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模式是图像处理技术中的一个技术名词,不仅用于广泛使用的Photoshop中,也应用于AfterEffect、llustrator 、 Dreamweaver、 Fireworks等软件。
混合模式主要功效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将对象颜色与底层对象的颜色混合。
当您将一种混合模式应用于某一对象时,在此对象的图层或组下方的任何对象上都可看到混合模式的效果。
混合模式原理:
以Adobe Photpshop画笔工具为例说明其原理。
任意打开一幅图,选择画笔工具,选择合适的笔刷。设定不同的模式在图像上绘画,即可得到不同的效果。
为了叙述方便,暂且将原图像中的颜色称之为“底色A”画笔的颜色为“绘图色B”,将通过混合模式得到的最后颜色称为“最终色C”。
1.正常模式
是默认的状态,其最终色和绘图色相同。可通过改变画笔工具选项栏中的“不透明度”来设定不同的透明度。
当图像的颜色模式是“位图”或“索引颜色”时,“正常”模式就变成“阈值”模式。
在基色存在透明度a%时,混合的运算方式是:最终色=基色*a% + 混合色*(1-a%)。
2.溶解模式
最终色和绘图色相同,只是根据每个像素点所在的位置的透明度的不同,可随机以绘图色和底色取代。透明度越大,溶解效果就越明显。
使用这种模式,像素仿佛是整个的来自一幅图像或是另一幅,看不出有什么混合的迹象。
如果你想在两幅图像之间达到看不出混合迹象的效果,而又能比使用溶解模式拥有更多的对图案的控制,那么可以在最上面图层上建一个图层蒙版并用纯白色填充它。
这种效果对模拟破损纸的边缘或原图的“泼溅”类型是重要的。
3.背后模式
最终色和绘图色相同。当在有透明区域的图层上操作时背后模式才会出现,可将绘制的线条放在图层中图像的后面。
这模式被用来在一个图层内透明的部分进行涂画;但当图层里的“保持透明区域”选中时就不可用了。
它只可以在你用涂画工具(画笔,喷枪,图章,历史记录画笔,油漆桶)或是填充命令在图层内的一个对象之后画上阴影或色彩。
4.清除模式
同背后模式一样,当在图层上操作时,清除模式才会出现。
利用清除模式可将图层中有像素的部分清除掉。
当有图层时,利用清除模式,使用喷漆桶工具可以将图层中的颜色相近的区域清除掉。
可在喷漆桶工具的选项栏中设定“预值”以确定喷漆桶工具所清除的范围。工具选项栏中的“用于所有图层”选项在清除模式下无效。
取A层任意一个像素a [R1, G1, B1],与B层对应位置的像素b [R2, G2, B2] 进行数学运算,得到c [R3, G3, B3]
R1 某种运算 R2 = R3
G1 某种运算 G2 = G3
B1 某种运算 B2 = B3
A、B两层所有像素都独立进行同样的运算,即得到混合后的结果C,即新的A层(注意虽然A层缩略图没有变,但直方图已经变了),而B保持不变
举一个简单例子,PS默认的图层混合模式是“正常”,在不透明度为100%时,
R1 正常 R2 = R1
G1 正常 G2 = G1
B1 正常 B2 = B1
也就是说,“正常”模式下,A层在B层之上,看到的只有A层,看不到B层
混合模式的分类
一般系:正常、溶解
变暗系:变暗、深色、正片叠底、颜色加深、线性加深
变亮系:变亮、浅色、滤色、颜色减淡、线性减淡
对比系:叠加、强光、柔光、亮光、线性光、点光、实色混合
该组特点是让亮的更亮,暗的更暗,每一个“对比系”的混合模式都可看作“变暗系”和“变亮系”的结合,如“叠加”是对较暗的像素进行“正片叠底”,对较亮的像素进行“滤色”
负片系:差值、排除
相消系:减去、划分
HSL系:色相、饱和度、颜色、明度
混合模式彼此之间的联系
1. 对于大多数混合模式,图层“不透明度”和“填充度”对混合效果影响是一样的,也就是说,60%的不透明度,与60%的填充度,得到的效果一样;但以下8种混合模式是例外
颜色加深、颜色减淡
线性加深、线性减淡
亮光、线性光、实色混合
差值
2. 以下5组混合模式是相反对应关系(从后面的公式就可以看出)
变暗 - 变亮
深色 - 浅色
正片叠底 - 滤色
颜色加深 - 颜色减淡
线性加深 - 线性减淡
3. 具有“互逆”关系的混合模式有两组,举例,A层在上,对A“叠加”;B层在上,对B“强光”:两种情况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叠加  强光
颜色  明度
每一种混合模式的运算方法
当通道位深度为8位时,R、G、B三通道数值范围在0到255,我们除以255,得到0~1范围内的数值
我们用下图所示的两个100像素的图层做实验
A层有一个颜色, [R, G, B]值分别是 [102, 153, 204],即[0.4, 0.6, 0.8]
B层有两个颜色,[0, 51, 102] 和 [255, 204, 153],即 [0, 0.2, 0.4] 和 [1, 0.8, 0.6]
选中A层,调节混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