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 (音:佘 拼音:she) 通志氏族略:折氏望出河西,宋为大姓,世守麟府,犹古诸侯; 姓氏考略云:出匈奴折兰王之后;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 明陈士元-齐国大夫折文子后裔; 南北朝何承天-东汉折侯折像后裔; 郡望西河郡(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沿岸地区)。 中国五代十国时期西河郡麟府折氏家族是中国南北朝北魏帝国鲜卑皇室拓跋氏后裔,封地在今陕西府谷县、山西保德县之间,黄河河西折曲(折屈)一带,古时贵族以封地为氏,称折氏(折屈氏),隋唐后融合于当地党项民族和文化之中;折氏祖籍云中(即古云中,今大同以西、河套以东、北逾阴山、南至陕晋两省边缘),远祖折华。 党项族是中国隋唐时期部分羌族为拓展生存空间东进陕甘蒙晋地域并融合其他当地民族演化形成的新种族。 折姓罕见,族人聚居于陕晋边一带,自唐、五代、宋,折家都是将门豪族。戏曲小说中杨令公杨业妻折太君就出于此族,“太君”是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对有功德的妇女的封号。折太君原名折赛花,是陕北府谷人,西北人读“折”为音she,因姓氏罕见民间久而久之混淆为“佘”;折赛花曾祖父折嗣伦、祖父折从阮、父亲折德扆 (读衣)、弟折御卿和后世的折惟昌、折继闵、折克行、折可适、折可存等,皆为名将。《宋史》卷一十二有折氏人物传记及历史评价。 折氏以党项藩镇政权形式数代人东抗契丹,西御西夏,号称 “折家军”。折氏家族对杨家将忠心抗辽有很大影响,折杨两家为世家通好。史称折氏“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於宋者矣”(《宋史》元朝脱脱著)。 折多雄陕西米脂籍(1906-197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英雄,近代折氏家族杰出人杰,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0页《1950.9.25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上的祝词》“你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建国后两次受毛主席接见给予崇高荣誉,授予56式新式步枪一支(56式是苏AK突击步枪中国版)。 折氏宗族对联“威震西夏易阐京房”上联说北宋云中人折克行,字遵道,初在军府任职,因抵御西夏兵有功,升知府州事。在边境三十年,对内善抚慰士卒,对外战功最多,羌人敬呼他为"折家父"。官至秦州观察使。下联说东汉广汉人折像,字伯式,通京氏《易》,喜黄、老学说。预料到有变乱,于是把父亲的资财都散发给亲戚族人。 史载“折德扆世居云中,为大族。父从阮,自晋、汉以来,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仕周至静难军节度使。其镇府州时,署德扆为马步军都校。广顺间,周世宗建府州为永安军,以德扆为节度使,时从阮镇邠宁,父子俱领节镇,时人荣之。”“折氏据有府谷,与李彝兴之居夏州初无以异。太祖嘉其响化,许以世袭,虽不无世卿之嫌,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於宋者矣。”《宋史》传253第十二; 折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族,属党项族,世代尚武,占有府州(今陕西府谷县)一角之地,在宋、辽、夏、金角逐的舞台上活跃了200多年。宋代最重视清除割据势力,为什么容许这样一个特殊家族存在?它的经济、家风、婚姻、丧葬等有些什么特点?它怎样影响着社会,社会又怎样影响了它?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于折氏家族,戴应新写过《折氏家族史略》一书,公布了考古调查中发现的墓志,并作了初步探索。本文利用这些材料,结合宋代文献作进一步研究。上篇从纵的角度分阶段研究,下篇从横的方面作专题性探讨。 折氏家族的历史,依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可分为六个阶段。 一 折氏家族的兴起(唐末至950年) 党项族,在隋末唐初居住于今甘、青、川交界区。贞观以后,在吐蕃的强大攻势下,被迫北迁至陕、甘、宁交界区。汤开建:《隋唐时期党项部落迁徙考》,载《暨南学报》,1994年1期。中唐以后,一部分党项族又东迁至今陕、蒙、晋交界区。其中势力最强的两支便是拓跋氏(即李氏)与折氏,拓跋氏后来建立西夏国,与折氏成为死敌。 折氏的领袖折宗本,在唐末的战乱中崛起,被任命为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宋会要辑稿》方域二一之一,下引此书简称《宋会要》。振武军,唐乾元初建,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领绥(今陕西绥德)、银(今陕西榆林南)、麟(今陕西神木县)、胜(今内蒙古托克托)等州。《宋会要》方域二一之一。 折宗本死后,子嗣伦(862~911年)就任麟州刺史,《折嗣伦碑》云:“享年五十,终禄麟郡。”未说卒的时间。戴应新《折氏家族史略》(三秦出版社,1989版)第15页以为“死在李克用死前两三年即905年左右”。按碑载嗣伦卒时,从阮任府州副使,府州建于911年,即后唐庄宗天?八年(《资治通鉴》卷284注引宋白《续通典》)。又《旧五代史·折从阮传》云:“弱冠居父丧”,从阮生于892年,弱冠则为911年,可证嗣伦之卒当在911年。管辖范围缩小了。后归附于晋王李克用,晋王在其家族所在地设立府谷镇,后唐天?七年(910年)升为府谷县,第二年以县建府州。折嗣伦碑称他能“持戎丑,疆境之内,民无杂居,杜烽戍之虞”,“勋业惟新,敷五教以在宽,阐六条而弥政,稼穑有通政之咏,庶民无聚敛之怨”。《折嗣伦碑》,《折氏家族史略》,第54页。反映他不仅有抵御外族侵扰的将才,也有团结部族、安定民心、经营农牧的能力。 折嗣伦子从阮(892~955年),是这一时期折氏家族最杰出的人物。20岁为河东牙将,后唐同光时任府州刺史。后晋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奉送给契丹,府州也落入契丹手中。契丹为了直接控制府州,要将折氏强行迁往辽东,从阮坚决拒绝,重归后晋。正逢晋、辽关系恶化,从阮奉命北征,于开运二年(945年)占领胜州,《辽史》卷4《太宗纪》、《旧五代史》卷83《晋少帝纪》。升任本州团练使兼振武军节度使。从此,折氏与契丹完全处于对立地位。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四月,府州升为永安军,从阮为节度使兼领“振武之胜州并沿河五镇”。乾?二年(949年),“举族入觐”,从阮调任武胜军节度使,镇邓州,子德裔任府州团练使。后周广顺元年(951年)正月,从阮加同平章事,四月移镇滑州,八月移陕州,次年十一月移?州,三年五月,奉命平定庆州野鸡族。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加开府仪同三司,改封郑国公,七月加兼侍中,次年去世。《旧五代史》卷125《折从阮传》、卷99《汉高祖纪》、卷113《周太祖纪》、卷114《世宗纪》。 从阮成为后周显贵,原因在于折氏家族领有府州,是一支站在后周立场反契丹、北汉的武装力量。以上折宗本、嗣伦、从阮三代奠定了世袭府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