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字拆开实际上是一矛一象,所以豫字最初的本义应该和猎象或象有关系。新石器时期河南南部应该有亚洲象的存在,只是后来因为环境的变迁和人为因素逐渐南迁。
象字是个像形字,其本义和天文什么扯不上关系,就是指象,只是由于大象之大才引申之万物之象,也不知和佛教有关系没!
豫有高兴愉悦之义,张三李四用长矛猎杀到一只大象能不高兴么?!可见一般!不至肉能够吃,象牙和象牙雕哪可不是一般的宝贝。至于河南为何会有豫州之说肯定和象关系不凡!看看新石器和夏商时期墓葬里的象牙和象牙杯箸等等,应该不难理解!
豫”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字形看最初形似从象、从吕(当为邑)。后来就不断增加饰笔,至楷书就演变成了左从予。发展轨迹如下:
《说文解字》:“豫,象之大者。贾侍中说:不害于物。从象予声。”可见,当时许慎认为“豫”是较大的象。
后人对许慎的解释多有异议。这种不同看法主要是从字形上来进行剖析的。
竺可桢认为:“河南省原来称为豫州,这个豫字就是一个人牵了大象的标志”。
张汉沽则认为,“豫”左为“予”,“予”之意为我,右为“象”,因此合而释之便是一个人牵着一头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