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目鲢鱼可以刮去鱼鳞食用,也可以不刮鱼鳞直接制作菜肴。
红目鲢即是指大眼鲷,大眼鲷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鲈形目,大眼鲷科大眼鲷属的一种鱼类。其体稍延长,侧扁;头中等大;吻颇短;眼大;口大,向上倾斜;下颌稍长于上颌,向前方突出;牙细小,圆锥形;前鳃盖偶角处有一个带锯齿缘的强大棘;体被栉鳞,细小而粗糙,坚固不易脱落;侧线完全;背鳍鳍棘向后逐渐增长;背鳍鳍条部与臀鳍同型;胸鳍短小,腹鳍长大,鳍膜间有黑色斑点;尾鳍上下叶向后呈丝状延长。
通常栖息于底质为沙泥、水深25~75米的海区。游泳缓慢,不作长距离洄游。食物主要为长尾类、桡足类和端足类等。一般体长120~160毫米,大者可达250毫米。在南海常年均可捕获,冬春旺汛。因皮厚肉粗,多制成干品,部分鲜销。
如果是刚刚捕捞上来的足够新鲜的鲢鱼,它的鱼鳞是十分绵软的,只要刷新干净鱼鳞表面的粘液就可以不用刮除。
鲢鱼的鱼鳞比起它的鱼肉来同样富含蛋白质,而且更含有丰富的钙和钾,而且如果烹制鱼肉的方式需要长时间的炖煮,鱼鳞也可以保护鱼肉不被炖烂炖散,而且鱼鳞本身也会变得软和起来,不会影响口感。
但如果是捕捞上来一段时间的鲢鱼,鱼已经不太新鲜,鱼鳞也出现腥味,开始发硬,这时候就需要剔除鱼鳞了。如果是北方的鲢鱼,由于水质的问题,鱼鳞沉淀了大量的钙质,而且鳞片也大多沾有水中的泥土等脏污,如果不刮去鱼鳞,这些嚼不动的鱼鳞就会让鱼肉变得腥涩异常,还不利于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