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属印度曾经是大英帝国这顶皇冠中“最闪亮的钻石”,但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大英帝国再也无力维系在英属印度的殖民统治。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为了分化英属印度人民,将其按照宗教信仰划分为以信奉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其中,独立之初的巴基斯坦由在陆地上互不毗邻,相隔数百公里的两部分领土组成,分别是西巴基斯坦(即今天的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即今天的孟加拉国)。这样一来,人口和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的巴基斯坦很容易被印度分割,各个击破。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巴两国先后爆发了三次印巴战争,由于综合国力处于下风,巴基斯坦在三次战争中都没有占据上风,甚至还因为国际国内形势问题,先后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印巴战争遭遇濒临亡国的严重危机,并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丢掉了东巴基斯坦,自此巴基斯坦不得不长期在与印度的对抗中处于守势。
巴基斯坦之所以能挺过第二次和第三次印巴战争的严峻考验,除了自身奋力抵抗之外,很大程度上依靠各国盟友的声援和军事支援,这其中,中国政府提供了最大的支持和援助。可以说,没有中国的牵制和声援,巴基斯坦可能早就被印度肢解甚至吞并,就不仅仅是失去了本就离心力很强的东巴基斯坦那么简单。
今日的中巴两国无疑是铁杆盟友,按照官方说法,中巴之间的关系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民间称巴基斯坦为“巴铁”,在巴基斯坦民间,中巴之间的关系被称为“流着奶与蜜的友谊”。上述称谓既象征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巴之间的高度互信。
著名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友谊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得到保持。巴基斯坦并不是从两国建交之初就把中国视为铁杆盟友,这一关系的建立有着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如果说巴基斯坦真正把中国视为牢不可破的铁杆盟友,要以第二次印巴战争的倾力援助为起点。那么,当巴基斯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面临比上次印巴战争更危险的遭遇时,美国盟友一如既往地畏缩不前,国内面临重重困难的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大力援助巴基斯坦,并向印度发出了像当年入朝作战前那样的最后通牒,最终使得印度放弃了彻底肢解乃至吞并巴基斯坦的目的。这场战争使得巴基斯坦彻底认识到无论世界风云变幻,唯有中国才是始终不离不弃的靠谱盟友,自此巴铁才真正炼成并保持至今。
低人一等的感受:东巴基斯坦的独立浪潮促成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爆发在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的分治方案中,但凡是穆斯林主要聚居区大都划分给了新生的巴基斯坦,从实际情况看,巴基斯坦是一个人造的年轻国家,连同它的国名都是由不同的国内地区名称首个字母拼写而成。不要说与地理位置遥远的东巴基斯坦比,即使是在今天巴基斯坦内部旁遮普人、信德人、普什图人、俾路支人之间仍然矛盾重重。而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东巴基斯坦已经与中央政府所在的西巴基斯坦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分歧。
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除了都是信仰伊斯兰教外,无论从民族和语言等各方面均差异巨大。东巴基斯坦的主要民族是旁遮普人,属雅利安人种,信德人、普什图人、俾路支人等在东巴基斯坦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东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是孟加拉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98%。独立以后,西巴基斯坦的人口略多于东巴基斯坦,但是西巴基斯坦的面积要比东巴基斯坦大得多,巴基斯坦的统治中心位于西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感觉备受忽视。
