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含冤而死的北伐名将(东晋内部斗争导致北伐失败的原因)

东晋含冤而死的北伐名将(东晋内部斗争导致北伐失败的原因)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4-03 23:42:21

东晋含冤而死的北伐名将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光禄大夫刘蕃之子。

工于诗赋,少有文名,选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八王之乱时,效力诸王,累迁并州刺史,封广武侯。永嘉之乱后,据守晋阳九年,抵御前赵和后赵。晋愍帝即位,拜司空、大将军、都督并冀幽诸军事。并州为石勒所陷后,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

刘琨善于文学,精通音律,诗歌多描写边塞生活。《隋书·经籍志》有《刘琨集》9卷,又有《别集》12卷。明朝张溥辑为《刘中山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太兴元年(318年),段匹磾自称奉皇帝诏旨将刘琨缢杀,子侄四人同时遇害。刘琨时年四十八岁。太兴三年(320年),平反昭雪,追赠侍中、太尉,谥号为愍。

一、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

祖逖出身北方士族。祖逖成年后发奋读书,当时人们都称赞祖逖有大才。太康十年(289年),祖逖被郡府举为孝廉,又被司隶举为秀才。后来,祖逖与刘琨一同出任司州主簿。两人相互勉励,留下了闻鸡起舞的典故。元康元年(291年),八王之乱爆发。祖逖得到诸王的重视,先后效力于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豫章王司马炽,历任大司马府掾属、骠骑将军府祭酒、主簿、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府从事中郎。永兴元年(304年),东海王司马越拥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也随军出征,但是战败,逃回洛阳。后来,司马越任命祖逖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但祖逖母丧,遂守孝不出。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