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是何意 出自于哪(马革裹尸的典故具体内容是什么)

马革裹尸是何意 出自于哪(马革裹尸的典故具体内容是什么)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4-16 17:01:57

马革裹尸是何意 出自于哪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意思是现在匈奴、乌桓还在侵扰北部边境,想请求攻击的。男儿应当死在边野,以战场马革裹尸还葬罢了,怎么能躺在床上安心享受儿女侍奉呢?

马援是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东汉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

建武二十五年(49年),他亲自率领4万大军前往武陵讨伐,取得大胜。不久,因为天气炎热加之水土不服,许多士兵生病,马援也不幸染上了暑疫,一代名将病逝在军中。

正如他生前所说:“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现在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在桂林市区还有一座伏波山。

清,徐锡麟也借用这个典故写了一首诗

《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