一方面是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歧视。从人口比重上看,东巴境内的孟加拉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6%,但西巴基斯坦将西巴使用的乌尔都语确立为国语,并没有把孟加拉语也确立为国语。以东巴人在政府中的任职数量为例,在巴基斯坦政府中人口占优势的东巴人居然仅仅占据了15%的要职,而且在军队内部也仅仅有10%的官兵来自于东巴基斯坦。
另一方面是经济方面的歧视。由于巴基斯坦的中央政府位于西巴基斯坦,西巴基斯坦获得的经济预算远高于东巴,虽然东巴带来的经济收入占到巴基斯坦的80%以上,但获得的经济预算不过四分之一。在1960年至1965年间,西巴基斯坦的人均国民产值年增长为4.4%,而东巴基斯坦仅仅为2.6 %,但事实是巴基斯坦的出口收入有超过70%是来自于东巴基斯坦,但东巴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国民生活水平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独立思想开始壮大。
1970年,孟加拉人民联盟通过普选的方式赢得了东巴,以穆吉布·拉赫曼为首的孟加拉人民联盟对外宣布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遭到了巴基斯坦军队的镇压。
这就使得在一旁的印度看到了削弱巴基斯坦的良机。1971年3月,印度内阁和议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当年7月,印度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1971年11月21日,印度对东巴基斯坦发动军事进攻,12月3日,印度军队开始向西巴进攻,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
印度战争准备充分,巴基斯坦危在旦夕为了避免第二次印巴战争时期,印度军队多线作战的局面,印度政府可谓是煞费苦心,首先是傍大腿找靠山。印度积极拉拢苏联,说服苏联在1971年8月签订了《苏印合作条约》,其中规定:"在任何一方遭受进攻或受到进攻威胁时,缔约双方应立即共同协商,以便清除这种威胁并采取适当的有效措施来保证两国的和平和安全",这就意味着印度和苏联形成了军事同盟。苏联开始向印度派遣军事技术人员,运送武器装备,并保证如果中国出兵干涉,苏联将在中苏边境采取牵制中国的行动。另一方面,在战前,印度总理甘地夫人英迪拉·甘地访问了西方各国,探明了西方对印巴局势的态度。
最关键的是,印度刻意选择了11月作为开战时间。这一时间的选择是很有学问的,按照印度军队的备战状态,以及担心巴基斯坦军队将孟加拉国事态平息下来,印度政府倾向于在春夏季节尽快对巴基斯坦开战,但是,印度军方却表示反对,印度陆军总参谋长主张进攻推迟到11月下旬,因为那时候大雪将封堵喜马拉雅山脉的山口,从而使中国难以在边境集结重兵,最大程度减少中国出兵进行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因此,印度放弃了在春、夏季节对巴基斯坦发起军事行动的意图,而是决定待冬季来临之后再对东巴基斯坦发起进攻。印度出动17万大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围攻东巴基斯坦,并派遣印度海军封锁了孟加拉湾,切断了巴基斯坦从海路增援东巴守军的可能。
不仅如此,印度政府还对巴基斯坦有更明确的战略目标。12月6日,甘地夫人在内阁会议上决定,印军的作战目标有三:解放“孟加拉”;占领巴控克什米尔部分地区;消灭巴基斯坦军队主力,使其永远不对印度构成威胁。如果这些目标都能实现,巴基斯坦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遇,被印度肢解乃至吞并只是时间问题。
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中国对直接出兵援助巴基斯坦态度比较谨慎在印巴开战之前,作为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国更敌视受到苏联支持的印度,不希望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战争。但是,考虑到美军此时正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难以自拔,美国不愿意再开辟一个新的战场。于是,美国更希望中国能采取措施,最好是直接出兵援助。
但是,考虑到当时国内局势比较困难,再加上国际上苏联长期大军压境,中国并不愿意马上就做出直接军事行动的决定。
在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之后几天,1971年7月14日,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张彤向巴方递交了一封周恩来总理的信,信中写道:“周恩来总理向基辛格博士表明,如果印度侵略巴基斯坦,中国将支援巴基斯坦,决不会袖手旁观。希望美国能发挥影响,阻止印度的侵略行为。如果印度悍然发动侵略,必将自食其果。”中国虽答应在印巴战争中支援巴基斯坦,但并未说明支援的形式。
