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液的型号规格并不像机油那样有相对确定的型号含义,而是有一定的明显标示。这些标示通常包括低温(冰点)温度、或者适用的低温。不过,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和类型的防冻液之间不能混加。
衡量防冻液的优劣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是防冻效果,也就是冰点。一般普通型的防冻液都可达到-40℃,而优质的防冻液应能达到-60℃左右,这是标定防冻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另一个是防冻液的沸点,水的沸点是100℃,而防冻液至少应达到108℃以上。
另外,常见的防冻液有三种主要类型:乙二醇型、氯化钙型、甲醇型。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7.4℃,冰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正规的防冻液一般是用乙二醇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氯化钙型沸点1600℃,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甲醇型沸点64℃,可以与水完全相融。这三种类型各有特点,同时毒害性也不同,比如乙二醇直接接触无害,但是吞食有害;氯化钙因能使湿润的肌肤脱水而具有刺激性,固体的无水氯化钙溶解时大量放热,如被不慎摄入可致口腔和食道烧伤;甲醇型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因此,在选择防冻液时,不仅要看冰点和沸点等性能指标,还要考虑其类型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