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九牛一毛50字(九牛一毛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九牛一毛50字(九牛一毛的成语故事)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2-12-02 22:12:01

成语故事九牛一毛50字,九牛一毛的成语故事

  • 1. 九牛一毛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九牛一毛50字
  • 2. 九牛一毛的故事,九牛一毛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 3. 九牛一毛的成语解释,九牛一毛成语的典故
  • 4. 九牛一毛成语故事,100个笑断气故事
  • 5. 九牛一毛成语解释,九牛一毛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1.九牛一毛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九牛一毛50字

    1、九牛一毛的成语故事:西汉时代有个很有名的大将军名叫李陵,他奉汉武帝的命令,率领军队去攻打匈奴。后来,因为兵力不足而战败投降。武帝听到这件事以后非常生气,他觉得李陵不但不能立下大功,反而轻易对敌人投降,其它的大臣们也纷纷指责李陵的不忠。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为李陵打抱不平,他仗义直言说道:李陵将军孤军夺战,每一次出兵攻打敌方都有很好的成绩。而这一次,他没有得到李广利(担任正面主攻任务的将军)的协助,五千人的步兵虽然被八万匈奴兵团团围住,但是仍然冒死对抗,而且连续打了十几天的仗,还杀伤敌兵一万多人,直到粮草都用尽了,才不得不假装投降,这样的战绩大概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李陵实在是个了不起的将领啊!至少他的功劳能够抵他的罪过吧!

    2、汉武帝听到司马迁不但为李陵辩解,而且还讽刺他的亲戚李广利,顿时火冒三丈,立即下令把司马迁打入死牢,接着又判了司马迁当时最残酷、最耻辱的宫刑。司马迁遭受到如此大的打击,受到这种侮辱,好几次都想自杀一死了之,可是他想到自已这种情形即使死了,在大家眼中也不过就像是九牛之一毛,不但得不到任何人的一丝同情,还会受到大家的嘲笑。于是,他下定决心、勇敢的活下去,最后终于完成《史记》这部名流千古的史学钜着。

    3、九牛一毛的解释: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2.九牛一毛的故事,九牛一毛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1、汉武帝时期,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国境与敌军交战,战败后李陵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听说此事后,非常生气,大臣们也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武帝问他司马迁对此事的意见,司马迁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虽被匈奴八万骑兵围住,但还是杀伤了一万多敌人,实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了。武帝听到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下令将司马迁关进大牢并处以“腐刑”。司马迁受到如此大辱,想要自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即使死了,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眼中,不过像是“九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还会惹人耻笑。于是司马迁决心勇敢的活下去,最后终于完成了史学著作《史记》。

    2、九牛一毛,汉语成语,拼音是jiǔ niú yī máo,意思是这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渺小、轻微,或很大数量中的极少数。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3.九牛一毛的成语解释,九牛一毛成语的典故

    1、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2、九牛一毛(拼音:jiǔ niú yī máo)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3、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九牛一毛”。

    4.九牛一毛成语故事,100个笑断气故事

    1、成语故事: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因李陵事件,而受到宫刑。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人,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2、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3、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贬低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汉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扛入大牢。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

    4、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司马迁把他这种思想转变的情况告诉他的好友任少卿,后来的人便是根据他信中所说的“九牛亡一毛”一句话,引伸成“九牛一毛”这句成语,用来譬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才仅是极多数里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

    5、九牛一毛指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5.九牛一毛成语解释,九牛一毛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1、九:虚数,表示多。许多头牛身上的一根毛。形容极大数量中的微不足道的数量。也作“九牛一毫”。

    2、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受诛;若九牛之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3、例句:要大老板拿出这点钱来加我们的工资,对他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