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金耳人工栽培

怎样进行金耳人工栽培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5-21 15:48:52

怎样进行金耳人工栽培

段木栽培:

①备料。栽培金耳的树种应选接近于自然生长金耳的树种,常用的有青冈树、栓皮栎、麻栎等。边材要多,心材较少,利于菌丝的定植。

  树龄以生长5~10年,直径5~15厘米粗细较合适。砍树期为秋季树叶片变黄开始,一直到第二年新芽萌发为止。 因这个时期树木贮存的养分最丰富,树液流动不快,树皮与木质部结合较紧密,而且砍树后有利于留下树桩萌芽再生。

  若过了清明,季节转暖,树芽萌发,消耗了养料,树皮易脱落,影响金耳生产及产量。树干截段后,尽快用新鲜石灰水涂刷砍口及切面,防止杂菌从伤口侵人,有利于提高接种成功率。

 ② 接种。

  接种时间通常在每年的2~4月份。接种期大气相对湿度最宜为70%~80%。接种的段木含水量为65%~70%。如过分干燥则影响出耳率。接种方法:首先要打孔,小规模栽培时可用手动钻打孔,大规模栽培时用钻孔机或是电动固定钻头打孔。

  最适孔径为1。5~2。0厘米,深2。 5~3。0厘米,行距5。0~6。0厘米,孔距15。0~20。0厘米,打孔完毕要迅速接种。用镊子夹取菌种,轻轻塞人接种孔,然后用预先打好的树皮盖将接种孔封严,加盖后可以再涂一层石蜡,以防杂菌污染,也可起到保湿作用。

  为了保证接种质量,接种工作不宜在风雨天进行,也不能在直射的阳光下操作,可以在工棚或室内接种。 为了提高定植成活率,接种工作的三道主要工序:打孔、接种、加盖和涂蜡,最好固定专人操作,实行流水作业,全部工序当天结束。

  ③ 管理。接种后的段木叫作耳木。对耳木管理就是根据金耳菌丝体生长及其子实体发生两个阶段的不同生理要求,适时采取相应措施,调节耳木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 接种后,首先要进行发菌。

  要把耳木堆放在适宜环境下,尽可能地给菌丝体的生长发育创造比较适宜的小气候。发菌场地可选择在室内、室外、院内、院外或有一定坡度的南或东南向山上、山脚,郁闭度要求保持在60%左右。将耳木以5。0~10。

  0厘米的间距横一层、竖一层呈“井”字形码放,堆高1米左右,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温保湿。 码堆一周后要翻堆,揭膜将耳木上下内外调换位置,使之发菌均匀。为利于菌丝定植,半月内堆垛不必浇水。

  每隔一周翻堆一次。半月后,可视耳木含水情况进行喷水。但喷后稍晾干再盖塑料膜,以防杂菌感染。在此期间,可抽查看发菌情况,打开树皮盖检査发菌情况,发菌不好的可重新补种。发菌约需1~1。 5个月,为了促进菌丝体从营养生长阶段转人生殖生长阶段,要将成堆的耳木散开排放在潮湿的地面,均匀吸收雨露及阳光。

  如果湿度不够,要在晴天的早晚各喷一次清水。遇阴雨天,停止喷水,并将耳木架高,以免湿度过大生长杂菌。隔7~10天,将耳木上下翻转一次,以便吸湿均匀。经20~30天,耳芽大量发生时,便可起架管理。

    出耳场地,空气相对湿度尽可能保持在80%~90%为宜,耳木要有70%的荫蔽度。因此,应在耳场搭荫棚。为利于子实体生长,便于采摘金耳,可采用架木出耳方法。通常的架木方式有“人”字形架木和覆瓦式架木,各耳场可以因地制宜地选用一种方式架木出耳。

  可以采用人工喷水来保证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喷水应在早晨、傍晚喷浇,尤以傍晚的一次喷浇为主,不能在阳光强烈、气温较高的中午喷浇,以免造成烂耳。 天气阴凉,可以酌情少喷水。

  雨天不喷水。喷水要用清洁水,水量要根据金耳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情况决定,随着子实体长大,逐渐加大喷水量。喷水时喷头应对空喷射,不仅提髙了空气湿度,也喷湿了耳木。每次喷水要巡回喷,喷细、喷匀、喷足,让耳木吸收足够的水分。

  过20天左右,大部分子实体成熟时,即可停止喷水,第二天即采收,采收后要停水两天,以利于耳基的伤口愈合。 随后要喷足水,使耳木湿透,以后再连续喷水,这时又可产生大量耳芽,隔15~20天后,即可采收第二茬金耳。

  ④ 适时采收金耳是髙产优质的关键一环。要及时,不能麻痹。新鲜成熟的金耳子实体色泽鲜艳,呈金黄色或橙黄色,脑状,分瓣明显,子实体富有弹性。此时,务必采收,去除杂质,置于向阳通风处晒干,然后分级包装,密封贮藏。

    如果未能及时采收或采收后未及时晾干,子实体过熟老化,轻则散放孢子,表面发白,失去其特有的金黄色,重则被菇蚊幼虫蛀食,变黑烂掉,降低产品的质量。金耳干品,色泽橙黄色或金黄色,脑状坚硬,含水量不超过 11%,具有很髙的商品价值和药用价值。

  寒冷干燥的冬季,耳木不再出耳,应将耳木集中在避风向阳处,适当覆盖,保温保湿,培养菌丝。 待第二年立春后,即可按前述方法进行管理。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