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写文章时,喜欢引用描写江南春景的这么一段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有许多人在引用时,把“杂花生树”写成“杂树生花”。我到网上搜了一下,证实了这种情形的大量存在。
这段名句出自南朝丘迟的劝降文《与陈伯之文》,收在《古文观止》里面。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也把这篇文章列为教材。查阅原文,发现“杂树生花”实为“杂花生树”之误。
出现这种误引,在别的诗文名句里相对少见,为什么“杂花生树”却常常误写成“杂树生花”呢?我个人的揣测,这跟“杂花生树”的难于确解有关。一不留神写成“杂树生花”,好像还挺通的――各种各样的灌木都开花了嘛。这样,谬误开始流传。
虽然字面上说得通,我们还是要纠正过来。名诗名句,最好不要动其一字。
现在我们来看看“杂花生树”怎么解释。
第一种意见,可解读为“杂花生于树”,意即各色野花点缀于树丛之间。
第二种意见,“杂花生树”是并列词组,且“杂花”和“生树”均为动宾结构。放到语境中去,可理解为:暮春三月,江南田陌间芳草凄凄,在丰茂的青草丛中,夹杂着各种山花,生长着各种树木,其间有群莺上下,欢叫啁啾。
两种意见,我看都说得通。我们也不必过于拘泥。
最后说一下“江南草长”的“长”的读音。从语义上看,zháng和zhǎng都通。但既是暮春,又是江南,倘若读成zhǎng,这草也太懒洋洋了吧?还是读成cháng的好,和后面的景致也相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