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与县令是同一级吗(县令知县的区别)

知县与县令是同一级吗(县令知县的区别)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2-11-07 00:24:01

知县与县令是同一级吗,县令知县的区别

  • 1. 县令知县的区别,知县与县令是同一级吗
  • 2. 知府知州知县的区别,一至九品官职一览表
  • 3. 县丞和县令的区别,知县和县令的区别
  • 4. 县尉和县令的区别,县尉和县丞哪个大
  • 5. 古代县令有多少兵,古代当个县令容易吗
  • 1.县令知县的区别,知县与县令是同一级吗

    县令和知县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官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受到历史影视剧和古代小说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县令就是知县,它们都是一县之长。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两者有明显的分别。

    1、“县令”是地方性官员,而“知县”却是朝廷选派的。

    2、从官职的高低来说,县令大多是“正五品”官员,而知县则是“正七品”官员。

    2.知府知州知县的区别,一至九品官职一览表

    1、知州、知府、知县等官职,在宋朝、明朝、清朝等多个朝代都有过出现,当然,不同时期,同一个职务的职权也有差别。我们就以距我们时间最近的清朝为例。

    2、清朝地方机构的设置,从上到下大致可分为省、府、县。一省或一区的最高长官,就是我们熟知的总督和巡抚。基层的组织机构,则是县,一县之长,就是我们更熟悉的七品芝麻官儿——县令,也就是知县。

    3、而在省级和县级之间的行政机构,就是府。因此,府就是省的二级行政机构,一府的最高长官被称之为知府。当然也有例外,例如京师所在地的长官则被称之为府尹。清朝时期,府一级的行政机构,大致与我们今天的地级市相似。

    4、作为辖有数县乃至于数十县的一府之长,知州之中当然不可能是光杆司令,按照清廷的设置,一个府设有知府一人,同时,作为知府的副手,还设有同知、通盘、推官等官职。当然,后来清朝又将推官一职裁撤,所以,知府的佐贰官分别为同知和通判。

    5、按照清廷的组织机构设置,一府之长的知府统领全局。而作为他的副手,同知、通判则分管掌握粮食、食盐、江海防务、督捕、河工水利、清军理事等诸多事务。而且,根据清朝的明确设置,同知只是知府的副手。

    6、因此,同知并不具备与知府对着干的底气和能力。至于出现如巡抚和总督一般的争斗,就更不可能了。更何况,清廷还明确规定了:一个府的所有政务,都必须由知府上达总督和巡抚,才可以实行。因此,这就从根本上切断了同知跳反的可能。

    7、作为一府之长,知府的权力令人咋舌,再加上清朝人治和监察的落伍,于是有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

    8、在清朝将推官裁撤之后,同知、通判等知府的佐贰官,多被派遣到一府之地的其他地域分防。因此,同知不但在职权上明确属于知府的下属,而且,连驻地都不一样,彼此之间起冲突的可能性很小。由于同知、通判多被派遣到一府之地的其他地方分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厅”这样一个行政单位。

    9、至于知州,自然指的是一州的最高长官。州一行政机构在清朝也有设置,而且,清朝的州还为了直隶州和散州两种。直隶州相当于府,而散州则与县等同。因此,清朝时期的知州级别变化比较大,直隶州的知州相当于知府,而散州的知州则只相当于知县。清朝时期,全国直隶州有76个,而散州为48个。

    10、至于知县,就更好理解了,知县大概是普通人最为熟知的古代官员了,所谓七品芝麻官儿,指的就是知县。当然,虽然被调侃为七品芝麻官,但是,作为一县之长,知县的权利其实并不小。

    11、一县之内的几乎所有事物,知县都可以做主过问,所辖县境内数万乃至数十万的百姓命运,知县也几乎都能一言而决,正所谓“破家的县令”。清朝的知县,相当于集今天的县长、县委书记、法院、公安等诸多职权于一身。清朝时期,全国知县一共有1358个。

    3.县丞和县令的区别,知县和县令的区别

    1、县令在其他工具书中的解释是官名。县令之名,起于战国,其时秦及三晋县的长官均称为令。

    2、县丞是中国古代地方职官名。在县里地位一般仅次于县令(或县长),汉时每县各置丞一人,以辅佐令长,主要职责是文书。

    3、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兼县长,是回主管一县事务的一把手。 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副书记兼副县长,是县令的副手之一,一县的二把手。

    4.县尉和县令的区别,县尉和县丞哪个大

    1、县令和县尉这两个官职因为名字相近,会被很多人误认为它们是对于同一个官职的不同称呼。其实不是,县令是掌管一县大小事务的官职,是一县之长,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县令有陶渊明、狄仁杰等等。

    2、而县尉则是归县令管束的,它需要辅佐县令的治理,是主要负责治安、捕盗这类事宜的职位。除了县尉之外,辅佐县令治理的官职还有县丞、主薄等等。

    5.古代县令有多少兵,古代当个县令容易吗

    1、古代县令是文官没有兵的,他手下的称为衙役。兵是只有武官才能统领。衙役其实就是古代徭役的一种,就是青壮年在县衙进行社会无偿服务。

    2、具体的人数也因历史时期和县的大小有关,记得看过明朝嘉靖年间浙江某县的县志,记载的衙役人数为20-30人。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