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发酵粄,又称为客家发糕或客家米糕,是客家地区传统的米制食品,以其独特的发酵过程和松软的口感而闻名。以下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客家发酵粄的做法:
### 材料:
- 糯米粉:500克
- 白糖:250克(根据个人口味可适量增减)
- 酵母粉:5克
- 温水:适量
- 花生油:适量
### 做法:
1. **酵母水准备**:将酵母粉加入少量温水中溶解,静置5-10分钟,直到酵母开始起泡。
2. **和面**:将糯米粉倒入一个大碗中,加入白糖和酵母水,然后逐渐加入温水,边加边搅拌,直到和成一个稍微粘手但不太干的面团。
3. **发酵**:将和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或湿布,放在温暖处进行发酵。发酵时间根据温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在28-30°C下发酵6-8小时左右,直到面团体积膨胀到原来的两倍大。
4. **准备蒸锅**:在蒸锅中加水烧开,同时在蒸盘上刷一层薄薄的花生油,防止粘连。
5. **分割成型**:将发酵好的面团轻轻揉一下排气,然后分割成小块,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做成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
6. **二次发酵**:将分割好的面团放在蒸盘上,再次进行发酵约30分钟,直到面团变得更加松软。
7. **蒸制**:将蒸盘放入蒸锅中,大火蒸约20-3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发酵粄的大小和蒸锅的火力来调整。
8. **出锅**:蒸好后,关火让发酵粄在锅内静置5分钟,然后取出,稍微冷却后即可食用。
### 注意事项:
- 发酵时间和温度对面团的发酵效果有很大影响,温度过低或时间不够会导致发酵不充分。
- 发酵过程中要避免受到冷风或震动,以免影响发酵效果。
- 蒸制时水开后再计时,并注意水量不要蒸发干,以免烧坏锅具。
客家发酵粄的做法有很多变体,有的地方会在面团中加入红枣、枸杞等食材,增加营养和风味。此外,有些地区的客家发酵粄会使用米粉代替糯米粉,口感和风味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