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这首古诗由唐代诗人崔颢创作,是崔颢的代表作之一。
崔颢是唐代文学家、诗人,与白居易、元稹等被誉为“元白崔三家”。他在长安官府任职期间曾游览黄鹤楼,并以此为题创作了这首诗。
《黄鹤楼》是一首五言绝句,共四句,抒发了诗人在黄鹤楼远望时的感叹之情。诗中首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表达了对往昔英雄辈出的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诗人写道:“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通过描绘黄鹤与白云的离去,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叹和对于逝去时光不可复得的无奈之情。最后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楼外的景色,以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寄托诗人情感,增强了整首诗的意境。
《黄鹤楼》这首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人生观。诗人以黄鹤离去来映照自身的命运,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过去的怀念。整首诗朴实而富有感情,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这也是崔颢作为一位优秀的唐代诗人的典型作品。
总的来说,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通过描写黄鹤楼来寄托情感的诗,充满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衬托这些情感。它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也展示了崔颢作为诗人的才华和对美的敏锐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