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盒盒啥意思(匣与盒的区别)

扇盒盒啥意思(匣与盒的区别)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2-04-27 21:59:34

小摊小贩:小商贩,小本经营,从事商品买卖活动,旧时卖小百货的小摊小贩以货郎称。中国史书记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出现了城市和都邑,随之也就出现了以物易物。西周时期《周礼·地官·司市》记载:“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北宋《清明上河图》中的小摊小贩更是形形色色。

小摊小贩历史名人:姜子牙:商朝人,曾在朝歌的市肆内摆过地摊,渭水垂钓贩鱼,后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成周朝开国元勋。刘关张:刘备《三国志》载:“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关羽早年期间杀恶霸犯事一路逃难,卖绿豆红枣为生。张飞当街开肉铺,贩卖猪肉。刘关张三人结拜为异姓兄弟,后建蜀汉政权,刘备为开国皇帝,关羽、张飞为五虎上将之一。《水浒传》宋朝武大郎沿街挑担贩卖炊饼。《醒世恒言》明朝卖油郎秦重独占花魁。这些小摊小贩名人,虽多系故事,说明身份卑微的小摊小贩,也不乏英雄人物,同样是历史创造者。

小摊小贩响器:代替小商贩吆喝叫卖发出响声的物件。旧时小商贩挑着货担走街串巷吆喝叫卖,另还有一个重要的辅助形式,就是利用响器招揽顾客。不同行业响器不同,节奏快慢各异,音调高低不一。有时几种响器声音凑到一块儿,此起彼落,让平淡的市井充满了生活情趣。

货郎的响器拨浪鼓:出现于战国时期,在小商贩五花八门的响器中,最多是拨浪鼓。主体是一面小鼓,两侧缀有两枚弹丸鼓坠,鼓下有柄,转动鼓柄,鼓坠击鼓发出响声。主要用于礼乐、商业、儿童玩具。商业之用的又叫“货郎鼓”,是民间货郎招揽生意的主要响器,浑厚动听,四周都能听到,吸引远近的妇女小孩簇拥在货郎担面前挑选自己需用的小百货物品。

记得小时候过家家,6岁的我幸运地被选中做新郎,5岁的她做新娘。小伙伴们用手相互连接做成肉轿,抬着新娘穿行于大街小巷。我手摇拨浪鼓在前面蹦蹦跳跳,欢唱着那时的儿歌:“拨浪鼓,咚咚咚,妹妹笑得脸通红;彩虹桥,路弯弯,牵着手儿不怕摔。”今天,年过70岁的我,有时在路上相遇她,还有些害羞,赧然一笑。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今,拨浪鼓主要用于儿童玩具,有的老人摇动拨浪鼓,怡弄小孙,怡然自乐。

算命先生的响器惊堂木:一块长方形的硬木,也叫醒木、界方和抚尺。旧时官吏审案时用来拍打桌案以显示声威。民间大凡用桌子的,为表示威严或惊醒也会使用惊堂木。道士使用的惊堂木叫“镇坛木”,兼法器的作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达城算命先生及说书艺人多使用惊堂木。

那时,达城算命先生多在凤凰头、南门口、滩头街摆桌设摊算命。他们头戴瓜皮帽,身袭长衫,戴金丝眼镜,多蓄留山羊胡,不时捋摸,多以半仙自称。长期练习口才,观人面相,知人一二。行人过路,会拍击惊堂木,有的则手摇铜铃或敲击竹梆,发出响声,引起注意,说:施主印堂发黑,近几日恐有血光之灾啊!若要趋吉避凶,请听我一言。或说:先生命犯桃花,请听我指点迷津,便知仙女身在何方。说得天花乱坠,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有一个叫张瞎子的算命先生,每天杵着细木棍点地走路,在凤凰头摆摊算命,自称张天师转世,戴深色墨镜,一年四季手摇黑纸扇,晚清遗老打扮,50多岁,不时拍击惊堂木,念叨“天灵灵、地灵灵,人间算命我张天师最行”。有一天张瞎子家中请客,荤菜仅有一盘肥肉烧白,见客人挑肉不止,张瞎子迅即将烧白肥肉全部抢挑于自己碗中。客人诧异的说:“原来你眼睛不瞎!”

剃头匠(理发)的响器唤头:剃头匠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招揽生意的响器,俗名棱子,由发声的音叉和类似钉子的小铁棍组成,音叉是两根铁条片,一头烧结成一个把儿,另一头两根铁片微闭,全长一尺多,小铁棍插入音叉中,往上一挑,冲开一头微闭音叉头,不住抖动,就会发出“嗡嗡”声响。有的用手拨动音叉发出声响,但声音小。现在,剃头匠叫理发师,坐店经营,不再使用唤头,但滨河路仍可见掏耳师使用唤头的身影。掏耳朵达城人叫“小安逸”,最后一道工序,将设有棉球的小木棍放入耳朵内,用手拨动唤头音叉触动小木棍,使其微微抖动,耳朵舒服之状不可言表。

