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和大吕的故事来源于中国古代的诗歌,尤其是唐代的诗歌。在唐代,诗人元稹写了一首名为《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的诗,其中提到了“小寒连大吕”。
“黄钟和大吕”是古代音律中的十二律,黄钟对应子月,也就是农历的十一月,大吕对应丑月即十二月。在小寒这个节气中,黄钟和大吕这两个音律被用来形容小寒与大吕的关系。
在元稹的诗中,“欢鹊垒新巢”描述了小寒节气的三候之一,即喜鹊开始筑巢、繁殖后代。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其他动物的活动,如霜鹰飞翔和野鸡隐入草丛等,这些都是为了更详细地描述小寒节气的特征。
总的来说,“小寒与大吕”的故事就是通过元稹的诗歌来展现小寒节气的特征和动物的活动,以此来表达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观察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