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徒步方法,徒步正确姿势和技巧
1、徒步时要保持上体伸展,胸和腰稍向前突出。上体笔直,下巴前伸,高抬头,两肩向后舒展。
2、徒步时应该伸直膝盖大步走,展开膝盖,并非僵硬、不灵活,而是使伸直的膝盖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行走。
3、脚跟先着地,身体重心落在脚跟上。再将身体重心移到脚尖前脚着地时,脚跟先着地,身体重心落在脚跟上。
4、脚向正前方迈,后腿要伸直。上体伸展,膝盖伸直,走起来脚自然向前迈。
5、调整速度。随时调整步行的速度,步行刚开始的5分钟内,以缓慢的步伐帮助自己暖身。
2.长途徒步正确方法,徒步正确方法图解
1、呼吸与步行的配合是重要的徒步技术,尤其是在背重装上坡时。在上坡起步时,一定要放慢脚步、接着要遵循吸一口气,踏一步、接着吐一口气,再踏出一步的法则上攀;倘若依此规则上攀陡坡数步,即感喘不过气来,则应将步伐缩短,然后断续遵上述的呼吸步伐;如果一开始行走陡坡2、3个小时都不必休息和喘息,就代表您己经成功这调气步法了。当然在爬更陡的坡,背更重的背包时,则需一吸一吐才往上移动一小步的方式前进;另外,提醒你,吸气时需用力的深呼吸,如此不但供气可以增加,调气也能做的更好,高山症发生的机率也会降低。
2、这步伐是每上一步时,后边的脚一定要打直,只有将大小腿打直,体重和推力,才能完全由腿来支撑,如此才可以让大小腿肌肉,得到些许的休息;反之,膝盖从未打直,当然肌肉容易疲劳过度,甚至发生大腿抽筋……
3、上下不太陡的碎石坡,需将鞋底完全接触碎石坡斜面,如此才能利用最大摩擦力,容易而省力地行走于碎石坡之上;若因害怕跌倒而采用横行步伐或用脚尖用力沟,反而很费力,若遇较陡的碎石坡时,可借助大小腿之力,将鞋平推入碎石坡,或推出一踏足平台才上移;下坡则可利用脚跟下踩的力量,让碎石坡出现一踏足点后,才继续下移步伐。另外也可利用山径上的石块来走上坡或下坡,让自己如行于平坦地面般舒适,这也是另一项实用的步伐技术;但在利用石块时,要踩在重心的位置,不然很容易造成脚踝扭伤哦!倘若您能勤加练习,后来连会滚动的石头,也能助您行走自如。
4、在长途行走过程中,不要以为昂首阔步的大步向前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要知道步幅大是利用腿部肌肉的爆发力,这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持久力,凡事都不能一步登天。所以步幅小一些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充分利用我们腿部肌肉的韧性,它们对持久战是相当有办法的。
5、跟着就是要调节我们的呼吸了,要努力让自己的呼吸与运动呈有节奏的状态。令肌肉持续缓慢而不休止地运动,再加上平稳均匀的呼吸。简单的说就是几乎每走一步呼吸一次。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就能做到平均每两-三步就换气一次。
3.徒步正确的方法,徒步正确方法图解
1、保持好的步行姿势,以好的步行姿态行走,意味着背和臀肌能得到最大的运动,让走得更快、燃烧更多卡路里。好的步行姿态简要地说就是:以拉长身型的高姿态行走,保持肩膀往后,并轻松下压(而不是耸肩紧绷,收小腹、双眼直视前方,下巴自然微收。
2、走路的速度很大一部分来自手臂,摆动手臂产生力量与动能推动身体前进,帮助燃烧更多卡路里并强化上半身力量。走路时,手肘弯曲90度,手臂前后摆动,肩膀保持轻松并自然微微后转,使得胸腔扩展并维持最佳姿势,让走路减肥达到最大效能。
3、全脚掌落地使得步行更有力,燃烧更多卡路里,也让小腿、大腿后方肌群、臀肌加入运动,让你拥有更修长的腿部肌肉线条,以及更俏更紧实的臀部。
4.徒步旅行的技巧和方法,徒步旅行的真实经历
1、刚开始徒步可以放缓一点,让身体每个部分都先预热,有个适应的过程,5-10分钟后才加快步伐。
2、队员之间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一般为2-3米。队伍的安全距离一般在白天不能超过十分钟或者200米以内,夜晚必须在5分钟或者20米以内。