使用“唤头”有个讲究,叫三不响:过河不响,怕惊了河神;过庙不响,怕惊了庙里的神;两个剃头挑子相遇不响,怕抢了对方的买卖。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剃头匠的全部用具用扁担挑着,按冷热两头分挑。俗语,“剃头的挑子——一头热”。一个挑子是小坐柜木箱,用于装工具,剃头时顾客坐在木箱上。另一头是小火炉,放置一个脸盆,水总保持着一定的热度。剃头匠会用热毛巾给客人热敷整张脸或焐热准备剃发和刮脸部分。剃头匠不仅具备基本的剃头、梳头、编发辫和刮脸技艺,还要掌握掏耳朵、剪鼻毛、修嘴角、刮眼皮、刮眼角、修整胡须以及头、面、颈肩部的按摩相关技术。每个剃完头的人,不仅须发整齐,面目一新,而且头肩全身的各部位都会因按摩后感到精神焕发,轻松、清爽、舒适。

我国古时候没有“理发”一词,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当时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满清入关时,为了达到长久统治需要,曾下“剃发令”,将汉族束发为髻改为金钱鼠尾,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当时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举。那时起,剃头匠开始挑着担子,沿街叫喊,给人理发实则剃头。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明令剪辫,达县城开始出现理发师,但只是剪发、洗头,或剃头(光头)。那时达城理发师练就绝活,刮眼睛,掏耳朵,“跳三刀”,即锋利的刮胡刀于后颈向下跳三下,然后刀尖从背心往上拖动,理发的人会感觉全身酥麻,有的还会起鸡皮疙瘩,浑身通泰舒服。

抗日战争时期,有几个下江人理发师逃难来到达城开设理发店,带来先进技艺。男子发型有中分式分头、偏分式分头、学生式。女子的发型有运动式、凉爽式、烫发式。那时烫发没有定型药水,将火钳烧红后将头发卷曲操作。一时间,达城剃头匠争先仿效。

新中国成立初期,达县城区原有理发户67个,1956年组成一个合作理发社,设四个理发门市:翠屏理发社、大东理发社、通川理发社、胜利理发社。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理发合作社派出青年理发师到上海、重庆学习理发技艺,达城美发随即兴盛,不少爱美的男女青年,固定一个理发师,一直到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个理发师,将上海的飞机头改革为青年式,成为那时达城“操哥”流行风尚,“操哥”指爱显摆、走于大街的小青年。“操哥”头吹青年式,徜徉于繁华闹街,或在翠屏路电影院门口钓票,碰见适龄的女青年,便勇敢搭讪,那时叫“扇盒盒”。

西洋镜响器锣鼓: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老达城经常有外地来的西洋镜(拉洋片):一种民间的游戏大木箱,木箱内装有画片,箱外设有放大镜圆孔,可以观看放大的画面。因为最初画片多是西洋画,所以叫“西洋镜”。箱上面装有一组锣鼓响器,一只手可以操作。

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西洋镜小商贩一边拉动洋片一边高声吟唱,吸引我们细娃儿都想趴在镜头前想看个究竟。洋片主要是风景美图、风俗人情或时事掌故。西洋镜比电影更早传入中国。

记得小时候我趴在圆圆的西洋镜孔前观看,有一个小伙伴拍打我的屁股,当我转头时,几个没看西洋镜的小伙伴望着我嬉笑,不知是谁?过后,我留心注意,原来是身旁那个看西洋镜的小伙伴偷拍我。我报之以拍打,双方笑起来。

而今,上海城隍庙还可见历史遗物西洋镜,我每年去江南探亲,有时会去上海城隍庙驻足观看,感受满满的儿童回忆。

磨刀师傅响器铁拍板:补锅的铁匠也使用,俗名“卦连”,是五块铁片用皮条串起来,拴在木把上,用手将铁片一掂一掂的,发出“呱啦啦呱啦啦”的金属碰击响声。磨刀师傅扛着板凳穿街过巷为招揽生意,不仅打响铁拍板响器,还不时拖长声音吆喝“磨剪子嘞,戗菜刀……”

那时,铁匠铺打制的多是夹钢菜刀。因全钢菜刀硬脆,使用时容易崩口。夹钢菜刀只有刀刃部分露出来的那一点是钢,其余部分都被铁包裹,既保证了钢口的锋利,又有铁质的韧性。夹钢菜刀使用久了,露出的钢质部分少了,就要用戗刀将包裹在钢材外边的铁剔铲使钢露出来。以前铁匠铺菜刀不开刃,刀刃部位非常厚,也需要戗刀剔铲开刃。现在的全钢刀、不锈钢刀等不再需用戗刀剔铲。

磨刀师傅主要用具是板凳,前低后高,师傅坐在上面,前腿旁挂一铁皮小筒,盛上水,边磨刀边蘸水,两块砺石,一粗一细,先粗后细,将刀剪磨好后仔细擦净,再拎起挂在另一侧的一团旧布,剪下或割下一块,当着顾客的面检测一下是否锋利,然后再把刀刃面向自己双手递还给顾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京剧电影《红灯记》有一个重要的配角磨刀师傅,他出场时吆喝声“磨剪子嘞,戗菜刀”,清脆洪亮。全场道白京剧声腔,就这一句是原汁原味的民间小商贩吆喝声韵味。今天,达城小巷偶尔可见磨刀师傅,但听不见铁拍板和吆喝声音了。

不同的小摊小贩有不同的响器和吆喝叫卖声。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城市的大规模改造,老百姓的居住形式和购物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小摊小贩的响器和吆喝叫卖声也逐渐消失,成为我们儿时的回忆。

秦巴闲士:

本名王元达,知名网络媒体人,达州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虽年近古稀,却驽马狂奔,锐不稍减。擅长文艺评论、餐饮文章和人物传记。著有《达州美食》《游历四方话美食》《那人、那事》。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