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朝的三四十厘米暴长到秦朝的一米五,只能说是青铜剑的铸造工艺突飞猛进。那么,一把青铜剑是如何铸造出来的呢?
铸造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把铜熔成液体之后,放在模具中慢慢凝固,模具是什么样子,凝固后就形成什么样子。这个模具是泥做的,烘干之后就叫“陶范”,将熔炼成的青铜液体浇灌入陶范,等着它冷却、凝固之后,一把青铜剑就算是成型了。然后再打磨、装饰的什么的,比如省博那把剑就装饰了金柄、金剑首。
而这青铜剑之所以越来越长仍然结实,是因为那些匠人们逐步掌握了材质的配比方法。
青铜其实是铜和锡的合金。对原料进行正确配比是决定铜剑性能的关键。青铜中含锡量高,剑的硬度就强,但含锡量过高,剑就容易折断。《考工记》中记载了铸造青铜剑的合金比例配方,大概是铜占75%,锡占25%,“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这也是现代科学研究之下,青铜剑铸造最接近完美的一个配比。
这还不是最惊人,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青铜剑看似笨拙实则锋利,就是因为它的一项工艺领先了世界2000余年。
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几把青铜剑出土后经过测试一次就能划透18层纸。后来专家们用现代方法进行了一下检测,这些青铜剑表面竟涂有一层大约10微米的保护膜,这种物质中含有2%的铬。类似的处理工艺是现代掌握的先进技术,美国在1950年才申请了专利。
与工艺领先了世界一大截的“中原古剑”相比,辽博所藏的“曲刃青铜短剑”一类却更为东亚各国所关注,因为它出土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了,遍及东北亚大陆,甚至日本都有发现。日本学者称之为“辽宁式铜剑”,韩国学者称之为“琵琶形剑”。
“曲刃青铜短剑”的佩剑方式也与秦剑不同,是用剑鞘上的绳子拴在腰带上的。辽博的青铜剑出土时还有一个镶嵌在剑柄尾端的加重器。这个加重器的作用就是保证剑在腰间能够形成悬挂角度。因为如果首尾重量差不多的话,剑是垂直于地面的,肯定会影响人的行动,而剑柄上多了这么个加重器后,头一沉就自然形成了倾斜角度。
曲刃剑比较短一般不大影响行动,可是后来这剑越来越长,配在腰间如果系不紧的话,那可有的打腿了。后来终于从出土的兵马俑中,人们找到了如何腰配长剑的答案。秦始皇陵1号2号铜车马的驭手身上都配有剑,不是用绳子系在腰带上的,而是在剑鞘上装了一个“璏”,这东西打个比方,就像是当年把BP机固定在腰带上的那个鼻是一样一样的。这种方法还有了自己的名字:“璏式佩剑”。
说到秦始皇挨刺的事儿了,他当时那大长剑就是配在腰间的,可能是怕剑太长拖拉到地上于是就配得高了点,结果是太高了,手臂拔剑时候已经抬高到了极限。后来是聪明人喊了一声,“王负剑”,就是剑倒了过来,这才拔出了剑。结果这种佩剑法还曾经流行过一阵子,西汉出土的陶俑上,就有剑柄朝下佩剑的。
青铜剑虽然逐渐被铁剑所淘汰,但是这佩剑方式还是一直没啥太大变化。而经过了战国的纷乱之后,逐渐被刀取代的剑又从凶器回归到了身份的象征,成了文人的装饰品。最后比较有名的关于剑的诗,大概就是洪秀全的“手持三尺定山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