面对巴基斯坦的求救,中国划出红线在印巴战争爆发后,美国马上终止了对印度上亿美元的各类援助,并通过各种渠道加大了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但这些难以对遏制印度攻势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而美国又不愿意马上直接参与军事行动。于是,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态度有意无意地有误解,他们积极游说中国直接出兵,但是遭到了中国的婉拒。中国的理由很充分,一来中国国内比较困难,还得考虑到一旦出兵,北部边境可能遭到苏联的军事进攻;二来此时已是冬季,青藏高原早已大雪封山,在中印和中锡边境集结军队存在很多困难,出兵更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此时的东巴基斯坦已经全线崩溃,中国若是派兵增援东巴无疑是得不到友军帮助。印度也准备了防范中国干预的措施,我军若强行孤军深入,风险会非常大。
事后,巴方也深刻明白中方难以迅速出兵的苦衷,对中国的外交努力和军事牵制深表谢意,毕竟没有顾及到中国的威力,印度入侵东巴基斯坦的时间很可能要提前6个月左右时间,中国已经客观上为巴方妥善处理国内局势争取了宝贵的半年时间,只是巴方没有很好地利用而已。
在中国强大的压力下,印度放弃后两个战略目标看到中国没有马上出兵的计划,美国人也急了,派遣企业号航母和七艘驱逐舰组成特遣舰队,在12月15日打着撤离侨民的旗号驶进孟加拉湾,但印度对此并不在意,他们认为东巴已经唾手可得,美国人来也改变不了结局。
此时,意得志满的印度在达成迫使东巴守军投降的第一个战略目标,并不满足,英·甘地认为中国鞭长莫及,美国派来的几艘军舰也无助于帮助巴基斯坦。在解决东巴之后,印度总理甘地下一步要趁中国因天气原因难以出兵的有利时机,集中全国兵力一举实现拿下巴控克什米尔,并打垮西巴军队主力,为日后瓦解吞并做好准备。
那么,此时的巴基斯坦盟友中国就不得不站出来采取实质性措施了。这时候,如果说看到巴方失去离心力很强的东巴还可以容忍,毕竟从长期看,东巴独立只是时间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抛弃巴基斯坦,虽然没有马上出兵,但在1971年5月,中国就已向巴基斯坦追加了2000万美元的贷款,而且向外界发布自己的底线,即如果印度想要颠覆西巴基斯坦叶海亚·汗政权,中国军队会向印度军队进行炮击,并视情况决定是否出兵。
虽然在出兵问题上态度谨慎,但是,为了做好万全准备,我国西藏军区立刻进入了紧急状态,并持续从其他军区增兵并储备战略物资,还向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承诺,中国可在72小时内向边境调动部队。12月16日,中国向印度发出外交照会,公开谴责印度派7名士兵士兵越过中印边境进行地图测绘,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这其实也在表明,中国已经在准备出兵的理由。
苏联也警告印度,中国有可能借道锡金进攻印度。这时候,还未从中印战争的惨败阴影中走出来的印度有些怕了。如果中美两个大国联合起来在东巴方向对印度进行夹击,西巴基斯坦再在克什米尔方向发动反击,自己不仅在战略上陷入被动,已经获得的利益也将付之东流。
两害相权取其轻,权衡利弊之下,12月16日,在驻守达卡的东巴基斯坦守军宣布投降,印度军队控制了东巴基斯坦后,印度单方面宣布在西巴基斯坦战线停火。第二天,看到东巴基斯坦局势无力挽回,西巴政府无奈接受停火,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
小结印巴分治后,由于存在共同的地缘政治敌人印度,中巴两国逐渐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事实上的政治和军事同盟关系。由于国力处于下风,再加上领土被地理隔离,第二次印巴战争和第三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都处于被动状态,甚至在后者中丢掉了战略地位重要的东巴基斯坦。
这两场战争也成为考验中巴友谊的试金石,毕竟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真正不需要酒肉朋友,需要的是在患难之际愿意伸出援手的牢固盟友,但国家利益之下,这样的盟友难得可贵。幸好,巴基斯坦身边就有这样的“全天候伙伴”中国。
如果说巴基斯坦真正把中国视为铁杆盟友,要以第二次印巴战争的倾力援助为起点。那么,当中国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克服国内外面临的种种困难,克服喜马拉雅山的地理障碍,为保存西巴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迫使印度只能实现扶持本已独立倾向很强的东巴基斯坦实现独立,未能进一步侵袭西巴国家利益时,中巴两国之间的友谊和盟友关系再次得到确认,“巴铁”就这样炼成了。巴方也在日后投桃报李,在中国危难之际做出力所能及的援助,如2008年汶川地震时巴方搬空了国内的军用帐篷储备,用于援助中国灾民。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时期,巴方倾其所有援助中国医疗物资。而我国,向来投以木桃,报以琼瑶,这样的中巴友谊才会延绵至今,牢不可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