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步:考生查询高考成绩和在全省物理或历史科目类的“位次”。
第二步:根据往年的“逐分段统计表”,分别找到往年同“位次”对应的大致分数(简称“等位分”)。
第三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在等位分的基础上上下浮动一定的分数,结合往年投档分数线,初步选定备选院校。
第四步:缩小志愿范围,考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喜欢的专业、想去的城市等信息,对备选院校进行进一步筛选。
第五步:进行备选院校排序,精选“冲、稳、保”院校和专业,确定初步志愿选择。
第六步:考生认真查阅拟报院校招生章程、选科要求、招生计划等情况,对院校志愿进行调整,确定最终志愿。这一步骤,重点关注院校专业录取规则和专业录取条件,逐一检查自己是否符合院校的身体要求、语种要求、单科成绩、选考科目要求等。
第七步:正式填报志愿,考生需准备好考籍号、身份证号、密码和动态口令卡4样东西,在规定时间登陆高考志愿填报网址(gk.jseea.cn),根据系统显示的页面,选择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志愿,确认无误后提交保存。
高考报志愿是每位考生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为了报好志愿,你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考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方向,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报考相应专业和学校。
2.合理规划志愿:在填报志愿时,要谨慎地规划志愿顺序和数量,因为志愿的填报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录取结果。在填报时,可以参考历年各院校录取分数和录取人数,结合自己所处的省市考生情况,适当调整志愿顺序和数量。
3.了解院校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考生还需要关注不同院校的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以便更好地填报志愿。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院校(如艺术类、体育类等),要了解其招生要求、考试科目和难度,以便进行合理的志愿填报。
4.考虑职业发展前景:填报志愿时,还需考虑所报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和学校。
总之,考生在报高考志愿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从而合理规划志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同时,在填报志愿前,可以多参加一些专业咨询和招生说明会等活动,以增加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