇农村民居住至今,文革期间部分雕刻虽被砸坏,但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好。200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

土地改革时,这组民居分给贫雇农村民居住至今,文革期间部分雕刻被砸坏,但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好。200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

这样完好的石雕,尤其是整个门槛都是一整条的青石,300多年的建筑依旧没有裂缝。南漳古民居主要分布在板桥镇、薛坪镇、巡检镇、东巩镇等地,据统计有76处之多,多隐匿于深山峡谷间,均为当地富豪大户所建,素有“古民居廊道”之称。

一位50多岁的女同志说,她的两个孩子一个在广州一个在十堰。老两口过着日子是日子的生活。我问他们生活富足吗?她说他们很开心。

他50岁,没有出去打工,依旧守候着田园和村里。我问他,就没有出去想挣钱的念头?他说,有过,但家乡的山山水水,田园的富足,乡村的安宁,其实更安心。

精致的木雕至今依旧清晰。我走进了两个院子,整个建筑坐产朝南,周边环境十分清幽。层次递进,错落有致。主体建筑为三个两进院落组成,三个大门,分为正门、东侧门、西侧门。三栋组合建筑126间房屋分为三进二院,前后各两条廊道将宅园分为三排,九个小院各自独立,院与院,房与房之间行走出入十分方便。

这是板桥乡公所旧址始建于民国初年,原为当地乡绅冯伯元的居所。1930年代,其子冯达夫担任板桥乡乡长后,为了抵御“匪患”侵袭,在原住所的基础上加盖左右和南北对称的三间二层围屋,并在建筑西南角建造了一座五层方形土碉楼,使乡公所形成了一个壁垒森严具有防御功能的区域政治中心。

新旧对比,你会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呢。

旧址为四合院式,坐北朝南,共有大小房屋49间,土木结构,悬山小青瓦顶,采用当地传统工艺干打垒法砌筑而成。该旧址是目前湖北省境内发现保存最完整的民国时期乡政府驻地。为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装修后的即将成为一座民俗博物馆。

这样丰收的景象,依次悬挂在300多年的老宅周围,黄金一样的玉米,像是黄金般的生活。你可能会问我,这是哪里?这是古井村焦家湾老民居,始建于明清时期,坐北朝南,房屋99间,这组建筑为三层楼阁式,气势恢宏,雕刻彩绘精致,突出“喜”、“福”篆字花纹,艺术价值极高。建筑风格讲究,前低后高,错落有致。雕刻、彩绘栩栩如生,造型优美,堪称湖北乡土建筑的精品。

保持完好的石材结构的老屋,堆满院落的粮食,这是谁家的俏媳妇?在等谁呢?还是在回味那段青葱的旧时光?

家家户户门前院落的金黄一片。这位老人说,80岁了,满墙上挂满了玉米的收获。他说,儿子很能干,这些都是儿子种植的。还负责赡养着老人的生活。

村落的道路旁,随时可见这样的晾晒场面。我特意停下车子问:家里几口人?他们有一男一女,都成家了,老两口过着自足的生活。

这样高大的院落,保留保护的都较好。从正面看,庞大的三层建筑气势恢宏,龙头凤尾等造型各异的马头墙,高高的翘起,起伏有致;青色的砖墙体笔直地坐立高高的石条墙基上,五个凹槽门洞有规律的排列,大门平台下面墙基内,设有一层地楼,8个小门向前洞开(原用马房和杂物),大门前的场地东高西低,四级台阶的级数按照地形从东向西呈递增态势(西大门就地下移,没有石阶),该民居为砖木、土木、石木三种结构。

文革时期的毛主席语录都还保留着,透视出那个年代的印记。

你仔细看,门楣上四个字:心向北京。字迹依旧清晰,清代风格的老宅,更显古朴典雅。

高深的院落,马头墙的灰瓦白墙,300多年的老屋,蓝天下,晾晒着一幅幅画面。

我走进他家的院落。头顶上都是金黄的景象。他说,他就出生在这座老宅里。60岁 的他又说,从记事起,爷爷就住在这里,三进院落,高大气派,工艺也很讲究。四合天井院,屋顶盖着青瓦,墙体均由长方形青石条砌成,前后檐建有马头墙。大门由大青石做成,门框、门槛、抱鼓石上雕刻有“五福临门”“丹凤朝阳”和龙、鱼、祥云等精美图案。

我又走进一座院子,新婚双喜的字迹在200多年的老门上张贴者,那份红彤彤的对联透着生活的甜蜜。

屋外,道边,晾晒,野菊花。他说,可以制作药材。传统的文化,现代的生活,思想不守旧,与时俱进。

她说,有机的蘑菇是南漳的独特产品,趁着阳光正好,多晒一晒,可以过冬食用。我问她,今年采摘了多少?她说,都是山上的树林里自然采集的,已经晒了10多斤的干蘑菇。还有茶叶,在房后也晒着呢。我问她的年龄,她笑着让我猜,她已经67岁了,你信不?走了三个村路,我看到是丰富的物产和乐观快乐的乡民。

这金黄的玉米,像不像故宫大典前的柱子,优质的空气,有机的食品,再有土地,有粮食,安静于当下。

家家户户,一片晒秋景象。面对这么多古村,值得庆幸的是,古民居都被列入了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不仅有利于陶氏古民居建筑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对于它的保护和修缮也会起到积极作用。我走在回城的路上想,对于一些200年以上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古民居建筑,应尽快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抢救性维修。或许很快就会成为乡村旅游的新热点。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南漳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朱文鑫 更新:2017.11.24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