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义是指人类社会在实现共同富裕、和谐稳定的基础上,达到人人平等、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
具体来说,天下大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人平等:天下大同主张人人平等,不分贵贱、贫富、种族、性别等差别,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2.和睦相处:天下大同主张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不分敌我、友邦、国界等差别,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3.互相帮助:天下大同主张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不分亲疏、利益、地域等差别,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的需要和困难。
4.共同发展:天下大同主张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不分国家、民族、文化等差别,每个人都应该为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而努力。
总之,“天下大同”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状态,它强调人类社会应该摒弃一切形式的歧视和冲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天下大同”曾经被多位思想家和政治家提出,如孔子、孟子、康有为、孙中山等,它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在现代社会,天下大同仍然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状态之一,它也成为了全球化、多元文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的重要内涵之一。
1.全世界都是人们所公有的。指古代儒家的一种思想境界。
2.天下大同,原是古代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思想底框。
3.天下大同是孔子的理想,他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华民族应该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孔子也是世界华人的精神寄托和灵魂家园。孔子是华人文化的同根同祖同源。“大同 ”是“仁”的最终归途。 “天下”:古时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现多指全世界。 “大同”: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