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又称《前汉书》,是由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全书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历史。
《汉书》的作者是班固。班固是东汉时期与司马迁齐名的一位史学家,他出身于儒学世家,受家庭熏陶,幼时即通文墨,博览群书,熟读儒家经典著作。他编撰的《汉书》是《史记》之后我国又一部较为完整记录史实的著作,为后世了解汉史提供了重要的古籍资料。班固创作《汉书》的原因很大程度是为了继承父亲班彪的遗志,续写《史记后传》,之后因为窦宪之案被牵连入狱后去世,《汉书》被迫停止编写,之后汉和帝命令班昭继续编写,可遗憾的是未编写完毕班昭就过世了,最后无奈只能命令班昭的弟子马续继续编写,《汉书》才最终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