3、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来走,不要逞强紧跟强驴埋头猛走,这样会大量消耗体力,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最好找一个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4、上下坡时,手部攀拉的石块、树枝、藤条,一定要用手试拉,看看是否能够受力,才去做其他攀爬上下动作,避免意外受伤。不要只顾低头走路,而错过了周围的风景。在户外徒步,强身健体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不要为了一些所谓“自虐”的目的来暴走,大强度的体力付出,有时候会得不偿失。
5、了解自己的体能,学会用一个自己比较舒适的方法走路,这样的你的体力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
6、按计划休息和进食,根据大家途中的体力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必要时宁可延长穿越时间。避免不必要的体力过分透支,要为后来不可预见的意外情况使体力留有余地。
7、重装徒步的时候要“多吃多喝”:多吃多喝的定义不是暴饮暴食,如果吃的太多,估计路可能都走不了了。这里的多吃多喝是指吃喝的频度,徒步的时候,人体的热量损失大,为了补充体力,需要及时补充水和食物。
8、喝水要以量少次多为原则,喝水也是主动的,不要等口渴了才被动喝水。每次喝两三小口为好,太口渴了可以缩短喝水的时间,增多几次喝水次数,一次喝水太多,身体吸收不了浪费宝贵的水源不算,反而增加心脏的负担。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适当地多喝一些水。
9、行走中的休息要长短结合,短多长少。一般途中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呼吸。长时间休息以每60-90分钟一次为好,休息时间为15-20分钟,长时间的休息应卸下背包等所有负重装备,先站着调整呼吸2-3分钟,才能坐下,不要一停下来就坐下休息,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可以躺下抬高腿部,让充血的腿部血液尽量回流心脏。谨记:休息是主动的积极的,而不仅仅是躺下休息这么简单。
10、中途休息时不要脱鞋。长时间行进脚一定会浮肿,脱了鞋一旦再穿是比较难受的。
11、山区昼夜温差较大,海拔上升温度会下降(-6度/垂直1000M。注意保暖是必须的,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后和睡觉前。相应准备保暖衣物和选择合适睡袋。当衣物被雨水或汗水打湿后,热量散发的速度是惊人的,此时要尽快换上干燥内衣。有条件可选用排汗快干面料的内衣。
5.长期徒步的方法和技巧,徒步正确方法图解
1、平路:此路面多为石板铺成的路面或水泥路面,但路面平滑且易积青苔,在上面进行徒步行走时容易打滑,特别是遇到刚下过雨或雪的路况,容易跌跤、崴脚等。因此,徒步时应注意重心不要太靠前,重心和路面垂直,背包的重心在中部偏下,建议大家使用登山杖。
2、山地:山地往往由起伏不定的山峦组成,其间贯穿小溪、林丛等,路面状况往往比较复杂。面对此路面,行进技巧为走大路不走小路,也要去另辟蹊径。为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可采取大步走一段,再放松缓步慢行一段的节奏,或停下来休息一会,调整呼吸。最好站着休息,不要卸掉装具背包,可以在背包下支撑一根木棍,以减轻身体负重。
3、泥地:这种路面也是在徒步中较为常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石头风化和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经过人们的长时间踩踏形成的。雨季时这种路面就是传说中的烂泥路,非常容易跌倒,伤到膝盖。走这种路面鞋底一定要抓地,要充分利用登山杖作为支点,以免不注意一脚踩进很深的烂泥里,同时,充分利用登山杖和可以攀扶的东西,注意攀扶物体时要先确保该支点是牢固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4、碎石:主要由山谷沟壑经长期雨水冲刷和山洪暴发形成,没有明显的可行走的路,细纱、小溪、巨石交错遍布,需要在行进间不断在石头上跳来跳去。行走在跳石路面时眼睛要注意观察前方的情况,准确判断下一个落脚点,注意观察某些石头上留下的长期作为落脚点的暗痕。然后要把背包肩带和腰带拉紧,让背包紧贴背部,以免跳跃时背包晃动、重心不稳导致失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