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较大的官员可自称“老夫”,谦称“老拙”。例子:《续资治通鉴长编》:一日,赐宴都亭驿,坐席相近,酒间,(陈)执中微语(赵)抃曰:“观中丞近日封章,意颇不见容。老夫耄矣,行当引去。”
另有“下官”一词,是官员对上级的谦称。宋人《事物纪原》载,下官,“今人或以自谓也”。例子:《水浒传》:蔡九知府道:“通判乃是心腹之交,径入来同坐何妨。下官有失迎迓。”
宋人对宰相级别的高官,一般尊称为“相公”。例子:《续资治通鉴长编》:后(宋仁宗皇后)发哭曰:“天下不幸,夜来官家忽然上仙。”大臣发哭。后曰:“怎奈何,相公?官家无子。”
在宋代,“相公”是对高官的尊称。不过,在岭南一带,人们见到被贬谪的官员,都叫做“相公”,《道山清话》载:“岭南之人见逐客,不问官高卑皆呼为相公,想是见相公常来也。”