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从前有一座山,山里住着几户人家,日子都过的挺清苦,唯独王老汉家有一点家产。王老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王刚,小儿子叫博古。王刚勤劳,博古懒惰。可是博古是王老汉与后妻张氏的儿子,张氏一心想赶王刚走,好让他的亲生儿子独占那些家产。她便想了一个方法:让他们俩去山上种豆子,谁种的豆子发芽了,谁就回来。张氏给王刚一袋炒熟了的豆子。可是,炒熟了的豆子却意外落在了博古手里。把豆子种下去,王刚的豆子发芽了,可博古的就是不发芽。于是,王刚下山走过一条小溪时,游来一条小鱼,小鱼十分喜欢这个勤劳的小伙子,忽然变成了一个姑娘,想和他结为夫妻。而博古却还留在山上,最终被饿死了,他灵魂化作了一只布谷鸟。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天道酬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王刚的后妈张氏,为了让自我的亲生儿子得利,想把王刚赶走,结果失去了她自我的儿子,后悔莫及;博古本质懒惰,还受了他母亲无端庇护,结果饿死了;王刚善良勤劳,神仙都保护他,还愿意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嫁给他,让王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们要向王刚学习,做一个勤劳、善良的人,诚诚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办事。
布谷鸟是一种鸣声清脆清晰的小鸟,经常出现在农村或者田野里,非常受人们喜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布谷鸟有着很深的含义。
传说在旧时候,一位爱上了一个农民女子的琴师,为了得到她的芳心,他每天在她家的庭院里表演音乐,用心地吹奏着自己的琴。布谷鸟被他打动了,每天早上准时到庭院里与他一起表演。每当布谷鸟鸣叫时,姑娘就会出现在窗前与他们一起欣赏音乐。琴师对布谷鸟非常感激,所以他保护并照顾着这些可爱的小鸟,帮助它们筑巢,供应它们的食物以及医疗照顾。
这个故事传承至今,在中国文化中,布谷鸟被视为忠诚、善良和对爱情的追求。布谷鸟的叫声也成为了代表着春天的符号,因为在中国,春天代表着新的生命和希望,布谷鸟成功打破了冬天的寒冷和黑暗。
此外,在中国古代还有一项叫做“布谷鸟礼”的礼仪,即在孟春时节举行的寻觅友谊和寻找爱情的活动。据传参与者会在固定的时间集合,一起到钱塘江畔聆听布谷鸟的鸣声,倾听着它们传达的爱情信息和招贤之音,互相谈论自己的爱情、生活和兴趣,并以这种方式交流和建立友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