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孩子讲道理无效,且给他三次机会以上情况下 打他之前一定要告诉他为什么打他,作为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懂得为什么会挨打,让他下次再犯这个错误时可以形成疼痛记忆。
2、在自己情绪稳定的时候 很多家长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在自己情绪爆发时候开始打孩子,会可能让孩子感觉不到自己的错误,而只是家长对孩子情绪的发泄,无法让孩子从中明白道理。
3、在触碰到底线时候 首先家长应该思考这个底线在哪里?比如偷东西,不尊重长辈,喜欢理直气壮的撒谎,无节制的调皮顽劣等等,很多时候家长教育的底线就是孩子成长后人格形成的底线。
4、有危险,孩子却屡次无视的情况下 很多孩子对危险的情况是估计不足的,比如玩火,触摸电插座,独自下水游泳等等,父母在多次的教育无法让孩子悔改情况下,可以给孩子疼痛教育,来增加他的潜意识,形成疼痛记忆来避免危险。
建议不要打,用心平气和的态度,问他这样做的原因。
男孩犯错,总有他自己的原因。如果问都不问就直接给他定罪,把他给打骂一顿,这样做其实根本就毫无作用,只是父母毫无意义的发泄自己的怒气,男孩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以后还会故意和父母对着干,变得越来越调皮捣蛋。
其实,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止打骂这一种,首先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心平气和的跟男孩沟通。男孩的那一点逆反心理就很难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