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为什么不收复外西北(左宗棠收复新疆为什么能成功)

左宗棠为什么不收复外西北(左宗棠收复新疆为什么能成功)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4-24 23:02:13

左宗棠为什么不收复外西北

这是因为,当时沙俄占据在伊犁,他们没有想过清政府能够收复新疆,所以在看到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试图耍赖,不想将伊犁地区还给清政府。期间清政府也有派人来和沙俄谈判,但是由于所派之人崇厚太过懦弱,导致不仅没能要会伊犁,反而要赔偿沙俄500万的卢币。当时消息传回清政府后,成功收复新疆的左宗棠非常气愤,他决定由自己再次出征武力收复伊犁。

但是当时的清政府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对待这些列强已经非常懦弱了,他们决定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害怕再次失败。所以清政府下令将左宗棠调回北京,改派曾纪泽去和沙俄谈判,好在由于左宗棠有积极备战的表现,沙俄做出了适当让步,归还了特克斯河谷等地,但是这份《中俄伊犁条约》条约还是一份不平等条约。

这份条约的签订告诉我们,落后就会挨打,从一开始,西方列强频频选择我国作为殖民地,是因为我们的政治制度、经济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军事力量都落后于西方国家,而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这些缺点暴露无遗,所以清政府只好和西方列强签订一份又一份的不平等条约来维护自己的腐朽统治。同样地,在这场收复新疆的战争中,清政府害怕再和沙俄打下去会失败,到时候失去的可能不仅仅是伊犁地区的控制权了。所以他们选择了谈判而不是武力收复伊犁。

或许这就是弱国的悲哀,无论左宗棠这个英雄如何努力,不顾自己年近70的带病之身也要奔赴战场,都无法维护本国的领土安全,维护本国的利益。所以,现在的我们一定要牢记那时的教训,不断努力学习,为自己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这里的原因很复杂,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新疆本身就是俄罗斯和英国角逐之地,不仅仅是军队的胜利就能收复故土的。

1860年之前,新疆的土地,实际上包含了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大部分土地。这部分传统上被称为七河流域,是中国传统的地盘,也是整个新疆最为精华的所在。

但是1860年开始,腐败无能的清朝官员,尤其是脑满肠肥、懦弱自私的八旗官员,往往在沙俄的恐吓之下,就大笔一挥签订条约,把大片土地白送给了别国。

再比如,在东北,黑龙江将军奕山,一口气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给了沙俄,一开始是地方官员的私相授受,后来清朝高层竟然直接认可了。

在西北,最丧权辱国的条约,是《里瓦几亚条约》。当时,左宗棠已经兵锋所指,打下了除俄罗斯军队占领的全部土地。号称擅长外交的完颜崇厚,不顾国家和民族利益,在沙俄胁迫下仅仅收回伊犁城池,伊犁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南境特克斯河流域以及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地区斋桑湖以东土地却划归俄属。

所以,左宗棠这种军事上的鹰派,不管多牛逼,都无法阻止清朝外交官员出卖国土。完颜崇厚签约之后,左宗棠说“我得伊犁只剩一片荒郊,北境一二百里间皆俄属部,孤注万里,何以图存?”

因为完颜崇厚一开始就割让了这么多国土,后来给曾纪泽再次改约的回旋空间就小得多了。

即便如此,左宗棠为了配合曾纪泽的外交谈判,已经部署了收复新疆的军事安排:三路进兵收复伊犁:一路由金顺进驻精河从正面佯攻;一路由张曜从阿克苏越过天山进击伊犁南部;一路由刘锦棠经乌什越冰岭直赴伊犁西面的后路。

也就是说,曾纪泽在圣彼得堡的谈判如果破裂,左宗棠直接与俄罗斯硬钢。到时候,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最终,曾纪泽在完颜崇厚条约基础上争取了相当一部分权利。即便如此,依然有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俄罗斯。

在争夺新疆土地的过程中,清朝内外都有很大的投降派势力。左宗棠在新疆是一个铁拳,可是清廷内部却是一个筛子,根本没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

清朝内部,以李鸿章为首的投降派,非常害怕作战,甚至,李鸿章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亲俄派,始终希望俄罗斯能够帮助清朝抵抗侵略。这种态度,简直是与虎谋皮。

即便是后来八国联军侵华,俄罗斯侵占了整个东北地区,李鸿章还以为俄罗斯是可以依靠的盟友,这种态度,直接决定了清朝不可能与俄罗斯作战。

不打仗想从俄罗斯手里拿回土地,简直是痴心妄想。

事实上,如果当时清朝能够调整外交战略,与英国结成同盟,收复巴尔喀什湖并不是很难。因为,当时俄罗斯已经日薄西山,在整个亚欧大陆遭遇了英国的遏制。

只可惜,清朝始终没有接过英国的橄榄枝,等甲午战争结束后,在远东遏制俄罗斯的英国盟友,变成了日本。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没有国家战略的加持,左宗棠打多少胜仗,都是会丧权辱国,这就是清朝腐败混乱的决策体系造成的恶果。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